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合唱知識家> 知識文摘

【指揮素描簿】定睛前方,忘記背後--杜黑的光榮時刻尚未來到!

作者: 陳淑儀  發表日期: 2005-03-05

【指揮素描簿】定睛前方,忘記背後--杜黑的光榮時刻尚未來到!

聽杜黑講話很是暢快,誠實無偽。提起恩師,他衷心感謝;聽見外傳自己的「兇」名,他笑笑:「在工作時一定是兇的。」;問起過去許多轟轟烈烈的事蹟,他努力回想,彷彿此刻才意識到其深刻難忘;當面稱讚他的經營長才,他輕鬆反問:「哦,我這麼有商業的氣質啊?」

風雲際會走上合唱指揮之路
自文化學院(現文化大學)音樂系主修理論作曲畢業的杜黑,一向不熱衷合唱,卻作夢也沒想到自己竟會走上合唱指揮這條路。
民國六十年,杜黑回校擔任助教,被系主任吳季札指派去帶領當時既沒錢、也沒指導老師、團員只有二十幾人的華岡合唱團。自承當時對合唱「亂沒概念」的他,第一年幾乎只作壁上觀地在一旁看團員自己練唱,第二年才開始正式帶團。

民國六十二年是杜黑一生的轉 點。那年,新任系主任馬孝駿延聘數位美國音樂教授,其中原本任教於曼哈頓音樂學院、指揮長島管弦樂團的包克多(Robert W. Procter)教授,在接下來的五年間,幾乎成了杜黑的私塾老師,不但打開了他對合唱音樂的眼光視野,更為他奠下全方位合唱指揮的深厚紮實基礎。

「當年在包克多的帶領下,文化音樂系的體制與經營方式完全比照美國大學,一年演出兩齣神劇,一齣歌劇,交響樂團也有很多場音樂會。神劇、歌劇都需要合唱團支援,因此我帶華岡合唱團為年度演出排練時,包克多有時候會來看,給些意見。」回想當時演出過的曲目與劇目,杜黑細數流行的有〈奧克拉荷馬〉、〈南太平洋〉……等 老匯歌舞劇;經典的則有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卡爾•奧福的〈布蘭詩歌〉、史特拉汶斯基的〈詩篇交響曲〉、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韓德爾的〈彌賽亞〉、孟德爾頌的〈以利亞〉……等,歌劇則有莫札特的〈唐喬凡尼〉、華格納的〈唐懷瑟〉、蘇利文的〈典獄衛士〉……等。

跟隨包克多教授紮紮實實一對一地訓練了五年,讓杜黑對合唱有了正確而完整的認識,也增強了指揮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拓展了寬廣的曲目,這也影響了他日後帶領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不斷寫下一頁頁輝煌的歷史。

火爆黑面將軍魅力無限
雖然學作曲,也曾嘗試過作曲,好動的杜黑還是比較喜歡接觸人、與人互動 ,加上助教時期的完整裝備訓練,「改行」當合唱指揮變成順理成章的事。

杜黑帶領團員練唱時明快、俐落,和他的行事作風一樣。由於年輕時在師範學校打下鋼琴與聲樂的基礎,加上大學主修理論作曲的背景,讓杜黑指揮合唱時很快能掌握樂曲的結構,尤其在練習和聲複雜的作品時,透過分析音階、和聲語法、節奏材料等,能幫助團員很容易找到音。他說:「指揮對樂器的認識很重要,而合唱的樂器就是人,如何讓團員把他最美的聲音發出來是最重要的。」

時報出版以「樂壇黑面將軍」一詞來形容杜黑,極為傳神。儘管杜黑帶團一向「兇」名在外,他的魅力卻仍吸引一群死心塌地的跟隨者。曾有跟著他唱了二十多年的老團員敘述,「直到今天,杜老師一發 氣,我還會全身發抖,覺得所有的錯都在我。」

杜黑開玩笑地形容:「我現在沒那麼兇了。以前帶華岡合唱團是哥哥教弟弟,當然往死裡打;後來是爸爸教兒子,也往死裡打;現在是爺爺在教孫子,心情完全不一樣了。」

為台灣合唱歷史書寫輝煌篇章
杜黑在美國伊利諾大學學習三年合唱指揮後回國,民國七十二年接下台北愛樂合唱團的指揮棒,至今已二十多年。期間曾為台灣合唱歷史寫下許多轟轟烈烈的篇章,但習慣往前看、從不回顧的他,努力在記憶中搜尋半天,才一件件、一樁樁回想起確實真是幹了許多難忘的大事呢!

民國七十八年,愛樂基金會成立第二年,杜黑亟思對策打響名氣,「我們想從演出曲目和表演形式上作一番驚天 地的事。」那時抗戰歌曲剛好解禁,對岸知名的〈黃河大合唱〉只開放了兩個樂章,杜黑把握時機,帶著台北愛樂合唱團練唱全曲,並策劃與台北縣立教師合唱團及省交合唱團在北、中、南作大型巡迴聯演。

當時尚未解嚴,此舉實是在險中行。過程中,新聞局、教育部等行政單位阻撓不斷,杜黑一面據理力爭,一面帶領已有 人陣容的愛樂合唱團繼續練唱,他回憶:「第一場預定週六在台中演出,週四晚上練唱後,我對團員宣布:如果第二天報紙刊登解禁消息,就在指定時間、地點搭車南下演出。」第二天果然完全解禁,愛樂合唱團也因此打響第一砲。

此後,杜黑又帶著愛樂合唱團寫下許多第一,如民國八十一年與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及舞蹈家劉鳳學,共同演出歌、舞、樂的全本〈布蘭詩歌〉,引起極大轟 ;民國八十六年在只有台灣僑民五、六十人的布達佩斯,與匈牙利合唱團及交響樂團共同演出錢南章的〈馬蘭姑娘〉,「現場滿坑滿谷的匈牙利觀眾,讓我們駐在當地的外交部官員嚇了一跳!當時真是交雜著音樂的感 與民族情緒的沸騰。」杜黑回想起來,確實覺得難忘。

只往前看,從不回顧
牡羊座的積極開創 格,讓杜黑衝勁十足。當演出的幕落下、掌聲歇止,他唯一的念頭是回家睡覺,然後開始下一場冒險或突圍。他說:「事情醞釀的過程讓我比較興奮。我通常是設計新目標,面對、解決可能發生的困難,完成了就放下。」
也許是親炙包克多教授那五年的影響,也許是本身學作曲,杜黑一向認為自己作的是音樂,合唱並不能滿足他心裡完全的渴望,他想要更全面地經營「音樂事業」。

眾所週知,杜黑的行政、募款能力極強。十幾年來,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在他的拓展、佈局下,已成型四個體系:合唱團、樂團、劇工場、教育系統。每年固定有音樂會及海內、外巡迴演出。去年的《魔笛狂想》音樂劇也創下好口碑,今年再接再厲推出創作新戲《天堂樂園》。「十幾年下來,我算了半天,合唱不能提供足夠的舞台給願意全心投入的人,不足以養活有熱情、堅持走這條路的人。創設劇團主要就在開拓不同的路,讓團員有更多舞台可以演出。」

今年,愛樂文教基金會在合唱團、樂團、劇工場各體系相互配搭支援下,已排出一整套漂亮的節目。杜黑細數他的規畫,笑笑說:「今年都已齊備了,就看玩不玩得起來。」其實,我們都知道,以他的經營長才,愛樂音樂王國的發展絕對不可限量!

杜黑 小檔案
出生:1944.4.4
星座:牡羊座
身分: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藝術總監
           文化大學音樂系專任副教授
特別的興趣:旅遊
最喜愛的作曲家:太多了
最棒的指揮經驗:太多了
最光榮的時刻:還沒來到
感到最挫折的事:還沒碰到
最放不下的夢想:愛樂音樂王國繼續茁壯,希望將來能有音樂中心可以玩一玩!

延伸閱讀
〈杜黑──樂壇黑面將軍〉(時報出版)
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www.tpf.org.tw/index01.html

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