合唱團的基本訓練~技巧篇

發表日期: 2007-07-01
合唱團的基本訓練~技巧篇
 
合唱指揮必須是一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因為他時常面對來自各方熱愛合唱的業餘團員,而合唱團練習的時間又有限,所以,如何培養團員的音樂能力,然後再加以整合成和諧的一體,是合唱指揮的重要課題。而面對合唱經驗 淺的合唱團體,指揮該著重於哪些方面的教導,以快速地達到預期的成效?就個人多年的合唱經驗,認為合唱團的基本訓練應該著重於「音準」、「拍感與節奏」與「合唱的聲樂訓練」三方面的訓練。音準與節奏是音樂構成的要素,而合唱的聲樂是如何讓樂器統一地發出諧和聲音的重要技巧。
 
音準訓練的重要 
合唱訓練裡最重要的就是音準訓練。在歌唱方面,音準非常重要,在合唱裡更是如此,因為獨唱的時候,如果音不準,只會產生一個音高的正確 差異,但如果是許多人一起唱合唱,部分團員所唱的音高有些微差異,就會造成很強烈不悅耳的感覺,那麼就更不用提及合音的美感表達了。
 
唱不準的原因與音準的訓練
一般而言,歌唱音準的問題可分成下面的原因:
 1. 歌唱者對於音高 乏想像力。
 2. 歌唱者沒有音程觀念。
 3. 歌唱者 乏和聲觀念。
 4. 歌唱者的聲樂基礎影響音準的控制。
對於這些方面,要訓練團員認識:音樂是必須要用「聽」的,要能用耳朵來分辨,並且要能分辨不同音程在耳朵裡聽起來不同的音響感覺。
 
音程教學
要如何生活化地教導歌者的音程觀念呢?提到音程的概念,但不需要教他們去計算音程的半音組合,而是用「以旋律記音程」的方式,幫助他們對音程的想像力,這樣一來,就可以快樂地學習音程,音高也唱得更準確,音準程度提高了許多,音的穩定 和音程觀念也養成了。
 
音程裡二度、三度、四度、五度、六度、七度,到八度之間,哪個音程最容易唱不準呢?其實是最簡單的二度音程與三度音程。為何呢?二度音程與三度音程都是大家熟悉的音程,歌者容易不經意地唱它,再加上二度音程是個窄音程,在聲樂控制中,只要氣息沒有控制好或是情緒的改變,就容易有些微的飄高或是降低。反而在困難或是大跳的音程,因為要下功夫去訓練和練習,結果反而不會唱錯。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如何生活化地「以旋律記音程」的學習。
 
(a)二度音程的練習
訓練大二度的方法,要用很生活化的方式,讓團員有調 的感覺。如在鋼琴上彈「Do-Re-Do」,利用「首調」的觀念(因為唱歌用首調比較容易有調 的感覺),然後移到不同的音彈大二度,讓團員去聽和分辨。無論用什麼音高開始都無所謂,團員可以唱首調唱名「Do-Re-Do」也可以唱該音程的音名或是以母音唱出,但是心裡想首調的感覺找出大二度的音程。然後,慢慢地要離開鋼琴練習,定個音之後,讓團員憑著對音高的想像力,去唱出大二度的兩個音,這是非常重要的練習,培養團員在開口唱歌之前,腦中先要有對音高的想像力,培養團員「心聽」的能力。小二度的練習與大二度雷同,反之亦然。要如何運用大二度與小二度的音程練習在合唱教學中呢?老師可以自創二度音程的和聲練習,那麼團員就可以享受立體的二度合音,慢慢地,他們就會唱不諧和合音,這都是演唱現代音樂的基礎。(譜例供參考)
 
(b)三度與其他音程的練習
如果覺得團員的大二度和小二度已經訓練得不錯,就可以加上其他音程的練習。指揮不用花太多時間跟團員講解各音程組成的原理,因為可能大部分團員也聽不懂。我想,重要的是「如何幫助團員唱出正確的音程」。
 
訓練三度以上的音程最好不要用音程的度數去推想,這樣容易偏於嚴肅又單調,建議用大家都熟悉的歌曲旋律片段直接帶進去學習比較好。為何呢?耳熟能詳的旋律,是容易記憶也被唱得準確的,利用此片段學習音程,不僅可讓學習變得好玩,團員無形中也學習了自己對音程的想像與辨別能力。以下譜例是各音程的旋律片段,當然,指揮需根據自己所帶的合唱團特質,選擇不同的熟悉旋律幫助團員學習。
 
 

「七度」音程的距離較寬,大家熟悉的旋律也比較少,所以可用轉位來訓練,先找到高八度,再以小二度找回來。在唱歌曲時也可用這個方法,先讓團員在七度音之前先多唱一個音到八度音程,唱準且唱熟後,再要求學生把八度那個音在心裡唱就好,這樣七度就能唱得很準。
 
 
可以把歌曲運用在發聲練習中,讓團員記住音程的感覺,然後半音上行移調,當作發聲練習。這樣可以無形中理智地練習音程,另外,很重要的,這樣的練習可以同時結合音準、音程與聲樂的訓練,幫助團員用「氣息」準確地唱出音高。以後,在樂曲練習中,如果團員某個音程唱不準,指揮就可以提醒團員聯想「熟悉的旋律」與該音程的關係,這樣或許就可以事半功倍地克服音準的問題了。
 
基本節奏與拍子的穩定訓練
許多人在演奏音樂時無法掌握樂曲整體的速度,這種現象如果出現在合奏或合唱時,更是容易產生雜亂的現象。有句話說「合唱團節奏的不整齊,視同音高不準確。」因為如果大家的節奏出現不整齊,自然在該時間大家的音高也就不一致了。所以,我們不可忽視節奏這個重要的音樂因素。
 
造成節奏不穩定的原因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是因為我們沒有穩定拍感,當節奏有所變化時,基本的拍子韻律是必須時時穩定存在的。下面的譜例,或許可以作為指揮或團員自我拍子與節奏訓練參考,同時也建議在練習時使用節拍器輔助,這樣,可以更客觀地發現自己的問題。
 
 
 
除了拍感的穩定練習,對於附點音符、切分音及三連音的整齊演唱也是非常重要。節奏訓練不只是正確地演唱出節奏,更重要是激發團員對節奏與身體律 的感受。例如,附點音符所產生的動力,切分音的重音位置轉換所產生的不規則律 ,三連音的華爾滋舞蹈韻律,如果團員對節奏的律 有所感受,自然就會演奏或唱出出具有生命力的節奏了。
 
合唱的基本聲樂技巧
參加合唱團,未必要具有非常好的嗓子或是很好的獨唱能力,但健康歌唱的基本聲樂觀念與技巧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歌唱的樂器就是我們自己,所以懂得基本發聲原理與善用此樂器的基本技巧培養是很重要的。
 
唱歌的呼吸控制與共鳴路線是指揮必須告訴團員的。氣息的控制不良,不僅會產生不悅耳的聲音,更是造成音不準的重要因素。所以,指揮必須在平日練唱時循序漸進地訓練團員氣息控制的能力,除了在發聲時加以訓練外,還有一種「以歌養氣」的方法,就是讓團員隨著歌曲的旋律發出氣息支撐「ㄙ」的聲音,讓團員冷靜客觀地審視自己的氣息支撐。這個方法的效果很好,因為它幫助團員把基本的技巧運用到實際歌唱裡,是個速成的方法。
 
歌唱的起音,是走入良好共鳴區的媒介,起音不良,接下來的樂句歌唱必受阻礙。如何產生良好的起音?以下方法或許有用:
1.歌唱吸氣的時候要先想好音高。
2.放置起音的位置是從上往下拋物線的方向起音,盡量練習柔起音。
3.子音必須要有音高。
 
其實這些方法都是幫助我們的身體與聲帶在歌唱前預先做好準備,起音良好,歌唱的共鳴就容易多了。
 
歌唱的共鳴分為頭腔共鳴、鼻腔共鳴與胸腔共鳴。此三共鳴區運用的比例關係,在不同音高或不同的音樂情緒表現都有不等的比例。身為指揮,務必清楚了解歌唱共鳴的原理與其活用 ,然後用非常生活化的方式教導團員運用歌唱的共鳴。共鳴位置不當或是不統一,不僅產生不好的音質,全團的音色也無法統一,音準也不一致,那麼就無法產生合唱的融合 。
 
許多指揮誤把合唱的發聲當作聲樂課使用,常常在發聲時過於使用聲音,而忘了「暖身」與「調和」的重要 。也有一些指揮在給合唱團團員分聲部時聲部分配不當,結果造成日後音色統一或是音色融合上的障礙。更有一些指揮任憑團員在合唱時快樂地發出抖音,這也造成日後合唱融合的障礙。凡此種種,我們都可知,合唱聲樂的能力不僅是團員的重要功課,更是指揮要不斷精進的功課。
 
音樂的基本訓練非常重要,它就如同我們平日刷牙洗臉的工作,日積月累不斷地實行,效果必見。所以,建議大家,如果每次的練唱時間是30分鐘,我們就應該每次都花5分鐘時間,有進度與計劃 的去訓練音準能力與節奏感。至於合唱的聲樂技巧呢?不妨安排幾次這方面的講座課程,讓團員對歌唱的基本發聲有正確的認識,日後在平時的練習,指揮更要不斷提醒團員正確健康的歌唱。
 
合唱的基本訓練是合唱團日後進步的基礎,只要加以運用,你會發現,它很好玩!只要持之以恆,你也會發現……哇!合唱團怎麼莫名其妙地「進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