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合唱知識家> 知識文摘

傳統與實驗並重--曾興魁勇於挑戰自己

作者: 林冠嬅  發表日期: 2006-05-01

傳統與實驗並重--曾興魁勇於挑戰自己

台灣前輩音樂家許常惠曾說過:「創作是一切藝術活動之母,音樂藝術也不例外,沒有創作就沒有演奏、演唱會等音樂活 ,也沒有音樂教育的教材,更沒有音樂研究的對象,所以,沒有創作的民族是沒有資格談藝術的。」的確,如果台灣的現代音樂沒有作曲家的努力耕耘,很難有今天的局面。其中列名在留學歐美,帶回更新、更前衛音樂技法的台灣第三代作曲家的曾興魁老師,至今仍是台灣音樂界的中堅份子之一,並且近年在教學之外,足跨數位音樂創作領域,其實驗精神,為台灣的合唱音樂提供了一個新視界。

處女作猶如最鍾愛的小女兒
在台灣師範大學教授「曲體與作曲」、「電腦音樂」與「二十世紀音樂」的作曲家曾興魁老師,處女作是大三時完成的一首女聲同聲三部合唱曲〈滿月的光〉,這首曲子就像他的小女兒一樣,至今仍獲得他最大的鍾愛。

「其實這首以朱自清的詩來創作的曲子非常傳統,是較四平八穩的作品。從正面來看,調性 穩固、旋律優美、對位有深度且和聲清澈;但若從反面觀之,就是沒有太大創意。我當時寫曲的方式是先將旋律寫出來,再交織編成合唱。這是我創作歷程中第一個具備完整輪廓的作品,也許是一種敝帚之珍的心態吧!但我想從一個創作者的第一個作品,就能夠稍窺這個創作者未來發展的氣象與作曲風格。我相信從貝多芬的第一首鋼琴奏鳴曲,已能明顯窺見他未來的創作可能 與企圖了。」

雖然曾老師視〈滿月的光〉為小女兒,在創作歷程上卻不希望太受它的影響,因為「作曲就像是對自己的挑戰,要不斷豐富自己、加強深度。過去我的指導老師劉德義給了我極深的影響,他為我建立了合唱曲的完整模式,使我受益良多。但完整、系統的合唱作曲模式只是基礎,在純熟之後,我試圖打破藩籬,超出既有架構,找出全新的作法。」

曾老師的創意思考在他很多作品裡都有表達,像是〈羞羞羞〉一曲的結尾,他嘗試無限次的反覆,想要製造出有如唱片跳針的效果,甚至希望當觀眾聽到不耐煩、要鼓譟時,指揮才讓樂曲停止;較近期的作品〈偈〉,採用了比較前衛的作曲方法,可以讓唱者唱得非常過癮,但聽眾可能有體悟上的困難;至於〈一隻鳥仔〉一曲的結尾部分,他希望演唱的團隊可以用分配人數的方式營造出兩個主題重疊漸強的效果,表示堅強的民族 。

作曲者的素養
「以我的創作歷程來解釋,對位的技術是合唱作曲者非常基本的功夫,如果欠 了就無法寫出有深度的作品,而對詩詞的領會,以及相關的文學素養也是不可欠 的。」曾興魁老師認為,作曲不能閉門造車,作曲者應與合唱團體有好的互 ,個人對國內外合唱潮流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全面 的關照才能夠讓自己的作品與時代接軌,引起社會共鳴。很多作曲家可能以自己走在時代尖端、創作出新潮前衛的作品為職志,但曾老師卻有全然不同的想法,他認為作曲家仍必須擔負一些社會責任,太曲高和寡的作品往往淪為孤芳自賞,雖然或許亦有其不可抹殺的藝術價值,但對社會的影響力卻是有限,他說:「合唱歌曲、藝術歌曲應該是具有功能 的,也就是說,不應以創意為一切優先的考量,反而要讓聽眾覺得優美、共鳴且共賞,這份唯美主義的功能 不應被忽略,因這是歌曲存在的價值與本質。合唱曲如果失去了這份美感,將是非常可惜的。」而如果要能與社會、群眾互 ,就必須關注社會 、鄉土 事物,並不斷精進,深入每一個面向,跟上時代的腳步,再將這些元素融入作品當中。

「我在師大教了24年,其中一門「曲體與作曲」(Form and Composition)課程裡,教授與分析了很多合唱曲目,包括錢南章、馬水龍等老師的作品,也有國外作曲家的創作,講解巴洛克、對位與賦格,內容非常豐富,但教學過程中,我不斷提醒學生的卻是不要太前衛,以致於與大環境脫節,我期待他們有編曲能力、作曲技巧、人文素養,同時也要能不斷挑戰自己、接受每一時代社會所傳達出來的新訊息。」

創新與實驗
不論是創作或編曲,都需要有新的刺激與感受。編曲的效果很重要,除了美之外,一定需要有新的刺激來讓聽覺擁有全新的享受,而創新是添增較多自己的東西,讓人有新的發現與挑戰,只是創作不會是純創意的產品,它仍舊需要有紮實深厚的學術、理論基礎,以及純熟的技巧來輔佐成品。「我的作品數量並不多,但每一首曲子都希望對自己有挑戰。」曾老師在留德時,教授不斷引導他擴張自己的領域,對自己提出問題與挑戰,加上曾老師對於實驗 嘗試有著濃厚的興趣,讓他一路在創作上都有傳統作曲家完全意想不到的創意。

在法國留學時,曾興魁老師將兩首唐詩翻成法文,創作出無伴奏的合唱曲,不過他完全沒有採用傳統的和聲進行方式,反而以塊狀和聲來寫曲,形成一種新的曲趣。九二一地震後,他希望藉由全新的創作形式來歌頌台灣之美,親自去蒐羅了許多東勢、台中的照片,利用電腦剪貼軟體剪輯拼貼出影像意念,結合合唱音樂鋪陳出深具實驗 的音樂創作。回想這個作品,曾老師覺得其間的尺度實在不易拿捏,稍有差池便顯得過度商業化、宣傳化,與藝術本質有些落差;後來他又嘗試了全新的三度空間創作〈超級衝突〉,邀請了六位太極師傅在台上表演,以電腦音樂、戲劇的角度探索「九二一」之後,台灣社會不安的亂象。作品呈現透過靈敏的感應器,使台上太極師傅的肢體 作形成連續光譜的變化,讓音樂呈現出三度空間的感 ,這個創作歷程,讓曾老師對於自己的創作又有了全新的體會。

「常常覺得自己雜務太多,尤其是在電腦音樂這個領域,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如何能夠維持住音樂創作的深厚根柢,並追隨科技的每一個快速變化,進而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實在是非常困難的工作,因此,有時候難免會覺得深度不夠而落入了炫惑的感官層次,失落了些許藝術本質。我想,藝術創作者還是必須要能夠沉澱下來,才有可能在創作世界留下深刻的足印,所以我會希望自己關閉一些可能 、關上一些窗戶,否則追求的事物太多,反而做不出我原本希望達到的東西。實驗精神、創新與挑戰都還是必須維持,只是身為一個創作者,我需要更謹慎地拿捏平衡點。」

其實,曾老師對台灣電腦音樂的環境有所感嘆,主要原因是台灣在電腦音樂的技術與創作尚不成熟,電子元素所涉及的範圍不只是傳統的作曲技巧,還包括了對電子設備的使用能力與 能掌握,畢竟一個創作者必須要能嫻熟這些設備才能盡情創作。在國外,這項創作是以團隊合作方式進行,把它當成知識與科學,永無止境地推展,而台灣不但沒有純熟的技術,亦沒有強有力的技術團隊做為創作者的支援系統,因此多半只能拾人牙慧,或是艱辛如曾老師,永遠追趕著科技進展,終至疲憊。

期盼的未來
「未來,希望能夠創作一部較大的管絃樂作品,以及採用蒙古喉音唱法的合唱曲」,這是曾老師的作曲計畫,「樂器之中,最能感 人的還是人聲,以歌劇為例,要展現整個氣勢,有時還是必須依靠人聲才能撼 人心;而以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為例,其最後的澎湃高潮,也必須用人聲來傳達。合唱能夠將人心吸納,利用和聲創造一種氣氛與感覺,我非常喜歡這個領域。」

隨和、幽默的曾老師,談起話來隨 而恣意潑灑,看起來好像是不甚嚴謹的人,內裡卻是理 而有序的,可以感覺他有關懷社會的柔軟心。長期在教學領域培育人才的他,希望作曲者能致力創作洗滌人心、對社會有教化作用的作品,也期待國內環境能有團體promote作曲家,否則用心創作的作品若無人問津,也只能束之高閣,無法發揮任何作用。在曾老師的教學生涯裡,他所感受到的新一代年輕人,在資訊取得上有很強的能力,但對於藝術執著、鍥而不捨的精神,卻似乎有逐漸遺落的現象;相較於舊年代的作曲家,新生代有著較佳的作曲技巧,可惜卻在美感、專注力上有些不足,若是能夠補足這些不足,並得到社會上團體合宜的支援,這些作曲家的熱情就更能傳遞出去,作品也能更深入社會與人心。

曾興魁小檔案
◎1946年生於屏東美和。1972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1977年獲教育部公費留學德國芙萊堡音樂院(Musik Hochschule im Freiburg/Germany),師事K. Huber , B.Ferneyhough教授,1981年獲藝術家文憑(Pruefung der Kuenstlerische Reife)並返國任教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暨音樂研究所。
◎1986/87年獲法國政府獎學金於法國現代音樂暨音響研究中心(IRCAM)研究,同年並獲得巴黎師範音樂院(Ecole Normale de Musique de Paris)電影作曲文憑。
◎作品曾在荷蘭高地雅慕斯音樂節(Gaudeamus Music Week,1981/84 ASKO Ensemble)、阿克瑪音樂節(Alkmaar Music Festival1990)、漢城亞太音樂節(Asia Pacific Music Festival1990)、日本仙台亞太音樂節,以及美國、德國、法國(Presents 1996 2E2M)等地演出。
◎1987年於巴黎「國際藝術家館」(Cite des Arts)、1998年於羅馬舉行個人樂展。2002年三月於新竹演藝廳、屏東中正藝術館舉行個人合唱作品音樂會。2004年九月在新竹演藝廳舉行紀念921五週年合唱作品音樂會。2005年四月在國家音樂廳「詩經的清明」音樂會中發表管弦樂作品〈詩經蓼莪〉。
◎2002~2003年間獲美國傅爾布萊特獎學金,為美國史坦佛大學、北德州大學訪問學者,以及客席作曲家。
◎1999~2002年及2005~2007年膺任二屆中華民國電腦音樂學會理事長。
◎2005年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退休,現任教於開南管理學院資訊傳播系。
◎1982年獲國家文藝創作獎,1984年獲法國Ville DユAvray作曲比賽首獎,1986年曾獲第三屆國際管風琴作曲比賽第一大獎。並曾著有《新音樂透析》一書。

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