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團成形必要元素

合唱團成形必要元素                                                    

搞清楚要成立什麼樣的合唱團後,還要有三項重要元素到位,合唱團才能正常運作。合唱團的型式大約都差不多,由於團員人數多寡及所唱歌曲性質的不同,而有不同需求。

一般合唱團從三、四十人以上的足可稱之。就國際比賽的規則,室內合唱團(Chamber choir)人數約為二十至三十六人。少一點的,八至十六人,通常稱之為重唱團(Ensemble),再少到三至八人的,可能就稱之為人聲小團(Vocal group)了。這不是硬性規定的,只是大約如此。其實,你是屬於chamber還是ensemble並不重要,音樂能否感動人、吸引人,才是重要的,不是嗎?

指揮--詮釋及指導音樂

偏好古典音樂的合唱團通常需要一個專業的指揮,不論人多人少,都要有一個人對音樂做出詮釋。指揮的聘請當然是一大學問,一定要找到適合的,台灣合唱音樂中心可以提供免費的顧問服務。除非像國王歌手(King´s Singers)這樣的職業人聲a cappella(無伴奏)小團,他們每個人都有獨當一面的能力,也都可以是指揮,所以練習的方式可以用討論或一起做詮釋的決議(Consensus),這是少數中的少數。若是一般的非職業人聲小團,我還是建議要有一個指揮,在音樂上做詮釋及指導,但演出時此人不必上台。

場地--影響聲音與音樂
場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它會影響整個合唱團的音色與唱歌的習慣,以及耳朵聽的能力等等。練唱場地若都是水泥牆及磨石地,固然聲音聽起來好聽,可以掩飾音色不佳的問題,但迴音嚴重,等換個場地或上了演出的音樂廳,才發覺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到時再要修聲音已為時晚矣!

若練唱場地後有布幕、下有地毯,旁邊還有窗簾,則吸音嚴重,尤其Bass後面有布是最糟的,Bass音頻本就低,多胸腔或身體的共鳴,需要反射,布幕是吸音鬼,絨布更是吸音魔,聽不到低音更是走音的元兇!吸音的場地唯一好處是:在這裡若唱得很好,在其他場地就會唱得更舒服了。但通常吸音的場地,會讓團員唱得聲嘶力竭,指揮卻可能說還不夠、聲音要再出來些,如此也會導致音樂性及音樂的流動性受到損傷。木頭裝潢的房間較適合練唱,聲音較暖,有適度的吸音及迴音,君不見好的音樂廳都是木質的嗎?

此外,空間會是一個問題,屋頂能高是最好,如教堂,較有共鳴的空間,聲音也較容易豎起,唱起來不吃力。大小是另一個問題,太大的房間問題比較少,只要團員背靠牆壁(有反射)就可以了;太小的空間則聲音容易擠壓,聽不到適當的共鳴,容易唱得太小聲而喪失該有的音色。原則上,一個可容一百人的場地,放五十人差不多。另外,房間內不要放置太多東西,以免聲音反射亂竄,沒有集中的感覺,對音色、音樂都有影響。最後,冷氣等雜音要想辦法消除,分離式的主機放在室外是最好的選擇。
對於場地而言,實在是一個重要的家,值得多花些銀子找到適合的場地練唱,才不辜負原來的好聲音呀!試場地時可以拍拍手,聽聽迴音的狀況,有時會聽到好多隻手拍回來的聲音,這種場地千萬不能用!

伴奏--帶領音樂的進行
一個合唱團有好的伴奏絕對是加分,不但伴奏的部分加分,整個音樂的部分更是影響至巨。伴奏是一門專業,不是會彈鋼琴就可以的,他/她必須與指揮或歌者充分溝通。在練習時更是幫助極大,可以加速練習的效果,知道指揮在何時需要定音,知道何時幫助團員彈出該聲部的音高,不必交代。最重要的是,好的伴奏會帶領音樂的進行。另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讓團員太依賴鋼琴,有伴奏的曲目,偶爾還是需要作無伴奏的練習,因為人聲到底是純律(請參考2003年8月份的第八期季刊「和諧又好聽的純律」一文),而無伴奏的曲目,有時也是需要伴奏輔助練習,音準才容易掌握。

人聲樂團(Vocal Groups)--好玩卻複雜
人少的團也許場地問題比較好解決,譬如四到八人的Vocal Groups,只要在某人家中練唱就行了,若唱的大部分是無伴奏歌曲,帶一個電子琴就可以解決了。不過人少的團,勢必每個人也都要有獨立的演唱能力,因為常常是一人負責一個聲部,沒有別人可以靠。
就練唱成本來說,這樣的團最省錢,一般而言,每個人應該都知道自己在幹什麼,選曲、找指揮(或說音樂指導)的彈性都很大,或是自己練習。唯一要注意的,若是沒有另外一雙耳朵幫忙聽一下,常常會有音樂上的死角無法察覺,建議不妨架設錄音設備,錄起來自己反覆聽聽,就會知道哪裡有問題。

最近人聲樂團漸漸流行,老、中、青、少各種年齡都想組團試試這種輕鬆又具彈性的合唱型式,不過還是那句話,人少,每個份子都要有獨立性,自己能練習,也能負起一個聲部的責任,練習時少一人就少了一部,所以出席率必須百分之百才能練唱。筆者自己所屬的雙下巴男聲重唱團六個雙下巴,訂下少兩人就不練的不成文習慣,若又有人臨時不能來,就只好吃飯聊天了!

人聲樂團另一項重要的成團條件就是要有設備,或要有租設備的經費預估。設備不外乎主機、混音器、喇叭及麥克風,麥克風若要無線的就要加接收器。外面的樂器店常有外租的團練室,通常以小時計,每小時300〜500元左右,看大小及設備而不同。台灣合唱音樂中心的場地明亮舒適,設備俱全,一個時段2,500元,五次即可八折,若從星期六下午一點練到六點,每小時也不過400元。

初組人聲樂團,並不需要每次都用音響設備,先把歌練熟了,在沒有音響設備之下要將合音、節奏練穩了再加音響,加了音響再調平衡才會準確。至於所需的另一雙耳朵,就要看經費是不是足夠每一次都請囉。通常人聲樂團都應該有自己練習的能力,一個月請老師指導一次,或者上台前密集請人指導也是省錢的方法。當然,每次都有高人指點,基礎會比較紮實,但人聲樂團除了基本的合唱技巧外,還要學習很多東西,如:對音響的了解、麥克風的使用技巧、與觀眾互動的技巧、每個人的舞台肢體語言及服裝、整體風格的塑造等等,有點像流行歌手的包裝一樣,比古典團體只要全神貫注在聲樂、和聲、音樂上,要多出許多東西。

另外,人聲樂團的唱腔多少也與古典唱法不同,我們現在所謂的古典唱法泛指義大利美聲法(Bel Canto),但若要唱流行、爵士或世界音樂曲目,就一定需要改變唱腔了!像咱們原住民的喉聲唱法就是很不一樣的發聲位置,並非一般所謂的喉音,而是低位置,且共鳴區不同,原住民唱一個鐘頭聲音也不會啞。話說回來,所以人聲樂團一定要練不同的唱腔及發聲位置,美國人訓練音樂劇(musical)的團員用Belting Voice,歐洲人有所謂的Speech level singing,其實講的是同一件事,就是聲音的位置要前面一點,重胸腔的使用,重咬字,唱歌像講話等等,至於呼吸、發聲的原理是一樣的。雖然人聲樂團可以用麥克風,並不代表聲音可以不用力,所有的歌唱技巧,還是要靠正確的呼吸用氣,以及發聲器官的運用,了解了共鳴腔、位置這些,才能變化,要唱文藝復興還是流行爵士,唱腔(剛才所說的總和)都能改變。這其實也是所謂的風格,唱文藝復興的風格和唱流行爵士的風格中,就包括了正確的或說適當的唱腔!所以,找一位適當的指導者還是需要的。

成立一個合唱團要花多少錢?
成立一個合唱團沒有什麼固定的資產或成本,但每一次練習都有些Running Cost(繼續成本)要注意,以台北的中等價位來看:
指揮:一次2,500到5,000
伴奏:一次1,200到2,000
場地:一次1,000到3,000
另外加上買譜、印譜的譜費,版權費及活動經費等等,一次至少要5,000元,每個月20,000元,若有四十位團員,每人每月繳500元是正常的。若是比較有錢、有決心的團體,甚至還可以請聲樂老師或聲部Leader呢!

至於要唱什麼?可回歸到成立團體的初衷,以此和指揮老師討論後,決定出短、中、長期的方向與計劃,選曲後就可開工練唱啦!
 

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