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後期音樂

發表日期: 2007-12-01

19世紀後期音樂

 
『詮釋音樂必須了解該作品的時代美學,更應清楚其演奏技巧與風格,基於此基礎,再加上詮釋者本身的音樂素養與文化涵養,必可再創造作品的新生命。本單元依照西洋音樂史的發展,探討各時代的音樂演奏風格,期望對合唱音樂愛好者在欣賞音樂、詮釋音樂時,能對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
 
19世紀後期,西方音樂的發展,主要以國民樂派(Nationalism)與晚期浪漫樂派(Late-Romanticism)為兩大焦點。另外,源於1890年的法國印象樂派(Impressionism)獨特的音樂語彙,也影響西方音樂發展甚遠。國民樂派作曲家藉由採用民謠或是傳統的音樂元素創作,形成一種國家民族意識的共聚力。晚期浪漫樂派的作曲家則是藉由華格納的音樂創新概念,發展出另一種音樂的表現形式。當後期浪漫樂派德奧音樂的厚重戲劇 表現風行之時,法國作曲家卻揚棄此風潮,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法式輕巧風格,著重於色彩表現的音樂語彙,它就是印象樂派。
 
國民樂派
國民樂派主要產生在正統藝術音樂發展不顯著的國家,它代表著浪漫樂派的反 勢力,將方言的變化與民族音樂特質注入在音樂特質中,建立了特殊的國家特色。國民樂派的旋律,以民謠或傳統曲調融合在正統音樂的結構中,它的和聲特質更是建立在民謠調 上的特殊效果,時常是建立在突破大小調調式的四五度音程的和聲結構。
 
國民樂派著名的合唱作曲家有:柴可夫斯基(Pyotr Ilich Tchaikovsky)、德弗札克(Antonín Dvořák)、葛利格(Edvard Grieg)、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
 
詮釋國民樂派的音樂,必須了解其民族發展特質,並熟悉其民族音樂的語法,所以,多閱讀該國歷史發展與聆聽相關的民族音樂,是入門的不二法門。
 
譜例:〈A ja ti uplynu〉民謠特質的旋律,捷克的語文,簡單的和聲,充分表現國民樂派的民族音樂特質。
 
 
後期浪漫樂派
後期浪漫樂派以強烈的情感衝擊與宏偉的音樂結構,帶領中產階級對於神話、神蹟或是英雄境界的追求,強烈的心靈震撼是內心夢想的渴望。後期浪漫的旋律多是漫長旋律的表現,建立在大小調進行的結構上,再加上半音階所產生不協和和聲所帶來的戲劇 張力,更是其音樂特質的表現。
 
後期浪漫樂派著名的合唱作曲家有:布魯克納(Anton Bruckner)、馬勒(Gustav Mahler)、拉赫曼尼諾夫(Sergey Rachmaninoff)、佛瑞(Gabriel Faur )、艾爾加(Sir Edward Elgar)。
 
浪漫主義是個人特質的強烈表現,詮釋此風格的音樂,除了必須熟悉西方音樂發展的語法,最重要還是必須體會作曲家的個人特質與哲思觀點。
 
譜例:經文歌〈Christus factus est〉交錯半音的和聲進行與上行旋律,再加上強烈的力度張力,表現出渺小的人類對上主的渴求,以柔和的低音旋律表現對主的跪拜。
 
 
 
印象樂派
印象樂派這個名詞,主要是引用自強調色彩與氣氛的法國印象派繪畫。印象樂派的音樂風格與後期浪漫樂派有十分顯著的差異。後期浪漫樂派著重於和聲進行的緊鬆張力表現,印象樂派的和聲卻自創一格,獨特的全音階(連續六個全音所組成)或是八音音程(以四個全音與半音交替組成),回歸到中古調式音階或是無張力的全音階的進行。三和絃的和聲增加一個七度或九度音以豐富其變化,但是七度音或九度音卻不需要如浪漫和聲的音程解決,自然地,就產生特殊的音樂色彩與氣氛。
 
印象樂派著名的合唱作曲家有:德布西(Claude Debussy)、拉威爾(Maurice Ravel)、戴流士(Frederick Delius)。詮釋此風格的音樂必須拋開西方傳統音樂的語法,熟悉新的音程與和聲結構,再結合印象繪畫的美感經驗,就會發現印象音樂的美學。 
 
譜例:德布西的〈Dieu! Qul la Fait bon Regarder〉和絃進行寬鬆,沒有浪漫時期的「張力-解決」的功能。平和的和聲,與輪替的三連音表現出曼妙女性的婀娜多姿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