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四分三十三秒》!

發表日期: 2021-09-22

不只是《四分三十三秒》!

“我無話可說,但我正說著它。”— 凱吉 (John Cage, 1912-1992)
美國音樂家 凱吉~
* 無束縛的創作自由,來自聽覺與視覺交織的敏銳。
* 1930年到巴黎學習古建築,鋼琴與詩作,接觸各類前衛藝術風格。
* 1930-1940年,師事無調性先鋒荀白克,嚴謹的邏輯訓練,是激發他日後更多創意的泉源,進而發展出自己的音樂語彙。
* 1940年,極具代表的首創-預置鋼琴,顛覆鋼琴聲響美學。
* 1950年自歐返美,開始接觸中國《易經》,他以此為依據發展機遇音樂 (aleatory music / chance music) ,禪學思想也漸自內心深處萌發。
* 1952年,於黑山學校任教,在簡樸生活與大自然能量的環境中,以身心感受世界,他的創作融合生活任何元素。
* 在機遇音樂以及其他前衛音樂的延伸,再加上東方哲學與禪學的修煉,凱吉的音樂徹底放棄形式結構,挑戰所有可能發生的創作元素,他的作品不只是音樂的呈現,更是人與宇宙間形而上的思想傳達,這個思想讓藝術世界變大了!
 
以下是凱吉不同特色的作品:
1.《為預置鋼琴的奏鳴曲與間奏曲》(Sonatas and Interludes, for prepared piano, 1946-1948):共有16首奏鳴曲與四首間奏曲。預置鋼琴 (prepared piano) :在琴弦間加入不同物品,以改變鋼琴的音色,產生一種打擊樂的效果。

 
2.《四分三十三秒》(4’33”, 1952):此作品分為三個樂章,是一首給任何樂器與編制的作品。演出者走上舞台之後,不做任何的演奏與動作,直到4分33秒結束下台。 
此作品是一種思想顛覆,讓我們重新思考作品演出的聲音一定是來自演出者嗎?可以是可以來自觀眾?沒發聲音就是沒有聲音嗎? 人在耐不住安靜的時候,會彼此談話或是發出聲音;在靜下來時,會聽到周遭環境的聲音;在靜坐冥想的時候,會聽到自己的聲音…聽眾與演出者被限制在這段“四分三十三秒”時間中,共創不同形式的聲音,每次都不同。這是一種機遇音樂,是禪宗「無一物中無盡藏」的高層次思維,也是「反藝術」、「反傳統」的極致突破。

 
3.《但是噪音呢》(But what about the noise, 1985):這是慶祝達達主義藝術家阿爾普 (Jean Arp) 誕辰一百週年所創作的打擊樂合奏曲。阿爾普的作品帶給凱吉創作此曲許多靈感,凱吉稱這首作品是自然之聲,由類似於環境的聲音所組成。樂曲長度雖多是20分鐘左右,但速度,力度與節奏長度都由演奏者自己發揮,演奏者也可以在演出時任意分佈在舞台上或在觀眾席演奏。
 
4.《龍安寺 》(Ryoanji, 1985):日本京都龍安寺的方丈石庭有15塊隨機排列的石頭座落在井井有條的紋理的砂石上,象徵“淨化一切形式的虛無”。此作品是由一個主奏樂器與打擊樂演奏,主奏樂器的旋律是凱吉透過對石頭邊緣而畫出的不規則線條所呈現的微分音不規則旋律,打擊樂是以穩定節奏進行。主奏樂器代表石頭,象徵具體的東西在砂石上棲息,打擊樂代表砂石,是支撐石頭的虛無。一砂一石,盡是禪。



 
5.《儘可能地緩慢 》(Organ2/ASLSP (As Slow as Possible, 1985):這是沒有一位觀眾可以聽完的作品,因為這首作品的總長是639年,沒有人可以活這麼長命!此作品把表演藝術最重要的“觀眾”移除,是何等的思維創新!
 
以前讀音樂史,對於凱吉 (John Cage) ,是皮毛的淺讀。這次重讀凱吉與其作品,雖然還是皮毛,但在一次次發現新世界之時,都有著難言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