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合唱知識家> 知識文摘

音樂居領導地位的德國與其民謠

作者: 溫淑玲  發表日期: 2001-09-21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地勢南高北低,全國河川密佈,山巒疊起,其中有兩條舉世聞名的河流~萊茵河、多瑙河,分不同方向奔流。南部由阿爾卑斯山繞巴伐利亞高地緊接南部高地,穿過濃密森林,可直達北部低地,北海和波羅地海,沿途景觀各異,語言分歧,往往語文和風土差別頗大。

德國的人文科學亦居世界領導地位。文學家歌德、席勒和浪漫主義作家珍、保羅、克萊斯勒;哲學方面有啟蒙時代的康德起的諸多名家。然而影響歐洲思想界最深遠的卻是音樂,從被尊為音樂之父的巴哈起、韓德爾、海頓等維繫了十八世紀德意志整體力量,像出生薩爾斯堡的莫札特,生於波昂的貝多芬及隨後的舒伯特、布拉姆斯、布魯克納、華格納到現代的荀白克、貝格、魏本,他們或在德國成名、活躍,但他們流的是德意志的血液,卻是不可否認的,因而使三百年的音樂史都緊緊地環繞著德意志,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今天被稱為德國民謠的大都在十五世紀時就已流傳各地了。古老的民謠,我們可以從一四六O年德國人編輯的「羅海姆歌本」等數種民謠曲集中得知。在這些曲集中,有不少旋律,是我們所熟悉。

特別是宗教改革時代,德國民謠曾盛極一時。從十六世紀的末期,有法國和義大利的歌曲,流傳到德國。到文藝復興時代,歌曲已分成知識階級和民眾的兩種類別。民謠的再次盛行,是在十八世紀末,浪漫主義思想興起之後。到十九世紀時,隨著合唱運動的風行,有不少音樂家,就從事民謠的採集與編曲,如布拉姆斯就做過這種工作。

德國民謠由於不同的地方,其性格各異。西部萊茵河地方,民謠特別豐富,有著婦孺皆知的「羅蕾萊」傳說。在十四世紀的林布克編年史就寫過在萊茵河和麥茵河有著最優美的歌曲」。在中世紀時,這裏遍地都是「愛情詩人」,更因盛產葡萄,也有不少「飲酒歌」。

在中部地方,朱寧根人特別喜歡音樂,曾傳說:「兩個人家中必有三把小提琴」。遇到節日或慶典時,大家就興高采烈地跳舞。在伊恩納和萊比錫,從很早以前,就有學生歌曲流傳下來。

在東部地方,別離之歌最多的是舒列真地方。這是由於土地貧瘠,每一世代,都有人出外謀生,離鄉背井。

在南部地方,大家熟悉的阿爾卑斯山有約德爾調和舞蹈歌,在巴伐利亞有快活的農民歌,在莫尼黑有聞名的啤酒歌。我們所熟知的德國民謠,除上述的羅蕾萊外,還有「縱樹」、「我怎能離開你」、「野玫瑰」等……。

與義大利民謠比較起來,義大利民歌是熱情、豪放而開朗的;而這德國民謠就顯得較悠雅而恬靜。節奏是輕快的,一面聽會有想隨著音樂翩翩起舞的衝動。

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