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合唱知識家> 知識文摘

人聲取樣心得報告書

作者: 莊皓雲  發表日期: 2002-12-03

 

小弟聽完音樂會,野人獻曝來和大家報告一些心得。歡迎大家討論更正指教。


音樂會進行
國父紀念館放人進場似乎太慢,或是因為外面擁擠的農產品推銷攤位,使得觀眾進場慢的誇張,入口的櫃檯除了VS的新專輯“CAMBIO DE TIEMPO”之外,販賣的都是加勒比海音樂及幾個阿卡貝拉團的CD及節目單(節目單的內容在網路上除了曲目順序和廣告以外什麼都找得到,結果還要賣$100是怎樣?)表演開始了,大致只有1/4的座位坐了人,使得開場載歌載舞的“un Son Pa Cantar”有點可惜(大家是否注意的這首歌在專輯的第一首,卻SAMPLE了最後一首“Asi hablaba zarathustra” outro的部分旋律(1:02左右的地方),首尾呼應呢)。坐滿大約5~6成。舞台簡單(其實是精確而有效),六支stand麥克風,麥克風正上方頂燈打下來呈現六個梯形光塊,兩個衣帽架,幾張椅子和其他的道具。語言上顯示了文化的差異,不過觀眾到最後的反應還算不錯,場子終於在一些搞笑或是可愛的橋段下熱起來了,有設計過的節目,非常具娛樂效果。大部分的表演方式都是又唱又跳,VS向觀眾說這是一場 “Party”,不需要太拘束,熱力四射的加勒比海風格也讓害羞的台灣觀眾終於放下慣有的矜持,隨著一起音樂搖擺。中間有一些歌曲有台灣重唱團少有的器樂模仿橋段,如小喇叭,電吉他等等,對台灣觀眾來說可是全新的經驗。


歌手角色分配如下
歌手六個人全部都是男生,歌手五個,鼓手一個,組合有一個solo或兩個solo,三個或兩個管樂/弦樂,小喇叭電他吉他等等,這邊我比較不知道。Bass一支,很固定的角色,偶爾也會有effect如Asi hablaba zarathustra(新專輯最後一首)的風聲。percussion一支,雙手拍打作clava(salsa) 的節奏,打擊樂器上大致有電子鼓(像是發出“都v”),定音鼓(像是發出“鼕鼕”) 傳統的加勒比海打擊樂器(像是發出“Dirv”)約有3~5種不同pitch(類似Congo之類的),還有一些風格轉換時候的傳統Drum kit,小鼓,high hat……etc.基本上角色蠻固定的。表演電吉他的應該是團長,也是全場唯一有用英文和大家互動的,音域非常廣(有點類似Bobby Mcferrin),透過效果器輸出後,電吉他破碎的音色模仿唯妙唯肖。


關於節目設計
比較特別的設計如模仿路邊街景,六個團員都穿上螢光背心和黃色的工地式安全帽,各自模仿一種工具,槌子、電鑽等等,最後對著觀眾搭訕,接著唱“Mi Guantanamera”,不過語言上依然說西班牙文,大家比較難進入狀況。其他還有營造夢幻感覺而吹泡泡的“Escaramujo”,利用效果器模仿電吉他的段子(為了讓其他的團員休息,並提升每一個團員的角色個性),鼓手炫技的段子,Bass Solo的段子,和觀眾互動的一起合唱的段子,或是由團長一人稱場類似Bobby Mcferrin一人樂團等等,都是現代阿卡貝拉的表演概念。從觀眾的反應可以知道節目的設計相當具有親和力和所有表演藝術共有的趣味,所以能夠超越了語言限制。


關於模仿樂器
第一次聽見把樂器模仿到唯妙唯肖時候,我們總會想知道模仿的技巧是如何,歌手如何做到的等等技術性問題。不過一般重唱團模仿樂器的關鍵在適當合宜,不在炫。當然,專業的人如Vocal Sampling、The Real Group模仿到最後會變成一種炫技的狀態,現在台灣團體要達到還要很長的路要走。而就整個團體要呈現出的音樂來說,關鍵依然在適當合宜,比如說Swingles的鼓手所慣用的Pattern是屬於爵士鼓的swing風格,並不如VS加勒比海音樂的複雜,這完全是音樂型態的原因,並不代表誰比較遜,兩位鼓手在音樂上都扮演了稱職的角色。所以音樂風格上需要出現的關鍵元素,就算是簡單的幾個小節,只要提示觀眾他們在營造的是什麼樣的音樂,那這些器樂的模仿就是“有效的”,這個才是阿卡貝拉團體在營造不同風格時候的關鍵。又比如像TRG的在2000年來台演唱Bossa Nova名曲No More Blues中輕鬆的口哨和沙鈴、Lil’ Darlin’的小喇叭,Swingles Singers的Past Time With Good Company (Swingles Singers “1812” 1993年)等等。再重複一次,其實人模仿樂器是沒有一個絕對的方式,有人作鼓的聲音是“鼕鼕鼕”,有人是“都v都v都v”,這都無傷,關鍵在於一首歌風格的建立在於節奏和絃的正確組合成pattern,再加上一點點的人聲音色相似,觀眾便能接收到這個“有效的”訊息。


關於一個人唱多部
這個我第一次看到是Bobby Mcferrin在“Swinging Bach”這個24hr紀念巴哈的音樂會中(台灣已有發行DVD),Bobby一個人唱五六部的Bach作品如Ave Maria等等。這個表演方式的關鍵與模仿器樂是一樣的,在表演者只要演奏/唱出關鍵的部分,剩下的部分讓觀眾自己的腦內去作用,也就是自行想像了。只要觀眾對於所演奏的曲子已經很熟了,像是“星際大戰”“不可能的任務”這樣家喻戶曉的曲子,演奏的人只要讓觀眾了解現在進行的是什麼歌曲,觀眾便會自己把演出者沒有完成的部分在“腦袋”裡給填上了。只是觀眾對於要演唱的東西是否能很快的進入,比如電吉他SOLO就比巴哈創意曲來說更容易聽懂(可見選擇曲目的重要)。但是核心概念依然一樣,就是節奏和聲的正確組合成pattern,再加上一點點的人聲音色相似,音樂的豐富性就可以因為觀眾自行想像而完成。


關於Percussion
講來講去概念還是一樣,節奏與和絃的正確組合成,再加上一點點的人聲音色相似,器樂的豐富性就可以因為觀眾自行想像而完成。說到人聲打擊的技巧,如爵士鼓High Hat的Crash(短而重擊鈸的那種聲音),發出來有點像“Persh~~~~”或是“Qush”,但是真正的鈸會持續到停止震動,但歌手可能只持續了一拍,接著繼續其他的節奏,而即使觀眾只要聽到這一拍,便瞭解那是什麼聲音了,因此才能一個人兼這麼多種樂器,依然很像。像是他們也有模仿小鼓的聲音,只是一個長音加上打舌的動作就完成了,依照小鼓真正的發聲結構,可是要連續的attack呢。其他一如Conga及電子鼓等等也是一樣的。


關於音響和燈光等
整場節目每個人都有耳機monitor,腰上還有無線發射和接受器(藏在衣服裡黑色的盒子),大家有看到吧。另外歌手每個人的耳機monitor聽到的可能不一樣,端看當時歌手需要聽到哪一部比較好抓到穩定的音準和節奏,因此推測鼓手的耳機中的監聽內容應該與一般器樂流行樂團的鼓手一樣,是固定的節拍器的聲音。另外口哨的麥克風使用也用手持以側面收音,也見識到了如何不讓氣聲收到音響系統之中。不過整體的混音solo有時小了些,不知道是否跟國父紀念館的音響有關,濁濁的,也可能因為小弟坐的偏左。另外鼓手奇響無比的雙手做出的清脆聲,據說有人看到袖子中也有收音的麥克風。


回到基本面
這是一場熟練討喜的口技和精準燈光音響科技堆砌的表演,但是根本還是音樂本身。如果沒有穩定而透過進化的音樂,其他所有衍生物都不會產生的,像是搞笑的橋段等等。音樂會結束後遇到台灣新銳作曲家冉天豪先生,他只說了兩件重要的東西,一個是節奏速度穩定,另一個是音準。當然,這也是最難的。不論是哪一種型態的阿卡貝拉,最後經得起考驗的團,所有的東西都是建立在這個上面,不然也只是曇花一現,很難繼續走下去的。


這樣的表演絕對是對台灣阿卡貝拉社群一個大的刺激,也讓台灣的合唱水準視野提升了不少,只是在看過這樣國際級的表演之後,台灣的無伴奏重唱是否就能走出創意缺缺、音樂平平的窘況呢? 這將是一個更大的音樂進化,期待這樣的演出能激發出更多本土表演團體的潛力,哪一天台灣的無伴奏人聲也能在世界有一片天。
 

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