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合唱知識家> 知識文摘

造就有「人味」的好音樂--紐約州立大學Royal Pitches女聲阿卡貝拉團

作者: 石易平  發表日期: 2005-03-05

造就有「人味」的好音樂--紐約州立大學Royal Pitches女聲阿卡貝拉團

這幾年台灣合唱音樂中心積極推廣A cappella(無伴奏重唱)。三、四年下來,不僅相關組織如雨後春筍,原本就熱愛歌唱的大學合唱團員也紛紛開始成立新的人聲重唱團體,從Tea For Two、Vococo、H2O2到Semiscon,幾乎都是源自各大學合唱團與相關音樂社團,足見此種音樂在大學校園的魅力。

然而,在眾多社團競爭下,必須辛苦練唱甚至練舞、練身段的人聲重唱團,究竟得具備什麼魅力與經營功夫,才能留住好奇又貪玩的大學生呢?在這種小團體中,歌手免不了要兼任行政工作,因此加入一個重唱團,除了唱歌之外,也需要對團體經營有共同意願與理想。

我所在的美國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除了男聲重唱團、混聲重唱團、大學合唱團,以及福音合唱團外,還有一個成立於1996年、運作成功的女聲重唱團Royal Pitches,目前共有11名團員,固定在每學期開學時公開招募歌手,每年自製兩場音樂會,大都由學校免費提供音樂廳供其演出,也會有其他的小型演出。

日前我與其團長Sarah A. Stanistreet、副團長Gretchen Gretchen Gustafson做了一番深談,她們的運作模式與相關經驗,或許可做為台灣大學生成立人聲重唱團的有利參考。
 

注重隱私的徵選過程
雖僅是學校音樂團體,Royal Pitches仍非常注重徵選歌手的隱私,她們會在開學時於學校各公告欄公開徵選歌手,但徵選過程本身卻是祕密的,也就是說你來徵選,其他競爭者不會聽到你的表現如何。

相對而言,較不重視個人隱私的台灣社會,總是在比較混亂而公開的場合徵選團員,因此較不容易照顧到類似狀況。祕密徵選過程是一種尊重。在美國,大型樂團徵選過程會採取blind audition(匿名徵選),將評審與音樂家完全隔離,除了聽到聲音外,樂手完全不知道評審是誰;除了音樂風格外,評審也無從知道樂手的 別、種族、階級、師承宗派。有些樂團如水牛城愛樂,為了避免猜出 別,還會在地板鋪上隔音地毯,以免高跟鞋走路的聲音被聽見。

這種避免徵選者的評語被其他不相關人士聽見的尊重個體態度,提供了我們一些不一樣的想像,雖只是小 作,卻反映一個團對待其團員的態度,也間接影響團員對團的向心力。

民主決策與親密情誼並重
相較於大型合唱團,無伴奏重唱團因人數少,團員互相依賴程度高,成員間的地位也較平等,自然傾向民主模式的團體決策。團長Sarah指出:「我們由所有團員討論後,投票決定新加入歌手的錄取資格,盡量一切民主。我們會告訴錄取的歌手,一星期必須練習三天,一天兩個小時,幾點到幾點,音樂會前視情況加練,如果她們有一天不能來,或是猶豫不決,她們就無法成為我們團體的一分子。」

此外,重唱團中音樂配置的安排與獨唱的分量,經常會變成團體內角力與「暗潮洶湧」的禍首,這類問題在素質參差的團體裡特別嚴重,Royal Pitches是透過團員投票,以民主方式來解決。她們說:「通常我們不會特別為某個人挑選特別的歌,所有歌都是適合大家一起唱的。但獨唱部分會另外處理,由想唱的人出來爭取,全團採不記名投票決定唱的人是誰。當然,每個人的音樂能力不盡相同,去年音樂會我們就有三個人唱了三首獨唱,可是有一位同學完全沒有獨唱,我們會盡力去理解她的感受,但如果她無法爭取到大家的票,她必須要有耐心一點。」

然而,民主制度並非絕對完美,衝突與爭執、無效率的出席狀況一樣會發生,這時除了仰賴愉快的音樂經驗凝聚向心力外,更重要的是團員之間的互 。那句老掉牙的「要先合才能唱」,其實是相當有智慧的。

問題是,凝聚一個團的向心力談何容易?一提起這個話題,剛進大學沒多久的Sarah臉上立刻現出老氣橫秋的表情:「沒辦法,你真得要扮演父母的角色,你知道的,爸媽嘛,要管,但是也要確定她們很快樂,在這個團體過得很好。」副團長Gretchen在旁邊頻頻點頭稱是。

「有時候遲到狀況會讓我們很沮喪,但我們不能等,對於 席太多的人,我們會有警告,如果進度真的落後太多,我們就會告訴她不能上台演出,因為你不來練唱,後來你又來了,等於把大家的進度往回拉,讓大家陪你練,這是不公平的。但不能太嚴厲,要去了解她是否有困難,還是厭倦?你知道,當團長或幹部就像父母,要能夠包容、了解,確定每個團員都能互相信任,都能在練唱過程中覺得愉快,這很重要。」

音樂的基礎在於人
Royal Pitches如何維繫團員之間的情感呢?當然不能單靠團長、副團長來推 ,她們平常練唱時會有一項我覺得很神奇,又不會太「救國團」的互 方式。「我們有一個團體活 ,叫做check-in(笑),每次練唱前全團圍成一個圓圈,每人都要跟大家分享她這禮拜發生的事,心情很愉快或不好、發生什麼好笑的事,全團人輪流說給大家聽。這是我們的一個傳統,讓我們彼此更了解每個人當週的身心狀態,才能更好的一起創造音樂。我們通常一個禮拜做一次check-in。另外,每學期會辦一次retreat(閉關修行, 質類似台灣大學生的迎新宿營),目的是為了認識新夥伴,並在短時間內,盡可能密集教會新夥伴我們練過的所有舊歌,通常我們會在外面住一、兩天,增進彼此交流的機會。」
check-in也許不見得完全適用較內向的台灣人。其實每個合唱團、重唱團練唱前後聊天、吃飯、喝咖啡等活 ,一樣具有類似功能,但經常會淪為小團體間的聚會,或甚至朋友總集中在自己的聲部,某種程度間接阻礙了形成「大團體」共識的機會。Royal Pitches的check-in活 ,不只讓指揮或幹部了解團員的狀況,也讓所有團員了解「跟我一起唱歌的人」的狀況,把一起唱歌的夥伴當成需要傾聽、需要互相關心的朋友,而不只是「音樂工作上的一個合作對象」。

想想,這其實再自然不過了,尤其在注重即興與互 的重唱團體裡,音樂因為有了集體創造的精神而可貴,不論是輪唱對位的「你丟我撿」,還是平行和絃的「萬眾一心」,甚至是烘托獨唱的「眾星拱月」,都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了解與默契,才能造就有「人味」的好音樂。

耕耘觀眾、播撒音樂種子
Royal Pitches也對與觀眾的互 做了許多努力,音樂會主題經常會把觀眾包含在表演之中,如:邀請觀眾帶一樣裝飾品來現場,幫忙裝飾舞台,就可獲得一美元的票價折扣。另外,每年夏季,她們也會到附近的高中舉辦音樂營,頗受歡迎。如此耕耘觀眾、經營與社區的關係,為她們撒下許多種子,參加的高中生,不論能否成為音樂工作者,終將成為重唱音樂的聆聽者與支持觀眾。這類型的扎根活 成本低,但長期耕耘卻對音樂環境大有幫助,值得台灣相關大學社團參考。

認真又可愛的Sarah、Gretchen對台灣大學生成立人聲重唱團提供很好的建議:「最好要有一群很好的班底,熱心音樂與行政,這樣組團才不會太辛苦。另外,要為自己及這個團體設定目標,才會有 力做下去,當然,最後一點,就是整個過程要讓團員覺得有趣快樂。加油囉!」

在枝微末節堆積出好音樂
呵呵……我不禁想起幾年前陳水扁競選台北市長的標語「希望、快樂」。這四個字不是所有平凡或不平凡的我們所渴求的嗎?在音樂團體裡尋找快樂,在音樂團體中保有希望,不管希望多麼平凡……也許僅僅是從「浴室歌王」變成站在大安森林公園舞台上唱一首歌,也許有一天可以登上國家音樂廳的舞台獨挑大梁。我們能在合唱團、重唱團裡得到一些獨特的希望與快樂,而這些,就像生活,並非憑空得來,乃是要由你、我努力而真誠地在人際互 中,在彼此的尊重與了解裡,在枝微末節裡堆積起來。而好的音樂,就從這裡出發。

Royal Pitches官方網站:www. Royalpitches.com
 

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