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合唱知識家> 知識文摘

傾聽創作者的聲音

作者: 張俊彥  發表日期: 2005-05-01

 

本刊一向關注合唱推廣與合唱視野的拓展,
但也希望能有來自「創作者」的觀點,
特邀青年作曲家張俊彥以文字發聲,
使創作者揉進字紙簍的創作理念與思維得以存留。
 
舉凡歷史上偉大的創作者,特別是浪漫時期的創作者,如:舒曼、李斯特、華格納等,除了音樂作品之外,也曾為自己的創作理念及思維,留下為數不少的文字,或者是對當代作品的一些評論,儘管其中個人主觀的意見可能十分強烈,但對於後世一窺其創作心靈,乃至於對當代的觀察,都是十分可貴的文獻。
 
人人渴望觸摸創作心靈
我想大家應該都同意,「創作的心靈」具有某種異於常人之處。然而我認為每位愛好藝術、或是從事藝術活動的朋友,不論是創作、指揮、演唱或是聆聽者,雖然不一定直接從事音樂創作,但應該都會具備一種「模擬」創作心靈的能力,或是想要體會創作心靈的願望。當我們閱讀貝多芬樂譜之時,會試著揣摩貝多芬創作時的心意,而不只是機械化地按照樂譜上的記號去做。
 
然而對於不諳外文的多數人來說,關於貝多芬的第一手文獻──書信、文字、曲稿,以及歷史上許多學者對於這些史料的考證、研究及詮釋等等,恐怕大都難以接觸到。因此對於這些音樂中所要表達的情態,除了憑藉著對「共通情感」的體會,頂多再加上老師的經驗傳承,以及有限的文字資料輔助。除此之外,想要更進一步去觸及貝多芬的「創作心靈」,幾乎是十分困難的。
 
若有一天,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文字,閱讀自己的作曲家所留下的文字,該有多好!
不過事實可能並不一定這樣美好。許多歐洲作曲家在當代也並不一定受到肯定──特別是本國的肯定,例如:貝多芬早年並不受海頓重視;莫札特到捷克似乎比在自己故鄉更受歡迎;柴可夫斯基的坎坷歷程也是眾人所熟知的。因此,傾聽作曲者的聲音,也需要一些能力,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體會」和「包容」。
 
「體會」是珍貴如黃金的能力
在今天多元的社會,除了少數較封閉的環境外,「包容」已成為一種很普遍的氣氛(不過在封閉環境中的包容又是另一種怪現象),所以我認為現在較為缺乏的,是「體會」的能力。
在我看來,「體會」是一種珍貴如黃金的能力,這點不只是表現在演奏者詮釋作品上,若是人人都具備一種體會「人」(藝術家)、感受「事物」(藝術作品)的能力,我們的文化要深化到具有一種撫平傷口、化解暴戾的神奇力量,就不是一件難事了。
 
任何出於人的事物,以及人的本身,都是需要用心去體會、去面對的。既然我們活在一個充滿人的環境中,為何還會缺乏體會的能力?或許是因為我們從小到大,整個養成過程都與此背道而馳,我們的評量體系只要求我們去掠奪(將知識占為己有),並不要求我們去體會。
諸君可曾想過,五線譜上的每一個記號,都是歷世歷代所逐漸累積演變而來、形成有如藝術作品般美麗的符號系統?過去沒有影印機的年代,每份樂譜都經過恭敬的傳抄,才得以忠實地流傳,而在今天,不知諸君是否看過影印的樂譜被踩在地上或任意棄置的場面?我們若能體會,這一切都是經過歷世歷代的先賢累積智慧所留下的寶貴財產,或許我們所唱出的音樂,會更具有質感。
 
期待另一個文化盛世的日出
我對另一個文化盛世的日出,仍抱以熱烈地期待(事實上任何藝術工作者都應對此寄予厚望)。歷史上許多文化的盛世,都是包容和體會的高峰。今天的社會具有高度多元性及包容性,若我們能在「體會」的能力上加把勁,那麼要創造另一個文化的高峰時期,我相信並非不可能。
這點說起來好像不容易,其實也並不難,若是我與各位讀者互勉,從今天起,我們不論拿到任何一份譜,尤其是那些大家公認的好作品,都願意以一種體會的心情去面對每一個音符、每一句歌詞,對於作曲者創作時的心境,都願意花時間去研讀、去體會,並且持之以恆,那麼我們一定能聽到更多更好的音樂會。
但願不久的將來,另一波文化盛世果真來臨時,我們也可以很榮幸而驕傲地說:我們也在其中有分!
 
這只是一篇專欄開場白,非常感謝合唱音樂雜誌讓我能藉此與熱愛合唱音樂及文化藝術的朋友交談,希望日後在這個專欄和大家聊更多心底話,也希望自己能留下一些有價值的文字,在各位合唱界先進的閱讀與交流下,能收拋磚引玉之效,並且一起為我們的文化盡上一份心力。
 
 
<作者簡介>
張俊彥
創作二十餘載,作品曾於義大利、匈牙利等國家發表。現任台北室內合唱團駐團作曲家,並任教於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新竹市東門國小音樂班;曾任教於台中喜信聖經學院、永生基督學院、新民高中音樂班、新竹市青草湖社區大學、香山社區大學、建華國中音樂班等。近年主要合唱作品有第一號合唱交響詩《寶島遍地是先知》、第一號清唱劇《北冥有魚》,以及兩首拉丁文經文歌等。
 
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