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合唱知識家> 知識文摘

走出台灣,唱出MIT

作者: 石易平  發表日期: 2006-09-01
走出台灣,唱出MIT 
 
近年來常常聽到合唱團出國參與比賽、合唱節慶的相關消息,台灣合唱社團出國參與比賽或是音樂節慶究竟有什麼好處?這次想與大家分享,從「文化全球化」的角度,來討論合唱團參與國際節慶活動的得失利弊。

從外人眼中看見鏡中自我
就個人觀點來看,能夠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享受音樂的快樂,同時結合海外旅遊,真是人間一大樂事,參與海外音樂節慶因此成為個人獨特的旅遊經驗,真是何樂不為;另一方面,就合唱團經營的觀點來看,參與國外合唱節慶,一方面成為吸引新團員的重要「賣點」,二方面也提供原有團員一個努力提升音樂能力、拓展曲目的新目標,因而更願意勤加練習。此外,由於國外旅遊密集24小時的日夜相處,也能使團員間更加了解彼此,增強對團體的向心力,說起來,實在好處多多。但參與國外音樂節慶,除了把「有趣的娛樂」與「難得的團康活動」放在異國的環境裡之外,還有什麼呢?說實話,一個台北團跑到歐洲去參加音樂節,跟跑到屏東去,又有什麼不同呢?
 
在社會學的基本概念中,有一個說法,叫做「鏡中自我」,意思是說人常常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直到他們與別人互動,藉由別人的反應,把他人當作鏡子,才理解到自己原來是這樣的。對我們來說,參與國外合唱節慶,是否也是這樣一個機會呢?藉由與他國合唱團員的互動,我們看到自己的音樂,看到自己的文化,也更清楚自己在這個大地球村裡,究竟占有什麼樣的位置。而這,正是近年來被炒得火熱的當紅議題:文化全球化。

全球化與在地化同步進行
全球化(globalization)與在地化(localization)其實是同時進行的。台灣的合唱社團,在參與國際合唱節慶之時,同時也成為全球化的推手之一。拜現代科技之賜,我們利用電腦網路搜尋國外節慶,運用錄音技術寄出試聽卡帶,使用便捷的信用卡定好千里遠外的旅館,然後乘坐長程噴射機抵達目的地。整個過程,除了科技的配合,同時也需要該國主辦單位對外國團體的包容與歡迎,才有不同國家合唱團同聚一堂的可能,這是全球化的進步。
 
除此之外,也有在地化的趨勢。在參與音樂活動過程中,藉由曲目的選擇與音樂的呈現,團員對於本國文化的認同及他國文化的認識,都在不斷的重新定位與更新,除了發現原來歐洲人能夠懂得台灣民謠〈一隻鳥仔〉的哀痛悲涼,或是也能體會〈丟丟銅仔〉的趣味,因而提升自信心外,也更能意識到什麼東西對於台灣人來說是獨特而寶貴、是與他國文化不同,而我們能夠引以為傲的。西方古典音樂作品,我們或許可以唱到某一個水準,甚至有自己的風格,但除了那些之外,我們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文化,表現出這個海島的風格與氣魄。
 
不過,參與國際節慶也有其難處,是合唱團員下決定前不得不深思的議題,一者花費龐大,倘若無法爭取到政府或企業贊助,將會成為團員的負擔,進而將此一美事變為一樁「階級差異」的戰爭,所以必定要尊重並嚴肅考量經濟能力較低團員的意見。二者無論參與節慶或是比賽,都會為團員帶來極大的練唱壓力,主事者能否盡心安排,不至於出國前一事無成或慌張加練,出國後自形慚愧,這也是一個必須認真面對的嚴峻考驗。

透過合唱在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
從台灣的國際處境來看,合唱社團全球化的趨勢,反倒是件好事。從參與各國合唱節慶的過程當中,我們能夠突破政治外交所不能突破的藩籬,去接觸更多當地文化,影響更多當地人民,讓他們更了解台灣在哪裡?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唱著什麼樣的音樂?並且,我們自己也更能夠欣賞當地的文化。這種「國民外交」,近年來隨著中國合唱社團的國際化,有了更多的接觸面,或是衝突(例如:台北室內合唱團曾在西班牙經歷過因中國抗議而產生的國旗問題);但也因此使得“Taiwan”一詞變得更加響亮,本來複雜而難以向外國人解釋的兩岸問題,也因此被更多人理解(有人特地跑來支持台灣團;筆者記得一次參與國際活動時,曾與北愛爾蘭人一起用餐,對方開玩笑地提議:「我們北愛爾蘭對付英國都是用汽油彈,你們要不要用,我可以教你們怎麼做……」;也曾有過在要離開時,外國有人特別跟我們要了中華民國國旗回家收藏)。
 
記得那「鏡中自我」嗎?儘管我們在這片福爾摩沙上如何因為政黨認同、族群問題大打出手,等到我們一同面對歐美國家的人民時,那「同胞」的手足之情就濃了起來(或是,一起捍衛國旗的時候也會!),而我們也因此,能夠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與音樂,因為,我們似乎慢慢在地球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我們的文化裡,或者在音樂裡,或者在與各國合唱團員牽手合唱的眼神裡。下次出國參加音樂節慶時,別忘了告訴他們,那些美妙的音樂與我們都是MIT—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
 
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