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歌曲與黑人靈歌

去了一趟紐約。幾乎逛了所有的音樂書店,包括有名的二手書店Strand。另外,參加了一個哈林Gospel ,及一場Touroff-Broadway的音樂秀。現在就將一些心得和各位分享。

哈林區是黑人區,一般來講,黃種人是不太敢進去的,於是商人們就想到用辦旅遊的方式帶入,一群人加上黑人導遊,就沒有問題了。當然,這利益是要平均分配才會沒事吧!只是一個普通的星期日,就有一整車約有三十人參加。導遊是一個學聲樂的黑人女性,約三十五歲吧!有老美的風趣感。參觀了Hamilton Grange,一位美國早期政壇名人的舊屋,實在是一幢沒什麼的屋子。旅客中不少是歐洲來的,不知他們如何想?短短的美國歷史與文化,似乎沒什麼好講的。可是我們還是來了,吸引我們的到底是什麼呢?

終於來到了一座小教堂Kelly Temple,哈林區的教堂有兩佰多個,多到每走兩個Block就會碰到一座。可見黑人對宗教依賴與寄望的程度。這當然與他們早期被奴直隸至現在社會地位也都不高的一個正常現象。上到了二樓,旅客們被安排坐在正中間。樓下則是九成滿的會眾,當然全是黑人,樓上兩邊側廊也有會眾,只是人數不多。前排的會眾穿載全白,這也似乎是一種心理反應的現象吧!沒有深入研究不敢講,因也曾在一些錄影帶中看過黑人教會同樣的現象,說不定是某種身份的代表或儀式上的需要呢!白色,到底是代表純潔的、光明的、正面的象徵。

牧師講了一段話後,gospel choir就魚貫入場,站在牧師後面的梯階上。牧師說著說著就唱起來,團員也開始呼應,標準的call and respond。有會眾開始搖著身體,打著黑人音樂慣有的後半拍,這已是他們的本能,只要節奏強的音樂一出來,他們的身體就有一種律動,是咱們有些自認優越的黃種人還學不來的東西呢!音樂漸漸激動起來,有人開始呼叫上帝,雙手舉起,是一種投降的姿勢,相信是一種充滿聖靈的感覺。節奏愈來愈強,力度漸強,會眾有人開始頓腳(stomp),配合著拍掌的節奏,剎是好聽,律動更強烈,有人甚至站起來在走道上跳起舞來,真的是手舞足蹈。而他們正在享受,在發洩,在溝通。有喜悅,有痛苦,有無奈。漸入高潮,會眾包括咱遊客似乎都不自覺的跟著感覺走,那感覺是那麼的自然的律動,此時世間只有蹦﹑恰﹑蹦﹑恰﹑蹦﹑恰﹑蹦 ﹑恰﹑叭、叭、叭(非常切分的節奏)以及那很簡單的旋律與不斷重覆的詞句,有的歌者開始即興,聲音拔尖而上又盤旋落下,那黑人獨有的音色,獨有的憂鬱,獨有的轉音,獨有低迴;似乎要把靈魂唱出來。而在他們靈魂的深處,到底埋的是什麼呢?為什麼會有這麼震撼人心的音樂呢?音樂到了最高點後在一個大和弦上結束,會眾等都不斷鼓掌,感謝上主,感謝大家心神合一,而這樣的過程不斷的重覆在不同的講道及不同的歌曲上。每一首都可看成是整個教堂會眾所造成的音樂,從最弱到最強,一個極長的Crescendo,而卻做得這麼好。黑人小孩睜著他們的大眼睛,領受著上一代帶給他們的環境。他們都被穿戴得非常整齊而紳士淑女般的,他們知道這是一個正式的場合,看著他們的父母精疲力竭的接受著上帝的撫慰,似乎他們這一個禮拜的不愉快都一掃而空了。

回程的車上有一位遊客問導遊:Spiritual與Gospel有何不同,導遊說:「Gospel只是把街頭的音樂重新編一編讓會眾能夠朗朗上口罷了」雖然不能很滿意她的不算完整的答案,但這其中也是大有道理的,對教堂來說,到底是救贖比較重要的,音樂只是手段。

Spiritual翻成「靈歌」,通常是用聖經故事為題寫成的民間音樂,因黑人特殊的唱腔而漸漸形成一種風格稱黑人靈歌,而主題又常罩著死亡的「喜悅」,因為生活對黑人而言是痛苦的,死亡正是解脫。各位想想迎接死亡的喜悅是什麼樣的音色呢?聽聽黑人靈歌吧!或釦A會從中得到啟示。不過,不是只有黑人靈歌噢,白人也寫唱靈歌的。

Gospel翻成「福音歌曲」,是教堂內儀式用的,詞句必是經文的內容,又有真理的意思。可上溯至第四世紀,可以說是結合了非洲土人的音樂特性在其中,但到了十九世紀的美國黑人手裡,就變成他們獨有的、有特殊個性的音樂了,Black Gospel也有人說是一種"Shouts"音樂,因為到最後都幾乎是用喊叫的。喊叫,是為了發洩,用上帝創造的聲音直接大聲地歌頌祂,或是抗議。

先是寫Gospel就寫了這一大篇,只好以後再談off-Broadway Show了。

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