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合唱知識家> 知識文摘

合唱要聽得見前後左右人的聲音 辜懷群用人不喜歡只會SOLO的人

作者: 陳淑儀  發表日期: 2005-09-01

 

喜愛自由、害怕被拘泥於標準形式的辜懷群樂作平凡人,怕照相、錄影、接受訪問的她,雖然有一個比較特別的姓,卻自謙是個不學無術的人,並特別聲明自己離企業家很遠、完全不懂企業經營,只喜歡過著自由、安心的日子。
 
合唱是生活重要的一部分
辜懷群五歲就參加叔叔辜偉甫創辦的榮星合唱團,稱得上是合唱前輩。在呂泉生與林福裕兩位老師的嚴格教導下,她這位「榮星」第一期團員一路唱到初中一年級,「唱歌在我家是很自然的事,我們兄弟姐妹五人都是榮星團員,父母親也都愛唱歌,在家裡,任何譜拿起來,我們就可以唱四部合唱。」
 
求學期間從未斷過合唱團,辜懷群高中年年參加歌唱比賽,高一以〈巾幗英雄〉拿到全省第一名,被申學庸老師收入門下學習聲樂。在那個只唱愛國歌曲的年代,唱歌的快樂中,她唯一的小小叛逆就是在選曲上偏離愛國歌曲,高二選唱〈偶然〉,結果還是得到第一名。「我一個從小在榮星一起唱的朋友比我還厲害,她一路唱到《茶花女》的〈飲酒歌〉。」真是暢快!回想起來,那不是什麼值得虛榮的事,只是一路上所遇見的有趣的事。
 
大學讀東海,辜懷群又在美國羅伯蕭合唱團首席次女高音米威廉太太(Missus Rice)帶領的東海聖樂團快樂地唱了四年,「我是到哪裡都要參加合唱團的,不然怎麼交朋友?對我而言,唱歌最重要是交朋友,合唱團的朋友永遠是最好的朋友,互相倚賴,不論畢業後大家分得多遠,碰在一起時,只要有一本樂譜,有琴,就可以唱一個晚上,從最簡單的歌唱到最複雜的歌,這是最快樂的事。」
 
出國讀研究所時,辜懷群繼續尋覓參加當地的合唱團;回國後又集合東海聖樂團的朋友,組成了14個人的「一四人行」團友團唱八部合唱,即使懷孕生女也不能阻斷她唱歌;在大學教書時,遇見榮星的朋友,繼續又湊在一起唱,「由於呂泉生老師教得非常好,我們被他一路帶到初中,都有絕對音感,所以我們這群一起唱歌的朋友,很少需要音笛。」
 
就這麼唱個不停,在辜懷群的生命中,可以說找不出沒有合唱團的日子,合唱已經是她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基本音樂學力是培養音樂觀眾的根基
近幾年社會大眾對於音樂活動的參與似乎多了起來,是否顯現音樂風氣較往昔蓬勃?辜懷群並不作如是觀:「我認為現在的音樂風氣並不比我小時候的年代興盛。音樂風氣是指每個人都接觸音樂,而非來了一個名牌音樂家或樂團,大家一窩蜂跑去聽,就代表音樂風氣興盛,那其實只能算社交場合,並非音樂場合。」
 
平常也關心流行音樂市場的辜懷群,觀察到現在國內的音樂教育現象是:大部分的人小學畢業後,全部會的唱歌方法只有一種:就是聽流行歌曲CD,模仿流行歌手的唱法。然而流行歌手的許多特色,是在商業行銷運作下,特別營造出來讓人記住他(她)的,那是一種特別的個人風格;孩子開始接受音樂教育時,應學習最正確的,個人風格是在這些基本的都完全會了以後,在有天賦的條件下才發生的。音樂是有步驟的,不能走就不會跑,不可能永遠停留在走的階段,卻認為自己很棒。
 
辜懷群很感謝自己小時候有機會接受好的音樂訓練,她說:「小時候的訓練累積起來有些好處,就是耳朵不錯,能聽得出音樂好壞;對每個時代的音樂有一定認知,於音樂鑑賞力助益極大;並且極樂於鼓勵喜歡合唱的人。」因此,她語重心長提出建議,國內音樂風氣若要提升,應回歸教育層面,從小學階段即教導基礎樂理,並且透過音樂的學力測驗,讓孩子至少有基本的音樂學力。若每個人都有一點點音樂基礎知識,欣賞音樂的能力就不會參差不齊,想要栽培音樂觀眾也就容易多了。
 
聽不到前後左右的聲音,你就太響了!
合唱經驗在工作上帶給辜懷群許多重要啟發。譬如大學時米夫人教導混合編隊,在聽不到旁邊與自己同樣聲部的聲音、無所依賴時,每個人都要在自立自強中尋求和聲,共同完成一個好的演出。這樣的訓練,讓辜懷群至今無法忍耐別人帶著譜上台演出,「我認為那是極下策,因你無法同時看譜和指揮。」因此,對於新舞台所邀請演出的音樂團體,她都會要求背譜上台,「我相信音樂是在會背譜以後才開始的,在那之前全部都只是學習而已。如果一個站在台上演唱或演奏的人,還需要看譜,就太對不起自己的職業了。做音樂就像拼圖,唱八部合唱,當八塊拼在一起時,那張圖才剛開始成形。你必須不看譜以後,才能開始做音樂。」
 
  「當你聽不到前後左右人的聲音時,你就是太響了。」米夫人所教導的這個合唱規則,辜懷群一直奉行至今,並運用在工作與為人處事上。「如果你只聽見自己的聲音,卻聽不到其他人的聲音,前後左右的人不再對你的音樂產生貢獻,表示你的東西一定出了問題。所以工作時,要聽這個人、那個人的聲音,在其中尋找和諧,找到這個和諧,工作才剛開始。」
 
在職場上,許多人拿了學位就自恃甚高、目空一切,總以為別人得要配合自己。辜懷群強調:「我找工作同仁向來不找Solo,一定要找合唱團員。我認為沒有參加過合唱或合奏的人,就不知道如何做一個社會人。有受過合唱、合奏訓練,而且真能盡職把那個部分作好的人,他在工作上會更融通、更好相處、更能與人和諧,這樣的人才曉得什麼是teamwork;當每個人都單打獨鬥時,誰也不會比誰好。」
    辜懷群特別喜歡teamwork中間有趣的化學變化,一、兩個人唱可能還不怎麼樣,但三、四個人加在一起唱,中間就能產生極大的變化與能量,不但感動自己也感動別人。「我自己的合唱經驗,常讓我跟前後左右的人都成為好朋友。所以我個人比較喜歡會在意去聽前後左右聲音的人,也以這種精神來帶動工作。」
 
從音樂中發展出來的友誼最純
去年辜懷群招聚東海聖樂團團員重回母校演出,三十年分散各地的團員各自攜家帶眷,天南地北地從美國、歐洲、東南亞趕回來,也特別邀請已七十多歲的米夫人回來指揮,大家歡聚一堂練唱。許多人三十年沒再唱過合唱,第一天練唱時顯得七零八落,但才練了四天,竟然也有當年的丰采,從前的水準全撿了回來,「我們整場唱a cappella,沒有一首歌是不會背的,這都歸功於米夫人當年嚴格、紮實的訓練。」
 
那一次東海聖樂團的練唱與演出,對團員、家人、老師和所有參與的人都是難忘的時光,每個人都非常感謝曾經有過這樣緊密融洽的友誼。「三十年了,我們的孩子都已成年,他們不知道自己的父母竟然會唱歌,而且唱得如此棒!」辜懷群讀大學的女兒發出讚嘆:「媽媽,原來你們大學時代也如此燦爛!」
 
音樂有最高的感染力,而從音樂中發展出來的友誼更是最純粹的,不會因為唱合唱而對人有什麼希求,合唱的友誼中很少參雜功利成分。一起唱歌的同伴,多年不見後或許會忘記彼此的長相,對聲音的記憶卻永遠長存。有美麗聲音的人,聲音永遠美麗。「那種美麗不但摻入了以前的友情,還有對大學生活的懷念,更有三十年不同人生的感嘆,當它全部交融在音樂裡,就變成一種極為美好的經驗。」說著這話的辜懷群,似乎又回到去年的感動與享受中。
 
辜懷群小檔案
星座:射手座
血型:O型
現職:新舞臺館長
聲部:Soprano
最喜愛的曲子:菩提樹
推薦聆賞:舒伯特《冬之旅》
合唱年日:40年前起

1970東海聖樂團,第一排紮辮子的辜懷群青春正盛

2004東海聖樂團30年後重聚,二排左起第四位的辜懷群笑得很開心。
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