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Vocal演進與現況談Vocal Jazz

從Vocal演進與現況談Vocal Jazz

在爵士音樂的世界中,與合唱團有直接相關的就是所謂的人聲爵士(Vocal Jazz)。從美國早期黑人奴隸的工作歌(work song)發展到現在,人聲爵士的表現型式有不少改變,其發展與改變簡述如下:

早期的黑奴歌(work song)、工作歌(work song)及靈歌(Spiritual)
此時期的歌曲完全源自於非洲黑人,尚不能稱為爵士(因為「爵士」一詞最早是出現於二十世紀),但是,它唱和(call and response)、即興(improvisation)以及切分(syncopation)的特質卻主導了後來的爵士音樂。出現於十八世紀的詩篇(Hymns)與靈歌,是在南北戰爭以後(1871年),由「Jubilee Singers」將這些曲風帶到歐美,造成歐美的流行,影響頗大。在早期的時候,
爵士音樂的發展是歌樂重於器樂,因為人聲是與生俱來、上帝所創造的樂器。

藍調歌手(Blues)
直到1902年,藍調這個名詞才在正式的文獻中被提及,但這種曲調早已流行在民間,就像我們小時候的唸謠/唱謠一樣普遍。Blues所敘述的內容,大部分是抒發生活上的不如意與情緒的低落,不過一旦用歌聲發洩出來,它就是象徵正面的意義,因為沒有人不希望生活會更好。1912年,藍調之父W.C.Handy創作了〈Memphis Blues〉,這是第一個將Blues這個名詞放入歌名的歌曲,藍調的12小節型式在此時已經是確立了,B l u e s的簡單型式及變化,直到現在還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藍調說故事的敘述風格,是爵士即興的根本。

藍調歌手大多是女性 的天下,諸如知名的Ma Rainey、Bessie Smith,都是20年代的紅人。對於後來的Billie Holiday、EllaFitzgerald及Sarah Vaughan等著名歌手而言,藍調已成為她們生命中的一大部分。爵士音樂在器樂方面的發展,則大多屬於男性的天下,直到最近,美國才有“Sister Jazz”的名詞出現,推展女 演奏者加入他們的陣營。

Spiritual(靈歌)∕Gospel(福音歌曲)∕Barbershop(理髮店風格)
前面提過,在十八世紀中期(約1739年)已經有靈歌曲集的出版,1871年之後,因為商業需要, 靈歌也風行於世。另一類歌曲Gospel,因為旋律簡易,音樂不斷反覆,很容易接受,所以在1950年左右,Gospel(福音歌曲)幾乎取代了靈歌。不過,現代的福音歌曲雖結合了爵士的和絃,也呈現更複雜的歌曲形式,但畢竟福音歌曲的目的是為了頌讚上帝,並不在顯現音樂技巧,所以即興的部分並不是很重要,即使偶有唱和的形式稍作即興,大部分也是作曲者先前已寫在樂譜上的。而Jazz少了即興,似乎就不那麼Jazz了!

Barbershop(理髮店風格)是源自於1860年代的流行旋律,它是一種四部緊密和絃(close harmony)所構成和聲的無伴奏音樂,後來演變成Minstral(一種白人模仿黑人表演)的演出形式。在早期,Barbershop是黑人與白人都愛唱的歌,許多白人推廣此音樂,並成立了SPEBSQSA協會(Society for the Preserv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Barber Shop Quartet Singing in America)。隨著社會情勢的發展,曾有一段時期禁止黑人進入此協會,因此後來Barbershop只有白人在唱,黑人就很少參與了。還好,這種只有四部合唱且 乏即興的音樂,黑人歌手的特長本來就不見得能夠盡興發揮,因此黑人在爵士領域中,仍持續自由、蓬勃地發展著自己的風格。話說回來,Barbershop這種連續七和絃進行而不解決的和聲風格,也可以算是Jazz發展的另外一章吧!

雖然靈歌、福音歌曲都是常以合唱為主的音樂形式,但只有Barbershop是非常聚焦在和聲美感的表現上,因為它不是宗教音樂,而且也完全沒有獨唱歌手這回事。

Jazz Singers爵士歌手
爵士歌手當然不會只是女性的天下, 男 著名的爵士小喇叭手阿姆斯壯(Louis Armstrong)的獨特嗓音及分句(Phrasing),被爵士界公認為是祖師爺。阿姆斯壯發明的擬聲唱法(Scat)可說是替Vocal Jazz開闢了一條新路,從此Vocal JazzSinger才得以任意即興。這個當初因為錄音時樂譜掉在地上,而無心插柳發明出來的擬聲唱法,到現在已是柳成蔭般地被所有Vocal Jazz Singers大量運用,這大概是阿姆斯壯所始料未及的吧!

在阿姆斯壯之後,著名的爵士歌手有Bing Crosby、Frank Sinatra,1940~60年代還有Nat King Cole、Joy Williams;至於前面所提到的女 歌手Billie、Ella及Sara,則一直影響到1990年。這其中R&B影響了潮流,Dina Washington、Nancy Wilson與Diana Krall都是歷久不衰的爵士歌手,他們的音樂值得一聽再聽。

Vocal Jazz Group
「Manhattan Transfer」是存留超過35年的Vocal Jazz Quartet(人聲爵士四重唱)專業團體,組成的團員是二男二女,雖然在第二年團員有所流 ,但創始者Tim Hauser確實唱了35年。直到現在,此團依舊屹立不搖,成為許多新興團體的偶像。「Manhattan Transfer」也常和樂團一起演出,到底只有四個人,要唱出更豐富的Jazz火花確實不易,從商業立場來考量,他們只要再加一個小C o m b o
(鋼琴、鼓以及倍低音的組合)就能有更好的效果了。類似於「Manhattan Transfer」這樣的團體,還有「New York Voices」及「Uptown Vocal Jazz Quartet」,這幾個團中,目前只有「New York Voices」來過台灣。他們甚至稱這種有combo伴奏的形式為True Jazz,而這也是筆者最愛的形式呢!

在無伴奏的Vocal Jazz Group方面,最早有像「The Mills Brothers」這樣的男生四重唱 ,後來50年代的「The Hi-Lo's」已成為祖師輩團體,該團雖已退休,但團員現在都成為爵士界的大師級人物。例如,Gene Puerling是「Singerユs Unlimited」的創始人,Gene Puerling雖然不是學音樂出身,但他對和聲音響敏銳獨到的反應,卻是後輩們亟力學習的對象。「Singerユs Unlimited」從不現場演出,
因為他們的歌曲都是在錄音室中疊出來的,這個技術在當時是最新的技術。Puerling也曾利用這個技巧,實現他多層聲部相疊的人聲音響實驗。

現在這樣的無伴奏團就太多了,比較有名的團隊有「The Real Group」,但他們甚麼都唱, 並不單純只是人聲樂團; 著名的「King's Singers」所涉獵的曲目則涵蓋古典、流行與爵士;「Just 4 Kicks」(四男)只唱爵士音樂,其中成員Kirby Shaw後來又組了「Encore」(三女二男),也是純唱爵士。另外,新興的人聲樂團還有「Piece of 8」(四女四男)與「Six wave」(三女三男),他們的曲風都涵蓋POP、Jazz、Rock與古典。「Voice Trak」(三女二男)則是以唱改編Dave Brubeck的經典作品聞名。另有「Take 6」、「M-Pack」、「All-4-One」,這些團體就比較偏向於演唱Gospel。另外像「Brothers Four」、「Mills Brothers」、「Four Freshman」、「The Platters」等這些早期的團體,則大多偏重於流行樂、D o w o p或是鄉村歌曲的表現。

除了美國的爵士團,著名團體還有英國的「Swingle Singers」。「Swingle Singers」來過台灣好幾次,最近的曲目比較偏Jazz。其實,所謂真正的職業人聲樂團是不能只唱爵士音樂的,還要能夠勝任其他各種類型的曲目,才能因應商業的需求。另外,丹麥的「Rajaton」與澳洲的「Idea of North」,也是標準的爵士人聲樂團,都具有國際一流的水準。

隨著時代的改變,爵士的表演技術一直在進步,各團吸引樂迷的方式,除了音樂本質以外,所看的就是他們的獨特 與舞台魅力了。

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