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遼士-安魂曲與頌歌

發表日期: 2021-01-18

期待有一天可以現場欣賞H. Berlioz的Requiem(安魂曲)與Te Deum(頌歌)!

 
安魂曲:創作於1836年,Berlioz受法國政府之邀,為紀念於1830年法國革命中所陣亡的陸軍部長所創作。首演時總演出人數約400人,雖然不及1910年的馬勒第八交響曲的千人,但是在當時是極令人讚嘆的!
 
頌歌:創作於1849年,原是寫於為歌頌拿破侖的一部交響曲的樂章,後來改為獨立的作品,獻給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康索特親王,於1855年在巴黎的聖尤斯塔什教堂(L’église Saint-Eustache)首演。
 
Berlioz的安魂曲與頌歌是他兩部最著名的大型合唱作品。樂團與合唱團都很大!!
 
安魂曲除了用了很多管樂,還另增四組銅管於演出場地的四方,且用了16隻定音鼓。頌歌的編制也很大,除了有管風琴,還有12架豎琴。
--在管弦樂部分就超想臨場感受!
 
合唱呢?
安魂曲至少200人以上,頌歌則是兩個大型合唱團與一個大型兒童合唱團。
--這些成人合唱團團員都是需要聲樂專業能力,團員有建築的聲音才可超越與凌駕於龐大的樂團。每一次聽到合唱的聲音凝聚在一起凌駕於樂團時,我的內心總是會出現那句話-感謝主!
 
最喜歡此兩首的慢板樂章-
安魂曲的Quaerens me:以無伴奏合唱表達自我的懺悔與其求上主垂憐的弱樂段。
頌歌的Te ergo quaesumus:男高音獨唱與弱音樂段合唱的唱答,猶如渺小世人祈求上主拯救。
---此兩段就可看出合唱團/管弦樂指揮的功力!因為合唱團聲音必須在強樂段要有凌駕樂團的力量,還要有無伴奏人聲的純淨和諧與音樂內在流動的能力。而指揮呢?!他的手上要有“人聲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