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發聲--共鳴空間的練習

發表日期: 2005-03-05

合唱發聲--共鳴空間的練習

合唱練習前的發聲練習,也稱為「warm up」,它不是聲樂訓練,而是如同運 前的暖身活 ,目的在幫助團員的身心於最短時間內做好練唱的準備,同時也培養一些與當天練唱曲目有關的歌唱技巧,以達到合唱排練的效果。

關於「共鳴空間練習」

暖身運動的程序應該是漸進式的,開始的時候,藉由舒展身體讓發聲的樂器得以放鬆;呼吸練習讓團員調節歌唱的氣息控制,在身心得到適度調節與放鬆之後,團員就要準備替聲音尋找適合的共鳴空間歌唱了。
好的共鳴空間建立於好的「頭腔共鳴」,然後再將「頭腔共鳴」與其他共鳴區銜接,就會產生舒服的歌唱共鳴,唱出悅耳的歌聲。以下的基本概念或許對你在尋找好的共鳴空間的時候有所幫助:

  1. 尋找共鳴空間的起音:起音要柔和,起音的時候必須結合氣息與共鳴位置,不擠壓下巴、聲帶與肩、頸,讓聲音自然流露。
  2. 好的共鳴:高位置共鳴、有空間的共鳴,以及有亮度的共鳴,會產生悅耳的音色,這三要素是產生良好共鳴的基礎。但別忘了,音色是多采多姿的,不同音樂表現需要不同的音色變化來傳達,所以,共鳴的位置也要與音色的需求,以及音樂的表現結合喔!
  3. 尋找共鳴空間的發聲速度:此類發聲的速度不宜過快,中庸的行板可以幫助歌者理智地控制歌唱。
  4. 尋找共鳴空間的發聲音域:此類發聲的音域勿過高或過低。音域過高容易造成聲帶尚未暖身妥當而引起過度使用,音域過低則容易產生錯誤的胸腔共鳴。
  5. 尋找共鳴空間的發聲音型:音型不宜過寬,以短音型上行或是下行發聲,漸進式地依聲音的狀況調整音型,較不容易傷害聲帶、影響唱歌的品質。發聲的音型最好是圓滑的樂句,有助於共鳴的穩定。
  6. 適合於尋找共鳴空間的子音:使用有助於尋找頭腔共鳴的子音,例如:「M」、「N」等子音都適合。
  7. 適合於尋找共鳴空間的母音:使用有助於內口腔豎直張開的母音,例如:「AH」、「OH」、「OO」等母音都適合。
「共鳴空間練習」譜例說明

「Hm」哼唱練習 (譜例1~2)
哼唱練習時要注意將內口腔上提,共鳴位置不集中在鼻子的高共鳴位置,上下牙應稍微分開,下巴放鬆不擠壓聲音。此練習的重點是感受氣息控制與共鳴空間的運用。

將打哈欠、嘆氣與發聲結合(譜例3)
 由高位置慢慢往下打哈欠或是嘆氣,可以感受頭腔共鳴起音到低音域的空間感。做完此練習之後緊接著唱中高音域的下行音型,以幫助掌握共鳴空間,這是個結合生活化的練習。

下行音型練習 (譜例4~6)
下行音型是以高位置共鳴起音、帶出其他下行音的高位置共鳴的音型,是適合初學者掌控良好共鳴位置的練習。譜例4是Hm與母音互換的練習,掌握高位置共鳴的統一。譜例5是混合滑音的練習,以滑音來體會高音與低音共鳴位置,易於掌握共鳴點的統一。譜例6是以下行音型帶上行音型的練習,體會下行與上行音型的歌唱差異 ,再掌握它們的統一 。

上行音型練習 (譜例7)
以低音起音,慢慢擴充上行音型,訓練歌者更好的起音技巧與共鳴空間掌握。

二部共鳴空間練習 (譜例8~10)
只要是合唱練習,別忘記要隨時加上二部以上的練習喔!譜例8是一部長音與一部和絃分解音的練習,二部之間隨時都可以聆聽同音的音準。譜例9是二部卡農練習,可以培養相互聆聽與各自獨立的合唱基本能力。譜例10是二部對唱的練習,此練習可以在相互聆聽與模仿的學習基礎上,訓練團員的音色統一呢!

發聲譜例的子音與母音都是可以依合唱團的需求而更改的。有趣的學習是充滿著創造力與變化 的,合唱指揮絕對可以讓團員快樂學習與逐漸成長,可以讓團員在他的能力範圍下把歌唱好,喜歡唱歌,喜歡合唱。所以,用點巧思,我們將會發現發聲練習很好玩!

If you can speak, then you can sing.──讓我們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