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時期是孕育指揮家的時代

浪漫時期對於「指揮」這一號人物上有著重大的意義。在十九世紀之前,指揮只是為了打拍子或提醒開始結束的時間,並沒有詮釋樂曲的C浪漫時期對音樂的敏銳度加上大型器樂聲樂的組合,使音樂脫離了室內樂的範疇,這種種新的、改進而來的形式,自由的旋律及節奏的多樣性,使得音樂需要一個詮釋者﹝Interpreter﹞了。

  雖然在西元前的古畫中約可看出有人用拍掌的方式來維持時值的統一,一直到十七世紀,作曲者坐在鍵盤樂器前點頭揮手﹝手有空的時候﹞,也都是為了保持整齊,1687年,Daniel Speer 就曾在風琴的凳子上輕敲鑰匙來指揮。十八世紀的指揮多了速度上的決定。1701年一位風琴師Thomas Janowka 發表的一篇文章說到"Tactus",說明了現代所謂四拍子的打法。在本世紀晚期,第一小提琴手負責所有器樂師的整齊度,他們就用了弓來當指揮棒了。但這並不代表指揮棒是從弓演變而來,因為在西元前的一些畫裡已有人持棒在指揮一堆圍在身旁的樂師。拿棒子指揮,似乎是不得已的事。

  到了十九世紀,偉大的浪漫時期,Hector Berlioz﹝1803-1869﹞是當時將指揮法編成法典的眾多指揮家之一。而且還有一套有系統的指揮教學法。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認為指揮一定要有絕對的詮釋,需遵循一定的規則,Richard Wagner﹝1813-1893﹞則認為指揮有責任將他的觀察力,放入演奏中。第一位職業指揮家是維也納的O. Nicolai﹝1810-1849﹞這個時期的音樂家們並對樂曲的詮釋塑造了一種「模式主義」﹝Doctrine of Affections﹞,這對後世也有著深遠的影響,可以說現代指揮的原型是從浪漫時期再演變而來的!

〈參考書目〉:
The Choral Experience ﹝Ray Robinson﹞
大陸音樂辭典﹝全音樂譜﹞
合唱指揮法﹝趙梅伯﹞

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