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戰後~1950前衛潮流

發表日期: 2021-09-06

二次戰後~1950前衛潮流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社會經濟結構瓦解,藝術文化受到空前破壞與低迷,人類的生活品質飽受影響,人文方面更是空虛無奈。社會秩序重建,財政經濟復甦,教育文化重新規劃接成為重要的課題。在音樂創作方面,因為科技文明與新生代崛起,藴育出空前未有的變動,在各類新嘗試與創新之下,新的音樂思維也相繼出現,如:系列音樂(Serialismus)機遇音樂 (chance music),電子音樂 (electronic),具象音樂 (musique concrete),極限音樂 (minimal music)….法國的梅湘、布列茲、義大利的諾諾以及德國的史托克豪森成為當時創作的主流,引領西方音樂新發展。

梅湘 (Oliver Messiaen 1908-1992):喜愛古希臘與印度音樂,音樂時常融入複雜的節奏。時常遠行,所聽的多樣聲響,都聯想到聲音的色彩。他的音樂理論著作《我的音樂語言》與《節奏、色彩與鳥鳴的理論》影響音樂發展觀念,曾經投入系列音樂的實驗,是此領域的先鋒。他任教於巴黎音樂學院,布列茲以及史托克豪森都是他的學生。梅湘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作品中時常流露出他的信仰虔誠,他於1937年創作的宗教作品《神聖的宴會》(O sacrum convivium!),以簡易的四聲部主音音樂創作,其純淨虔誠的聲響,似乎跳脫出當時的潮流!


 
《神聖的宴會》(O sacrum convivium!)


梅湘合唱曲:Modere


史托克豪森 (Karlheinz Stockhausen 1928-2007):1952年到巴黎與梅湘學習,風格前衛,包含序列音樂,電子音樂,機遇音樂,具體音樂…我非常喜歡他的《聲音》(Stimmung),《第十號鋼琴作品》(Klavierstück X)以及《青少年之歌》(Gesang der Jünglinge),也訝異他的合唱作品《為桃麗絲而寫的合唱》(Chöre für Doris )。
•《聲音》(Stimmung):完成於1968年,是史托克豪森於墨西哥一段時間,接觸當地的人與風情,並感受神殿的莊嚴以及經歷宗教儀式的經驗所寫,將聲音化為自己所認知的聲響與意義創作。此作品由六位獨唱與六個麥克風演唱,使用系列音樂與泛音,聲響極具空間感,聲音與休止都具有強烈意義。此音樂的呈現給予欣賞者很大的想像空間,非常無設限。
•《為桃麗絲而寫的合唱》(Chöre für Doris )是1950年的創作,獻給他的第一任太太Doris,共有三首,一樣是人聲合唱,此作品就與《聲音》很不同,覺得比較人性化。



第十號鋼琴鋼琴曲


 
 
 
另外,梅湘的學生法籍希臘作曲家澤纳基斯 (Iannis Xenakis 1922 - 2001),所創作的三首合唱作品A Helene,Nuits以及Serment很精彩,其語彙與聲響兼具理性與人性的感受!


有些人會困難接受這些“聽不懂”的音樂,其實或許可以先強迫自己安靜地反覆多聽幾次,慢慢地會與音樂產生共鳴,進而開拓自我的思想領域。然後,以音樂的角度感受1950年代的創新思想,再以2021年的世界潮流思考音樂的發展,將會發現所有的不可能都是可能,只要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