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合唱知識家> 知識文摘

一個認真唱歌的人--張孝威選擇合一的聲音

作者: 陳淑儀  發表日期: 2005-03-05

 一個認真唱歌的人--張孝威選擇合一的聲音

我不認識商場上叱吒風雲的張孝威總經理,雖然耳聞過他的許多豐功偉業,眼前侃侃而談合唱的張孝威只有孩子現寶般單純的臉。有人說過:「名聲是照片,品格是你的臉。」國際大都會事工(METRO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創辦人比爾•威爾森(Bill Wilson)說:「在你裡面發生的事,比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更重要。」張孝威讓我看見一種說不出來的深度。

音樂可以激勵生命
中學時期與哥哥一起玩過樂團;大學時代,張孝威參加林治平與張曉風創辦的藝術團契,開始從詩歌的學習中認識合唱;之後約有七、八年時間完全離開合唱領域,直到1989年7月才又歸隊,在台北靈糧堂雅歌詩班找到讓自己委身的家。
「我個人的合唱經驗中,直到在雅歌詩班,才看見比較專業合唱團的樣子。」由汪美老師所帶領的雅歌詩班,主要以唱文藝復興及巴洛克時期的聖詩為主,長期浸淫其中,過去從未接觸古典音樂的張孝威,也培養出對古典音樂的喜愛。
談到音樂對生命的影響,張孝威認為那並不是一夕間的翻轉,而是漸進式的浸漫身心。「對我個人而言,在合唱的過程中,我體會到音樂可以激勵生命,幫助生命成長,使我願意盡全力做到最好,表現出最好的一面。」張孝威開懷地述說:「我現在最喜愛的曲子,就是當初練得最辛苦、恨不得能不要唱的歌」。果然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

扮什麼角色就演什麼戲
令人好奇的是,在企業裡運籌、號令千人的張孝威,在詩班裡卻甘心樂意、 分之 跟著團體走,做一位聲音絕不突出的普通團員。他說:「在合唱裡,我感到非常享受、非常放鬆。」對他而言,扮什麼角色就演什麼戲,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在張孝威這位擅於統管全局、嘗新求變的決策者眼中,合唱應該是「只有團體、沒有個人。如果一味想彰顯自己,就會變成問題製造者,不論唱歌的技巧多麼好、多麼高超,都會成為壞了一鍋粥的老鼠屎。」他不想突出,卻自然而然地為一個好的合唱團員該具備的正確態度,提供了最佳示範。

如同企業成功的要件,張孝威認為合唱團要成功,也必須有好的領導者與好的紀律。而領導者最重要應具備「提出願景、熱情、有方法」三項特質, 一不可。願景可以帶領團隊一起向前。有熱情才能持久,但如果只是自己擁有熱情,對其他團員而言,卻會變成一種壓力,所以領導者也必須能夠激發團隊的熱情。擁有專業的方法,才能給出不同的東西,而能激勵團員,也才能帶領大家同心。

認真是他的本質
2002年雅歌詩班至北 參加國際合唱比賽,行前指揮高度要求、強力操練,曾引發一些反彈聲。而比賽過程中觀摩其他團隊的水準,卻刺激增強了團員的團隊凝聚力,也更明瞭指揮要求嚴格操練之必要。張孝威感觸頗深:「像這樣的視野拓展是很必要的,每隔兩、三年出去觀次,的確可以刺激提升眼界與專業素養。」

就一個口稱只是把合唱當作調劑身心、放鬆休閒的非科班出身業餘歌唱愛好者而言,張孝威的認真投入態度,確實非常不同,或許認真就是他的本質吧!

看來合唱會是張孝威持續不變的「興趣」。有沒有可能在企業裡也成立合唱團呢?搖搖頭,他認真地回答:「合唱一定要長期、完全的投入,才能練出一個水準,因此人員必須穩定才能使質提升。企業的包袱比較重,在人數上也受限,不見得能挑選得出足夠合乎訓練標準的人,加上還有員工離職的人員流 問題,都會影響合唱的水準,若無法唱出一個水準,就不足以成為企業的表徵。」
即使一個假設 的問題,都可以從張孝威得到一個認真面對的回答。他是不是仍會繼續唱下去我並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永遠會是一個認真唱歌的人。

張孝威小檔案
出生:1951.5.28
星座:雙子座
血型:B型
現職:台灣大哥大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聲部:Bass
興趣:音樂、閱讀、旅遊
最喜愛的曲子:〈詩篇一 五十篇〉(黃安倫曲)、〈那保護以色列的神He, Watching Over Israel〉(孟德爾頌神劇《以利亞》)
推薦聆賞:《基督的花園》、《向山舉目》(皆為台北靈糧堂出版發行)
合唱經驗:藝術團契、台北靈糧堂雅歌詩班
合唱年日:約20年

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