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合唱知識家> 知識文摘

【紀錄大師】全人音樂教育家黃友棣--內蘊豐美的仁者

作者: 採訪╱嚴瑞祥 文╱陳淑儀  發表日期: 2005-03-04

黃友棣教授曾夢見冰天雪地之中,雙手凍得發僵。
忽然看見路邊有一堆熊熊烈火,他聽到很溫柔的叫聲:
「來吧!來暖暖雙手啊!」說話的是一個木偶,
它的雙腳正給烈火燃燒,全身快要燒成灰燼了;
然而它卻溫柔地招呼他上前取暖。
一覺醒來,恍然大悟……作曲的人,彷彿像它!

 今年元月剛歡度九三華誕的黃友棣教授,依然體健、精神矍鑠,他呵呵笑說:「我是自己靠自己,現在還自己買菜,自己拖地。」
16年前,在「寒盡不知年」一文中他曾提到自己並非駐顏有術,而是因為經常生活在音樂境界中。並自述:「只因我的生活規律化,不曾濫用生命之力;遂僥倖保存了一點活力,足以應用在音樂創作之上。……在勤勞工作之中,似乎時光已經停住了;心理上未曾變老,所以生理上也就暫緩變老。……據說憂愁煩惱,令人容易變老;但在全心求進的路上,實在並非盡是憂愁而是充滿喜悅。學有所成,射能中的,用以助人,便能撒播快樂種籽。作得好歌,心中感到愉快;看見眾人唱得開心,奏得開心,聽得開心,自己便獲得全部開心的總和,於是倍覺開心。活在和諧境中,使我乃能忘記了老之已至。」

在艱苦中奮鬥,練就更堅強的肩膀
        與民國同壽的黃友棣教授雖出生書香世家,但父親早逝,家道中落,又因家毀於軍閥砲火,年少時寄人籬下,甚至從小學至大學,整整有11年半的時間以校為家,因此很早即學會忍耐、沉默,把苦差事當作學習與磨練。
       教授幼年即已展露音樂天分。1930年考入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系時,19歲的他已決定用音樂作為教育的工具,因此在忙碌的半工半讀生涯中,只要一得空,就刻苦練琴、研讀樂理、學習作曲。1936年通過英國聖三一音樂院高級提琴考試,卻因「七七事變」阻斷他的深造之路,然而他並未喪志,反而積極投入抗戰期間的新音樂運 ,在顛沛流離的逃難生涯中致力於樂教工作,創作出一首首傳唱全國的歌曲,如合唱人都耳熟能詳的:〈歸不得故鄉〉、〈杜鵑花〉、〈月光曲〉……等。直到1955年才接續中斷的深造計畫。
         教授說:「我們生命裏的快樂,其實並非在於達到目標的成功時刻,而在於戰勝困難的過程之中;過程愈艱苦,快樂也愈豐盛。山川之美,在於崎嶇險阻;人生之美,在於困苦重重。我們不要祈求較輕的擔子,卻要練就更堅強的肩膀。克服險阻,戰勝困難,其過程本身就充滿快樂。……當我們被困於黑暗的苦難中,必須燃燒起希望的火炬,振作起忍耐的意志,然後能夠心氣平和,穩步向前。」

真誠力學,增進生活的源頭活水
       自小就勤習書畫、浸淫古典文學,奠定深厚文學基礎的黃友棣教授,在抗戰末期任教於中山大學師範學院時,更利用空閒時間細讀中國古代音樂書籍,不但使他清楚古代雅樂與俗樂的論戰,也了解為何我國雖有二千多年音樂歷史,卻停滯不前,無法有傑出成就,使人一提起音樂就得看西方,因而寫成《中國音樂思想批判》一書。
       教授認為,民國初年至二十年左右,幾乎可看為中國藝術歌曲創作的黑暗時代,所有提倡文化的人一味模仿外國,既模仿得不像,又全盤放棄中國舊有文化,完全忘了自己的存在,以致於無條件投降,看別人太好,看自己太差,根源就在沒把中西音樂學習透徹。他從1941年〈杜鵑花〉發表時觀眾的熱烈反應,體認到音樂創作,不可忘記自己民族的語調。外國音樂作品可能美麗而優秀,但絕對無法取代民謠曲風的親切感。
        教授在他個人的創作過程中,發覺要將所作成中國風格的曲調改編為合唱歌曲時,總覺得和聲不夠有中國風味,雖知道中國曲調非限於西洋音樂的大小音階,而是自古傳下來的調式音階,但各種調式的和聲方法,卻無處可找到參考書籍;為了深入研究調式、學習古代對位作曲方法,以及現代和聲與作曲技術,使作品有更完美的表現,他遂於1957年,在許多善心的師友幫助下,以46歲之齡遠赴義大利羅馬,跟隨名家馬各拉(Fran co. Margola)及卡爾都祺(Edgardo. Carducci)習藝六載,至1963年才返回香港繼續執教工作。
        教授說:「人生路上,必須繼續求學;因不學無術,雖有求變的決心,而無求變的方法,到頭來,徒然有心,實則無力。」又說:「學習音樂,並非只是學習奏琴唱歌的技巧,而是磨練整個人學習能力的基本力量。學習音樂,並非以音樂為消遣,卻是全心全力,在增進生活的源頭活水。……只要真誠力學,則人人皆可為堯舜。」確是值得我們警醒思考!

人生乃是一場甘心情願的犧牲
       從大陸、香港到台灣,從少年、中年到白頭,黃友棣教授一生念茲在茲以深入淺出的表達法,傳遞人人易讀易懂的樂教;創作簡潔、 聽、充實、人人能唱能奏的樂曲。他說:「如果創作者能夠認識音樂藝術的最後目標,實在是服務於教育,則必然不會以獨醉於個人的音樂境中為滿足,而以能使人人共享音樂的恩賜為至樂。」
       幾十年來,教授孜孜矻矻致力於教導、示範如何融合中國的樂曲與歌詞,提倡藝術歌曲大眾化,愛國歌曲藝術化,民間歌曲高貴化,傳統樂曲現代化,榮耀古今的詩人,表彰前賢的作品,講話與唱歌合一使用,寓詩於樂。他說:「我現在是公開做義工,愈老愈要用功,所有合唱團請我為他們作曲,學校請我為他們寫校歌,我都義務作,就是要用實際的例子來提醒作曲的人要小心,注意聲調強弱、高低、快慢,以及聲調開口的字眼等。」
        教授六十二歲開始以散文方式來寫音樂教育心得,以及音樂與生活的道理,他曾寫過一首小詩:「且莫呆等將來纔做世界偉大事,更莫空想把光照遠方。在你面前許多事要你幹,無論到何處,放光芒!」彷如他一生行事的寫照。
        曾在香港大同中學受教於黃友棣的吳智輝先生,這樣描寫他所敬愛的黃老師:「他一生都在艱苦中奮鬥,一生從沒有去想做偉大事,只是環境所需,他義不容辭的去做,甘心去做,忍耐去做。老師說:『原想助眾人渡江,送達音樂彼岸,因為沒有船,不得不 手造船﹔因為造船,乃發覺沒有木材可用,於是不得不種樹;剛剛種下樹苖,風雨又至,然而我不應失望,必須從絕境中跳出來,做這件事情,未曾有誰委託我做,只為心之所安,所以拿起來做,做得不好,也無須感到難為情。雖然上天的老頭兒給我不少苦惱,但我仍然決心不要雙手空空的回去見他;於是我從此專以傻勁去做件事。』他認為人生乃是一場甘心情願的犧牲,凡真正瞭解此言的人,必然得到快樂的真諦。」
       而黃友棣教授對自己一生音樂教育工作的奉獻則如此註解:「既非為名,又非為利,我做這些工作,到底為了誰?努力去做好它,已經形成我心靈上的重擔了;要這重擔來作甚?經過悠長歲月的折磨,我終於能夠醒悟到,做這些工作,乃是做人的分內責任。」

延伸閱讀
《音樂創作散記》、《音樂人生》、《琴臺碎語》、《樂林蓽露》、《樂谷鳴泉》、《樂韻飄香》、《樂圃長春》、《樂苑春回》、《樂風泱泱》、《樂境花開》、《樂浦珠還》、《樂海無涯》、《樂教流芳》
黃友棣大師個人網頁:www.inmjh.kh.edu.tw/music/index.htm

民國元年生於廣東高要。
國立中山大學教育學系學士。先後考取英聖三一音院高級提琴證書及皇家音院教師文憑。
歷任廣東省立藝專、師範學院教職八年。
大陸變色,受聘於港僑校執教並應教育部之聘來台講學兩月。
1957年赴義進修,研究中國和聲與作曲。
1987年定居高雄。潛心致力樂教,主張以音樂訓練達成全人教育;寓詩於樂,提升國民品德為理想。
其作品繁富,內蘊豐美,屬中國風格。付梓樂曲專集凡十一冊。
樂教著作有「中國和聲與作曲」、「中國歷代音樂思想之批判」等十數冊。堪稱一位有宗教情懷的音樂教育家。

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