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合唱知識家> 知識文摘

嚴福榮--尋找屬於東方的生命力

作者: 高子棋  發表日期: 2006-11-01
嚴福榮--尋找屬於東方的生命力
 
在所有視覺藝術形式中,作曲家嚴福榮最喜愛的是中國水墨,而「留白」正是中國古典繪畫的特色所在。「留白」不等於空白,而是對比於「實」的「虛」空間,是畫面的呼吸。和嚴福榮談話,就跟欣賞中國山水畫一樣怡然自在,他談吐溫文儒雅,視野多元;在作曲理念上,覺得一些年輕創作者除了技巧成熟,手法變化豐富之外,應當找尋屬於東方的生命力,主張精神才是無限的風景。
 
視覺藝術啟發聽覺靈感
自英國威爾斯大學修讀博士期間至今,嚴福榮的創作思考歷經了兩個階段。90年代他對視覺藝術的研究產生濃厚興趣,無論靜態的雕塑、書法、繪畫,或者 態的舞蹈,都可以成為音樂創作的靈感來源,並發表了一篇相關論文:「音樂創作之探索:從視覺刺激的角度探究音樂的思維與體驗。」(載於2002年《東吳大學文學院第十八屆系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視覺刺激對他作品的影響可見一斑。
 
在這些視象空間的刺激中,「移 視點」是其中一個重要概念。舉北宋畫家范寬的〈谿山行旅圖〉為例,這幅畫是採移 視點的「三遠法」構圖,(編註:三遠法即1.「高遠」:視點在水平線之下,好像自山下仰望山巔,有突兀之勢。2.「平遠」:視點在水平線附近,好像由近景望遠景,有從容之感。3.「深遠」:視點在水平線之上,好像由前景俯瞰後景,有重疊的感覺。為北宋郭熙提出,確立了中國山水畫空間表現的準則。)也就是說觀望者以三個不同高度視點所觀看的結果,將它們合在一個整體畫面裡呈現。轉化到音樂上,就是用不同音樂元素分散於各段落間,且構成整體上之統一關係,1990年的〈三重奏──給長笛、雙簧管及小提琴〉,就是「移 視點」的一次具體展現:曲式架構發想來自古代詩文布局之起、承、轉、合,將全曲劃分成四大段,第一段「起」以和聲為基礎,著重縱向色彩改變,音樂感較穩定;第二段「承」則以旋律為主,重點在各聲部橫向的獨立發展,感覺較為活潑;第三段「轉」用節奏變化產生緊湊 與時間流 的律 感;最後段的「合」則將上述和聲、旋律、節奏三種材料融匯呈現。
 
另一個視╱聽轉化的概念是「重疊現象所形成之透明應用」。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的著名畫作〈圓之舞〉裡的大小圈圈,即使互相混合或重疊,後方的圈圈依然清晰可見,形成了透明感與立體感。應用於音樂時,以嚴福榮1995年的作品,七重奏〈深際之幻象〉為例,由木管及絃樂演奏靜態的長音,鋼琴與兩位打擊手負責 態的細碎音群,重疊後製造出對比的透明立體感;此外,這首曲目特別之處,在於原本在樂團中擔任主旋律線的小提琴、長笛等,在此曲中的角色卻是持續長音,而鋼琴的 質也變成了打擊樂器,雖然如此,聽來卻沒有想像中的不習慣,反而有著非常中國的虛實意境,個人覺得十分 聽。
 
東方為體,西方為用
從90年代末期到21世紀的當下,嚴福榮的第二階段研究重心轉移到東方文化上,也許是東方背景卻受西式教育之故,他對「東方音樂究竟該是什麼樣子?」有著更多面向的思索與心得,認為東方風格絕不僅僅只是五聲音階而已。
 
韓裔德國作曲家尹伊桑就是嚴福榮的一位重要研究對象,將於2007年出版專書《尹伊桑的創作思維與音樂特色之研究:東西方文化下的語境》。尹氏重要的作曲手法是「主幹音(Hauptton)技巧」,是以一個單音為中心來發展音樂,並藉由抖音、滑音、顫音、微分音或力度變化來強調此音的重要 ,主幹音可以是普通的長音,也可以在一群音列裡,刻意重複某音。
 
受到尹氏的影響,嚴福榮2005年為美國演奏家葛慧清(Christine Gustafson)所寫的長笛獨奏曲〈獨白之二〉(Monologue II),也使用了發展單音的技法,還頗具巧思的以演奏家姓名縮寫的C、G兩音當主幹音,十分鐘的曲子分為「散、聚、散」三大段,「散」段模仿國樂的曲笛,營造單音變化的神秘意境,「聚」段則用十二音列寫作,欲造成鑼鼓般的熱鬧效果,曲子雖長但趣味十足。
 
「西方作曲家的理念是異中求同(多元 的旋律裡求統一的 機),東方的哲學則是同中求異(單音的發展)。」嚴福榮如是說。「站在亞洲作曲家的立場,應以東方為體、西方為用,即西方古典音樂的基礎理論與技巧要紮實,但思想與內心世界必須以自我的文化特質為本。」
 
合唱作品的火花
今年12月,台北室內合唱團的音樂會將演唱三首嚴福榮的作品:〈聲聲慢〉、〈陽關三疊〉與〈水調歌頭〉。〈聲聲慢〉由女詞人李清照所寫,經由景致描寫的暗示,襯托出她思念丈夫的悽清情懷,之所以選擇這闕詞,是因為它的意境讓嚴福榮深深感 ,而且段落與情緒分明,較易表現出空間的層次感;並參照舒伯特寫作藝術歌曲的想法,將鋼琴由伴奏提升至與人聲平等地位,使其與合唱相輔相成, 一不可。
 
導奏部分為散拍(無拍號及小節線),由鋼琴的高低聲響描述心境的模糊與陰寒,使聽眾慢慢進入詞的氣氛當中,第二頁運用「漸」的手法,出現較為緊湊的規律拍號,將聽眾拉近,產生步入景中之感,接著女低音用小二度唱出「尋尋覓覓」,表達內在的不安,「冷冷清清……」起則運用滑音與不協和音群製造出悽慘的感覺。
 
中段的「雁過也,正傷心……」是個畫面的轉折,從內心的感受跳到外在景象的描敘,作曲家於是安排合唱用較強的力度唱出,但所謂「境隨心轉」,無論是飛雁、黃花、細雨、梧桐,在作者看來,皆是「怎一個愁字了得?」末段又回到導奏素材,鋼琴敲奏不協和音響,在充滿無奈的氛圍中結束全曲。
 
新創作的〈陽關三疊〉風格與〈聲聲慢〉近似,以東方感的旋律線條為主,寫作時盡量站在聽眾的角度,客觀地寫出順耳的音樂。另一首就截然不同了,和前作的東方風對比,〈水調歌頭〉則使用了許多西方現代音樂的實驗語法,包括鋼琴伴奏用拍、撥內部琴絃的方式演奏,人聲部分則少用旋律線,比較著重在節奏感的營造。
 
除作曲外,嚴福榮還有一項具挑戰 的工作,就是音樂 論文的發表,他期望藉此,能將亞洲音樂家的好作品流傳到國外,以及讓西方藝文圈多接觸一些東方觀點,為了這個理想,他常犧牲睡眠、焚膏繼晷地作研究,也盼望東方藝術家都能一齊走出自己的路!
 
嚴福榮小檔案
・1959年生於香港,畢業於私立東吳大學,主修理論作曲。其後赴英國威爾斯大學深造,跟隨William Mathias與Jeffrey Lewis學習作曲,並取得音樂碩士及哲學博士學位。作品陸續發表於香港、歐美及台灣各地,範圍包括管絃樂、室內樂、獨奏、音樂劇以及合唱作品。1986年以洞簫五重奏「喃」一曲榮獲香港青年音樂家大獎西樂作曲組亞軍。
・曾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學院副主持講師一職,並在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神學院、香港演藝學院、台灣神學院、台灣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等任教理論科目,目前為私立東吳大學音樂系理論與作曲專任副教授、亞洲作曲家聯盟(ACL)中華民國總會會員、國際現代音樂協會(ISCM)中華民國協會理事。 
・主要聲樂與合唱作品:
〈鹽〉,無伴奏混聲合唱,1986年。
〈聲聲慢〉,混聲合唱與鋼琴伴奏,1991年。
《艷陽天》,音樂劇為混聲合唱與鋼琴伴奏,1993年。
〈陽關三疊〉,混聲合唱與鋼琴伴奏,2006年。
〈水調歌頭〉,混聲合唱與鋼琴伴奏,2006年。
・ 論文出版:「音樂創作之探索:從視覺刺激的角度探究音樂的思維與體驗」、「從尹伊桑主幹音技法的探討來看亞洲作曲家在西方文化下的尋根」、「織體、音高與結構:談馬水龍的〈意與象〉」、「潘德瑞茨基〈廣島殉難者的輓歌〉中音響技法的探尋」、「從盧炎大提琴獨奏曲〈歌〉的探究來看空間多元化的思維」
 
 
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