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世界合唱音樂專題研討會紀實

前言
二○○二年八月三日在美國舉行的第六屆世界合唱音樂專題研討會在即,三年一次的合唱大會值得一去,台灣合唱音樂中心之指揮班學員這次也有數人將前往參與,到時候將會有專文報導;在此先行介紹三年前第五屆時的盛況,以饗諸位愛樂者。

盛事紀錄
一九九九年七月七日至十四日在荷蘭鹿特丹舉行的第五屆世界合唱音樂專題研討會(Fifth world Symposium on Choral Music),為期八天。除了七月七日晚上有個歡迎音樂會,由當地的合唱團及樂團演唱Verdi 的 War Requiem,除了七月十二日星期天沒有正式課程外,其餘六天都是滿滿的行程﹔從早上八點半至晚上十一點四十五,大致如下﹕

時間      項目
08:30-09:00   Open singings
09:00-10:30   Exploration workshops
11:00-12:00   Theme workshops (8 themes)
11:30-12:00   Open stage concerts
12:30-13:15   Lunch concerts & show case
13:45-14:30   Lunch concerts & show case
15:00-16:00   Theme workshops (repeat 11:00 session)
15:00-16:30   Open stage concerts
16:30-17:30   Repertoire workshops (8 topics)
18:00-20:00   Surprise or open stage
20:30-22:30   Evening concerts (in 4 venues)
22:30-23:00   Open stage concerts
23:00-23:45   Late night concerts

其中有部分的節目是要買票的,學員大都是先前就訂好的票,也有賣當日的Day ticket,可以參加整天的節目。參加本次活動要繳兩萬多台幣(含午餐)。若要住兩星級的旅館,六天下來也需一萬多(含早餐)。飛機票三萬七。個人的花費一趟至少8萬元吧!陳雲紅與我兩人又買了不少譜及書等等東西,花了這些銀子,若能將所見所聞分享給大家那就更值得了。以下就以音樂會,講座及展覽三個主軸來與大家分享﹕

這次來參加的合唱團主要的有三十二個團體,另有約十幾個荷蘭地主的團隊在Open stage演唱,也就是一些開放空間如廣場等地方演出。八天下來若安排得當,體力夠強的話,可以聽到約三十個團體的演唱。場地不外乎在鹿特丹設備先進而有名的 De Doleon 大廳及小廳外,還有在一個教堂及市政廳舉行。聽了這麼多隊伍,大概有幾項心得報告出來供大家參考﹕

1.聲音﹕
由於場地都還不錯,當不同隊伍在同一場地演唱時即可分出高下,先是共鳴位置的問題﹔在教堂中尤其明顯,當位置高時則有如天籟,聲音集中而易和諧,反之則聲音直射後掉在地上,音色亦不易合諧,甚至連音準都感覺沒有到該有的位置點。音色上聲音輕而集中的比厚重的討好,當然這是指某類的曲目。

2.是選曲的問題:
選曲亦牽涉到音色的變化,有些隊伍初聽起來還不錯,但三首之後就覺得無聊了。(當場有人就站起來走掉) 這一點歐洲是比美國現實的) 曲目是否適合也是一個要考慮的問題。

3.音樂性及表情問題:
在音準不太差的狀況外,音樂性好的團體自然會吸引覲眾.音樂性強的個人也 自然會吸引目光,有的隊伍表情過於做作則又不自然了,臉上要笑,和因為享受音樂而有的表情是有差別的。

4.舞台效果:
其實大家都知道四排站整齊這樣唱整場是蠻無聊的,除非你的曲目能十足的吸引人,而做一些隊伍的變化或加一些手勢如Show Choir則需要練習﹔但來自瑞典的二十六人隊伍Amanda卻讓我開了眼界,知道合唱團的舞台效果可以做到如此高的藝術層次。他們結合了燈光、道具、隊形、文學、劇場、空間及造形設計、新潮的互補關系等等,好像看到了莎士比亞的舞台劇、雲門舞集、詩歌朗誦、百老匯、Blue Man, STOMP、橋段、頭髮舞,甚至有些瑞典現代音樂的元素也被加入。真是讓人目不暇給,最主要是藝術層次頗高,逗笑之處也沒有讓人有低俗或多餘之感,而且全場沒有指揮,團員全是業餘.,當然,團員裡面有許多藝術家及半音樂家,這是一個值得引進的團體,相信不久大家會在台灣欣賞到他們的演出,到時一定要去看!

屬於東方的隊伍有三隊﹕中國的廣州兒童表現不錯,只是曲目太簡單了些,全用鋼琴伴奏,聽眾反應兩極化。韓國的 Inchon City Chorale是職業團體,尹鶴元作的韓文Kylie值得借鏡。另外,連篇歌曲帶表演的農村組曲則顯得太簡單而沒有藝術層次,雖讓歐洲的觀眾開了亞洲文化的眼界但有些失望吧!菲律賓的De La Salle Univ. Chorale曾與陳雲紅帶隊的台北室內合唱團在奧地利史比達(Spittal) 國際大賽中遇過,他們似乎只能唱民謠,雖然服裝及音色都很有特色﹔但這次選的曲目幾乎都一樣,聽兩三首以後就無味了,最後用英文唱了一首鐵達尼號的主題曲才算有點兒區別。另外肯亞的Mongano National Choir是我見過最好的南非隊伍,雖然樂曲型式總是差不多,但此隊的Blend and Balance是不錯的。(南非隊伍我大概聽過五、六個)。歐洲隊大致和聲都很好,曲風各有不同。美國的The Albert McNeil Jubilee Singers表現頗佳,但他們只能算是美國的二流團體。法國的La Columbia三男一女聽說很棒,但可惜我們沒有聽到。

講座可以說是此行學術上最有收獲的部分了,主題講座有八個,分別是兒童合唱、指揮教學、樂曲演出練習、根(Root)、巴羅克、爵士興流行、同聲合唱及德國浪漫派,每天都有這八個主題不同的講座,另有主題延伸出來的Exploration Workshop,內容更廣泛,有新音樂、合唱網路、教會音樂、編曲、作曲、音樂資料庫、多元文化、節目策劃等等。Repertoire Workshop則介紹了各式各樣的合唱音樂,古典與流行、古代到現代、東方的、西方的、大師的、特殊的、兒童的、同聲的、某些出版商的、特殊團體的、大學的等等。也因為這些講師而見到一些名人,如瑞典國寶大師級人物Eric Eriksson,Swingle Singers的創始人Ward Swingle、在King's Singers唱了15年,現在在美國Kansas Univ. 教合唱的Simon Carrington、Real Group的創始人及編曲者兼男低音 AndersJalkeus、德國Die Singphoniker男聲重唱團的高音Altons Brand等等。當然在這九十六位主講人中有名的應該更多,只是我才疏學淺不認識而已,如Tapiola的指揮、韓國的尹鶴元、中國的唐效華(廣州兒童團)及一些歐美學校的合唱系主任等等。

每天可聽四場講座(大共有二十四場)之多,我選的偏Vocal Jazz及同聲合唱的部分,陳雲紅選的就是比較正規的合唱編曲,二十世紀音樂等;但我們也重覆聽了Ward Swingle及Mathias Becker的Jazz(因為Theme Workshops在下午都有重覆)。我參加的最後一堂課則在五十分鐘內唱了約三十多首的Jazz合唱曲目,雖然不是每首都唱完,但也很過癮。坐在旁邊的一位老美是個Jazz Reader,速度快、音又準。這些講座的內容只好下回分解了。展覽場並不大,放有三十個攤位,有音樂中心、旅遊、出版商、合唱組織、比賽或音樂節、合唱團體、音樂雜貨等,買了譜、書、CD,也拿了一堆簡介,推廣品等東西。歐洲的Music Business沒有美國那麼蓬勃,那麼商業化,但是音樂節、比賽或音樂事件卻是非常非常多。歐洲人看音樂這件事是非常嚴肅而現實的,而且他們比較看裡子,不看表面,嘩眾取寵的方法是對他們沒有用的,唯有真功夫才能讓他們折服。IFCM辦的這個Symposium三年辦一次,第六屆將於2002年8月3日至10日在美國Minneapolis舉行,2000年時有一個亞洲區的研討會在新加坡舉行,主辦的合唱團指揮正是我帶世新大學去英國Llangollen參加比賽時遇見的,他們第三,我們第四,不過他們是社會團,的確唱得不錯呢!新加坡的合唱水準也是不錯的,甚麼時候這種合唱大會可以在台灣舉行呢?大家要一起努力囉!

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