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合唱知識家> 知識文摘

方興未艾的網路唱片行

作者: 文 / 林世彬  發表日期: 2004-05-01

方興未艾的網路唱片行
MP3,這個之前讓唱片業界深惡痛絕的科技在2004年突然間變的可愛了,在國外大唱片業者的支持下,「網路唱片行」如雨後春筍的成立,繼蘋果電腦之後,微軟、惠普都宣佈要進入這個市場,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網路唱片行與實體唱片行到底有什麼不同呢?這跟著作權又有什麼關係呢?

「網路書店」用過吧?網際網路強大的搜尋功能讓我們很快的找到所需要的書籍,近年更提供了CD、DVD以及其他精品,讓上網買書的網友同時享受更多的便利,這是網路書店與實體商店最大的不同。

既然網路書店已經提供購買唱片的服務,為什麼還需要「網路唱片行」呢?記得我在試刊號〈MP3是唱片業殺手?〉中提到的「純電子商務」嗎?蘋果電腦的「iTune」網站藉由這個特性持續以每月售出150萬首以上歌曲獲利,正是讓各大唱片公司「躍躍欲試」的始作俑者。

iTune這樣的銷售模式大大的造福了消費者,消費者在這裡不是買唱片,而是買歌;經由強大的搜尋功能,很快的找到所要的歌曲,無須等待物流配送,只要滑鼠輕輕一點,歌曲立刻下載到消費者手上,還可以把歌曲依照喜好編排,自行燒錄成為音樂CD,如果再搭配上目前流行的MP3隨身聽,無論是小小的MP3隨身碟或是超大容量的iPod,那種隨時隨地欣賞高品質「合法」音樂的方便性,以前實在是難以想像。

當消費者已經付出合理的價格購買了這首歌曲,依照著作權法的精神,當然可以在合理的使用範圍內享有重製的權利。這其實是著作權人做法上很大的突破,因為從防拷CD、DVD以及限制重重的電子書,可以理解業者極欲保護其著作權的心態。

基於行銷的理念,有網路唱片行計劃推出較低的「部份」購買價格,同時限制消費者著作權法賦予的合理重製權利,甚至限制只能儲存在初始下載的媒體上,雖然有些不便,但是價格的實惠卻能加速流行樂曲的流通,消費者也不一定要立刻「完全」購買。

 心動了嗎?目前台灣還沒有真正的網路唱片行,同時國外的網路唱片行還沒有開放海外交易,因此國人暫時沒有辦法享受這樣的便利。即使如此還是可以先上去玩一玩,感受一下網路唱片行的魅力;相信國內很快就會推出這樣的服務。( 文 / 林世彬)

想要上網試試看嗎?
 iTune網站:http://www.apple.com/ itunes/

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