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威爾(Joseph-Maurice Ravel 1875 - 1937) ~感性與理性的精準大師!

發表日期: 2021-05-17

 

拉威爾(Joseph-Maurice Ravel 1875 - 1937) ~感性與理性的精準大師!
 
法國音樂家拉威爾,父親是瑞士人,母親是西班牙巴斯克人,自小在法國成長,這些都是他的特質成長的養份,再加上於1922-1928年到世界各地,1928年到美國與加拿大,美國與爵士音樂更影響他的創作。他的音樂色彩鮮明且多具活力,沒有太多主觀因素的情感宣染,但在精準犀利的基礎下呈現深奧思維的音樂性。
 
許多人都知道拉威爾的《波麗露》(Boléro),但是他還有很多很棒的作品,因為都很特別,不自覺就寫得有點長了~~
 
管絃樂作品:
《波麗露》(Boléro ):1928年,是前衛舞蹈家魯賓斯坦Ida Rubinstein (1888-1960)的夫人的委託創作。此舞蹈家對於西班牙舞蹈有濃厚興趣,再加上1928年拉威爾到美加,此作品也呈現爵士與西班牙風格。《波麗露》採用西班牙民間舞蹈風格,以三拍節奏為基礎,小鼓以重複的節奏貫穿整曲,不同的獨奏樂器輪流重複主要旋律,以簡單的結構與旋律,改變配器與增加音樂織度,發展整體張力為龐大精彩的作品。
*波麗露Bolero 是法國電影《戰火浮生錄》(Les Uns et les autres)的配樂
*2017年台北101跨年煙火使用《波麗露》片段,可於youtube欣賞。
 
《華爾滋》(La valse 1906):拉威爾曾把此作品視為對維也納圓舞曲的一種禮讚,但他又說:「在我腦海裡,此一禮讚也交雜著幻想中命運輪迴的印象。」
把三拍子的華爾滋想成命運輪迴令人為之一震!樂曲一開始的樂段,它的和聲,音型與配樂,蘊藏著一種游離的困惑…
 
兩首鋼琴協奏曲-都是於1928年到美加之後的作品,使用美國爵士元素於作品,曲風多樣。
1.《左手鋼琴協奏曲 D大調》(Piano Concerto for the Left Hand in D major 1929-30),此曲受邀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失去右手臂的維也納鋼琴家威特根斯特委託創作,技巧困難且精準,很好聽!
2.《鋼琴協奏曲 G大調》(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1929-30),這首協奏曲很有趣!第一與第三樂章有爵士風格與複調效果,而第二樂章卻是傳統的慢板的古典浪漫風格色彩樂章,整體呈現新穎。
 
鋼琴獨奏作品:
1.《水之嬉戲》(Jeux f’eau 1901):拉威爾說:「在此作品中,可以看到嶄新鋼琴技巧的一切源頭。此曲是從水的波浪,噴泉,瀑布與流水等音樂性的聲音所構成的作品,雖然像奏鳴曲的第一樂章以兩個動機為基礎,但並不受古典調性配置的束縛。」。閉目欣賞,真的可以看到各種水的嬉戲!
 
2.《鏡子》(Miroirs 1904-1905):此作品由5首小曲構成,分別是《飛蛾》,《悲傷的小鳥》,《汪洋扁舟》,《小丑的感覺》以及《鐘之谷》,每一首都具有相當的描述效果。拉威爾說:「這是讓過去知道我的作風的音樂家感到驚訝的作品,我在和聲上有很大的變化與發展。整曲最有特徵的是第二曲《悲傷的小鳥》,小鳥們在炎夏躲到陰暗的森林,顯得慵懶無精打采。」
 
拉威爾對於自我創作的原則:「完全崇尚簡單,學習莫札特的一切」,「深奧,但不繁複。」
 
有人稱拉威爾的音樂是[理性中的感性],也有人稱之為[感性中的理性],對我而言,無論是理性或感性,欣賞他的作品都會帶給我一種平衡,是一種精簡自在奔放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