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合唱團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流行合唱團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台灣合唱音樂中心在今年的春唱gala concet時展現了 一個新的阿卡貝拉型式,就是現代阿卡貝拉流行合唱團,這個專案進行約兩年,從起始概念,到招募成團、編曲、練歌、指導、錄音、集訓、演出。由好朋友德國團 Klangbezirk 主導,台灣合唱音樂中心協助下完成台灣第一個阿卡流行合唱團概念的演出。團名是 Klangbezirk Taiwan Singers (KTS),總共合作了6首歌曲,錄音5首,謝謝上台的17位團員及參與錄音的約20位團員。

 那麼現代阿卡貝拉流行合唱團跟所認知的阿卡團或合唱團有甚麼不同呢? 先談一下阿卡貝拉到底有那些型式呢?

  •     A cappella groups/ensembles/choirs無樂器伴奏人聲團體

從小型的三個人(兩人不成團)團體到人數不拘的大合唱團,不用個人手持麥克風,只要是沒有樂器伴奏的人聲音樂我們都可稱之為阿卡貝拉團,如很多歐洲唱文藝復興時期歌曲的五人小組團,著名的國王歌手或最近來台的美國哈佛大學的鱷魚合唱團等皆屬之。

  •    Contemporary a cappella groups我們熟悉的現代阿卡貝拉團

人數約兩到八人,兩人組通常會加迴圈器(loop machine),一人手拿一支麥克風唱流行歌的阿卡團。

  •     Collegiate a cappella groups美國大學的阿卡團

這其實不是一個特別不一樣的型式,就是上面提到的型式但是因為人多了 以後用麥克風的做法可能不同,collegiate通常是十幾人的團,但若經費足夠一人拿一支麥克風也OK,但也可能只有 Solo, Bass, VP拿手持麥克風,其他聲部和聲的人用一個聲部圍住一支麥克風的型式,當然這種麥克風的指向性或收音角度是不同的。舞台呈現也因此受限。
特別談一下台灣的大學阿卡社團都是在現代阿卡貝拉的風潮後才成立的,不像美國的大學阿卡團是20世紀初期就在英國的Glee club 風潮下成立的,有很強的合唱基礎。也因此台灣的大學阿卡團都是現代阿卡貝拉5-8人手持麥的型式,就算很大的社團如台北大學何聲阿卡貝拉社有四五十人卻分為9個小團,沒有像美國這種 collegiate的型式。

  •     Barbershop groups/choirs 理髮廳風格的阿卡團

這是現代阿卡貝拉型式最相近的前身,小團都是四人,聲部依序為 counter tenor, lead, bariton, bass,他們用麥克風的習慣也都傳統用兩支麥克風90度交叉的統一收音模式,所以兩隻手都可以空出來做很多表情。後來也有百人大團,舞台呈現更是精彩。一開始只有男生,現在男聲、女聲、混聲的 團都有。Barbershop音樂的風格很明顯,追求完美七和絃的和聲,從1920年代發展到現在仍有一堆人好此不疲。

  •     Rhythmic a cappella Choir/Pop a cappella Choir 現代阿卡貝拉流行合唱團

講起來就是現代阿卡貝拉型式的延伸至大型合唱團,差別在於強調一人用一支麥克風。一般的合唱團唱流行歌用鋼琴伴奏不是阿卡,無伴奏卻沒有用人聲打擊不算現代阿卡,就算加一支麥用在人聲打擊在我來看還是不算現代阿卡,因為沒有流行bass groove,所以一定要加一支麥給特別的人聲bass手,就勉強算現代阿卡流行合唱團了,但是想想看唱主旋律的聲部如果不用麥克風,能唱出用麥克風技巧才能表現出的如氣聲或細膩的轉音或泡泡音等等的效果嗎? 那再加一支給主題聲部,這就像collegiate的狀況了。
強調現代阿卡貝拉流行合唱團一定要每人手持一支麥克風,就是要大家都能展現流行唱腔啊!這種型式流行於丹麥,甚至有這樣的比賽。當然慢慢有流行到其他國家,在台灣出現也就不驚訝了。這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混音的工作,在丹麥因為傳統留下來大多是用有線麥,一大堆台上的佈線工作真的很可觀,因為太多隻無線麥比較有干擾的問題,但我們台灣有跟我們合作數年的徐育聖小弟(因為我比較老)也解決了這些問題,這次春唱在台上我們有21隻無線麥克風!
再來談主題聲部只有一個人能唱還是一整個聲部都可以唱呢?其實是可以做到整個聲部一起唱主題,當然這時就沒有那麼自由了,通常會選某一位最適合這首歌的主唱,其他同聲部的都要學她,他們稱之為 Shadow singing的技巧。
現代阿卡貝拉流行合唱團還在發展中,當然有很多要學習跟注意的地方,我們就跟上腳步吧!!!


 

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