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合唱知識家> 知識文摘

人聲樂團風吹來台灣

作者: TCMC  發表日期: 2004-01-05

人聲樂團風吹來台灣
    近三年來由於「台灣重唱大賽」的舉辦,加上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台北阿卡貝拉協會、台灣合唱音樂中心等非營利組織,以及演藝經紀公司的努力,廣邀國外知名人聲團體來台表演並舉辦大師講座,人聲樂團的歌聲似乎正漸漸的席捲台灣樂迷的心。
    人聲樂團(Vocal Band),也有人稱之為現代阿卡貝拉(Contemporary A Cappella)。其實A Cappella這個詞用在這個演出形式頗受爭議,因為 A Cappella是「無樂器伴奏的演唱方式」,所有的音樂書籍均直接以「無伴奏合唱」來翻譯這個詞。相較於無伴奏,現在的人聲樂團演唱方式是以人聲模仿樂器或打擊樂器的方式來做演唱的伴奏,與 A Cappella的原意是略有出入的,因此在美國有人將這種表演方式加上「現代」一詞,成為「現代阿卡貝拉」作為區隔。歐洲則將這種表演方式稱為人聲樂團(Vocal Band)。無論名稱是什麼,這是一種非常新穎的演唱表演方式,而且正逐漸在全世界各地造成流行。

無伴奏樂器就是人聲樂?
    無伴奏的表演形式大家應該不陌生,國王歌手( The King's Singers )已經風靡國內樂迷十幾年了。根據美國Mainely A Cappella總裁唐納‧古丁(Donald Gooding)的分類方式,無伴奏的演唱方式包含理髮店(Barbershop)、古典無伴奏演唱(A Cappella)、當代或流行 / 搖滾無伴奏(Contemrary or pop/rock A Cappella)、嘟哇或街角無伴奏(Doo-wop or Street Corner A Cappella)、福音無伴奏(Gospel A Cappella)、爵士無伴奏(Vocal Jazz)以及世界無伴奏(World A Cappella)。(原文參閱台灣合唱音樂中心網站的合唱文摘,網址://www.tcmc.org.tw)這是把音樂風格與演唱形式綜合在一起的分類方式。
    不過這裡提到的人聲樂團是指為了現代的音樂需求,例如搖滾樂,而必須加入人聲打擊(Mouth Percussion)或其他模仿樂器聲音口技伴奏的形式,大部分的人聲團體都是採用這種演唱形式,日前來台演出的英國飛行哨兵(Flying Pickets)就是這種演出形式的典型團體,他們擅長以純人聲直接「做出」搖滾的曲子。負責伴奏的歌手同時以低沉的Double Bass加上精確的人聲打擊,一開始演唱,搖滾、爵士以及流行樂等不同類型的音樂就這樣從他們口中「生產」出來,讓台下初次接觸到這種演出形式的觀眾為之驚艷。
    如果把人聲樂團當成是一種音樂風格,那就大錯特錯了。就像之前所言,這是一種演唱形式,以純人聲就足以挑戰各種風格的樂曲,橫跨古典、流行、現代、搖滾以及爵士,當然,如果一個團能夠挑戰所有音樂風格那就真的是「超人團體」了。The Swingle Singers有一張專輯的名稱「If it's music, we'll sing it!」真是把這種形是一針見血的點出來。

全球風潮路過台灣?
    根據美國Mainely A Cappella總裁唐納‧古丁(Donald Gooding)的說法,目前美國有超過2萬個人聲樂團,日本也有超過6000團。雖然現在台灣才剛起步兩三年,不過他對於這股趨勢在台灣得流行倒是頗具信心,因為相同才起步兩三年的歐洲目前已經開始蓬勃發展,許多大小的合唱或重唱比賽也陸續加入了人聲樂團的組別,連2004年在德國舉行的奧林匹克合唱大賽也加入了這個項目,已經發行的唱片更是不勝枚舉。
    反觀台灣三年來除了三屆的台灣重唱大賽,以及一屆大專盃阿卡貝拉大賽之外,就沒有其他這種類型的賽事,至於國內團體的演出也是寥寥無幾,更沒有見到唱片公司的投入,顯得冷清許多。
    目前國內雖然已經出現幾個不錯的人聲樂團,不過大多是為了參加比賽而臨時組成,常態練唱並且可接表演通告的團體不超過五團。雖然台灣重唱大賽每年看似有規模擴大的跡象,可是整體大環境與三年前相較並沒有什麼進步,相較於唐納‧古丁,身在台灣的我們就沒有這麼樂觀了。
隨處可唱,無所不唱
    提到台灣人聲樂團的發展,我們先來談談人聲樂團的迷人之處。「隨處可唱」原就是合唱的特色;「無所不唱」則更是人聲樂團最令愛唱歌的人著迷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麼這種演唱形式能快速在全球蔓延的原因。三五好友聚在一起,隨處就哼唱起來,熟悉的曲調再加上一些即興的創作,精彩的音樂就可以產生出來,完全不需要攜帶樂器。
    另外一個令人們更容易接受的,是人聲樂團演唱的曲目多是流行、搖滾以及爵士音樂。透過通俗音樂淺顯易懂的特性,讓進入這個領域的門檻不至於太高,同時把器樂伴奏轉變為人聲伴奏,也讓通俗音樂增加了另外一種聽的趣味。
    不過這並不代表人聲樂團是很容易就可以組成的。形式看起來很簡單,可是要達到夠水準的演出,每個團員還是需要經過相當的訓練。例如最基本的音準、和聲以及節奏的要求。
    因此回過頭來我們看看目前台灣的音樂環境,就不難找出人聲樂團在台灣發 展的瓶頸。
人聲樂團在台灣的發展已經進入瓶頸?
    國人組團的熱情是令人感動的,而同時外在資源的缺乏卻令人捏一把冷汗,這與流行音樂界的資源尚未進入這個領域有很的關係。人聲樂團的曲目多是流行音樂,而台灣的音樂製作與表演的資源也多在流行音樂界,如果他們缺席,人聲樂團在台灣的發展就顯得相當的艱辛。目前我們肯定的是,台灣的流行音樂界尚未跨入人聲樂團領域。
    中文曲目極度缺乏,團體缺乏表演專業訓練、不熟悉舞台音響(PA, Public Address System)及麥克風的運用、沒有相關的師資等等,造成了現在台灣發展人聲樂團的瓶頸。因此台灣合唱音樂中心除了將持續擴大舉辦台灣重唱大賽,更於2004年首度舉辦重唱歌曲創作賽,鼓勵大家除了改編別人的歌曲之外更有自己的創作,唱自己的歌。並計畫舉辦相關的課程以及講座,讓有興趣組團的朋友可以鑽研如何組團以及更多人聲樂團演出的技巧。希望藉由這些努力營造出更好的人聲樂團發展環境。
    來自澳洲的北方點子無伴奏重唱團,堪稱當今最具潛力之無伴奏人聲團體,同時也是澳洲最具代表性的音樂團體之一。該團以嶄新的編曲,將巴赫、柯爾朴特、史汀等音樂融合爵士、靈魂、福音歌曲等重新詮釋,藉由麥克風的傳遞,北方點子以古典音樂訓練為基礎,讓更多的音樂元素與區域風格融合在一起,無論是用人聲模仿樂團音響效果,甚至唱出打擊樂器的律動,北方點子創造出一種屬於新世代所喜愛的演出內容。

最近的演出
    兩廳院將在2004年的三月份邀來兩個人聲團體,一是美國的紐約之聲(New York Voices),這個團體以爵士樂為主軸,並且涉獵部分古典以及流行音樂,屬於爵士人聲(Vocal Jazz)團體,是有樂器伴奏的。另一是澳洲的北方點子(The Idea of North),他們將巴赫、柯爾朴特、史汀等音樂融合爵士、靈魂、福音歌曲等以人聲樂團重新詮釋,我們可以感受一下從器樂伴奏轉換為人聲伴奏在音樂欣賞上有什麼變化。相信觀摩國外團體的演出可以為有心組團的朋友們帶來更多不同的體驗。
    從紐約之聲、北方點子,以及最近愈來愈多國外團體來台演出,到T42 Singers(台灣重唱大賽第一屆冠軍)、神秘失控Semiscon(台灣重唱大賽第三屆冠軍)等國內團體的一步步茁長,我們期待這一陣人聲樂團風能夠在台灣吹得長長久久。
 

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