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合唱知識家> 知識文摘

文藝復興時期合唱音樂

作者: 朱元雷  發表日期: 2001-04-30

文藝復興時期由十五世紀初至十六世紀末(1450-1600),這時的特色是加入器樂、小音符很多、節奏頗快。十六世紀開始合唱進入戰國時期,各種派別也一一出現。以下便是在音樂史上較重要樂派的介紹。首先向各位介紹的是布根定(Burgundian)樂派。

布根定樂派(Burgundian)

本樂派源於由一位喜好音樂的布根定公爵所推行,這位公爵在當時相當有勢力,他的城堡範圍遍及法國、比利時、尼德蘭的邊境地區,可想而知在這麼廣大而民族混雜的地區,優異文化的產生是相當容易的,而且布根定公爵及他的後代子孫對於境內的音樂、繪畫等藝術活動都相當支持,如此持續將近百年的時間,因而形成了一個樂派。

此樂派特色是大多是三聲部的複音樂曲,旋律的發展大都在高音部,這時已有三度音。在早期音樂裡有釵h三的組合,因為他們認為三是個完美的數字,如天主教的三位一體、三度音、三拍子等。使用較多的和弦,對位較少,終止式常用一種名為Landini的Ti La Do這樣的組合,其代表人物有Dufay (1400-1474),他的年代正好跨入文藝復興時期。

福來樂派(Flemish)

銜接布根定樂派,十五世紀後半期在法國、比利時、荷蘭等地流行。此樂派在西洋音樂史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因為在這時的作曲技巧都深深影響著後世的大作曲家,所有複音樂派的作曲家都被類歸於此。

本時期的特色如下:已經以四聲部樂曲為主,有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持續調)、男低音。十分重要的一點是,這時期的作曲家都遵守了嚴格的對位理論,每一個聲部都有相同的重要性。和弦、對位交互運用也是特色之一,另外在三和弦的使用上已相當完整,無論是大三或小三和弦,而且其終止式也變成現在常見的終止式。

終止式對於一個時代的劃分是相當重要的,因為它代表當時人們對音樂結束時所要的感覺。本學派對後世的影響一直到十六世紀末期的大作曲家身上都能看到,尤其是在Palestrina身上可看到福來最完整的表現。

福來樂派的開山祖師是Josquin Des Prez (1450-1521),恰好在文藝復興的初期。他能夠以最簡單的旋律表現純樸、誠摯的情感及對上主的讚頌與感念;而和聲則以調性的方式處理,這可算是相當大的進步,因為一直到十八世紀才有和聲學的出現。他也是最早做彌撒曲的作曲家之一。

Orlando De Lassus (1532-1594)生於比利時,十二歲就到當時的音樂重心─義大利學習,後來也去了英、法、德等國,所以今天我們所收集他的樂譜中有英法德義等語言。他算是相當有國際觀且多產的一位作曲家,其中經文歌(Motet)可算是他最喜歡作的一種類型,他一共作了1200首;另外,彌撒也有五十多首,並還有一些聖樂和俗樂的作品。

合唱教戰守策

如何唱好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首先要瞭解時代背景及歌唱形式。

文藝復興究竟在復興什麼呢?這原本是從藝術界及人文界所發展出的名詞,而藝術界的時間還比1450年更早,他們復興的對象是針對古希臘羅馬藝術而言,他們認為已失傳的古希臘羅馬藝術,如繪畫、雕刻等是相當值得推崇的;而在音樂界,所謂的文藝復興並沒有想要復興古希臘羅馬的音樂,因為古希羅的音樂是極其簡單的形式,只是音樂發展到這個時代我們稱它為文藝復興時期,若真的去復興發展古希臘羅馬時期的音樂,則會成為我們現代所看到的歌劇形式,就比較和合唱無關了。

文藝復興時期有相當重要的歷史意義,這時代有獨樹一格的特性,強調一種人文精神,比較樂觀、現世、個人主義,總觀可說是人本主義的時代。

而何謂人本主義?在早期所有的藝術活動都是為了宗教而作,到了文藝復興後開始將上述活動的重心調整在〝人〞的身上,像畫家有時會將自己畫入作品中,音樂方面〝人性化〞的感覺也越來越強烈,我們可以發現俗樂增加了,一般人唱歌不一定是要榮耀上帝,而是為了自己快樂而唱歌。

文藝復興時期是音樂史上最偉大的時期之一,無論在創作或演奏方面,量都相當多,質也頂高。另一方面,也由於印刷術的發達及歌譜的流傳,更助長了音樂發展的速度。

在人的聲音方面,自中古世紀以來的經驗發覺,人要唱得更好發聲方法必須得當。因此,在這個時期也開始有人在教唱聲樂,水準已比往日提昇,但還未達到今日所聽到聲樂家的發聲法及共鳴法,所以在唱這時代的歌曲時並不能有那麼厚實的聲音出現。這時代的曲子基本上都是井然有序的,因為當時的作曲結構都相當完整,而聲音表現方面都是很清澈的,就算是Bass也沒有那麼渾厚,是彈性、輕快、自由的感覺。音色方面Sop也沒有厚重的抖音,在合唱團的人數方面通常是四到二十人左右。

本時期的聖樂聲音是很輕的,也沒有太大的漸強因為那時的記譜法並沒有所謂的forte piano ,這時期的聖樂有的爬音如Do Re Me Fa Sol 或Re Me Fa Sol La,基本上隨著音型的上升就有稍微漸強,音形下降就漸弱,而這樣的起伏在一首曲子當中是相當多的,這是本時期音樂的一種規則,所以各位在唱的時候會感覺很好唱很舒服,並沒有fff、ppp這樣極端的音量,所注重的是對位及和聲。對位時強調每個聲部進入的〝點〞都要相當清楚,注意主旋律的進行。轉到和聲式的時候就要做出清楚漂亮的和聲。

另外,若要將文藝復興時期俗樂唱好,各位只看以上的資料是不夠的,耳朵裡一定要有本時代風格的聲音,一定要多聽好的合唱團所唱的和聲,風格聽久了就能自然的模仿,甚至還可以看當時的繪畫、雕刻去感受那種人本主義的精神,這樣唱起歌來就更能融入其風格了;在聲音上,除了掌握前述〝輕快自由〞的特色外,有一本書上曾經說過,唱文藝復興時期的俗樂要有一種〝好奇〞的感覺,想想是蠻貼切的。

尼德蘭樂派(Netherlands)

早期音樂發展的主流分為三個時期:早期為布根定樂派,中期是福來樂派,後期則是尼德蘭樂派。所以尼德蘭樂派流行的範圍也承接前兩個時期,在今天荷蘭地區,包含荷蘭的中部、南部、比利時、法國東北部。

在這我們要提一位有名的大師,那就是Palestrina(1525-1594)。他是當代相當偉大的作曲家,作品質與量均豐富。他最大的貢獻是將一場關係到音樂發展的危機化解。在當時,複音音樂已發展到相當繁複的境地,當代教皇認為這樣複雜的音樂不適於表現對神的尊敬,所以有意命令作曲家們將音樂再度朝向簡單化的方向發展。後來是因Palestrina做了一首曲子,使得教皇再度肯定當時的音樂風格,而收回成命。

這首曲子就是有名的Missa PaPae Marcelli彌撒曲,本曲共有五個樂段:Kyrie, Gloria, Credo, Sunctus, Agnus Dei,可說是相當完整。

同一時間,歐洲有教宗級的教堂,而在教堂內工作的作曲家我們稱之為羅馬樂派。Palestrina在當時被稱為音樂之王,由於他過人的才氣使得他得以在教宗級的教堂任職作曲。Palestrina是羅馬樂派的創始者,他將複音藝術的音樂風格提昇至巔峰,其創作的歌曲都是清唱式而沒有樂器伴奏。

Gregorio Allegri (1582-1652)也是羅馬樂派的作曲家,他的音樂很優美,使用兩個合唱團,一個主音一個回音,其著名的Miserere在台灣非常流行。像這樣的雙合唱團技巧在當時的威尼斯相當流行,因此形成了威尼斯樂派。雙合唱團的興起是有原因的,威尼斯當地有一個聖馬可大教堂,裡面有兩組管風琴,一左一右,作曲家門便特別為這樣的結構安排兩個聖詠團對唱,而這樣的習慣沿襲下來便成為威尼斯樂派。本樂派的創始者是前面介紹過福來樂派的Josquin Des Prez的弟子Andrian Willaert(1490-1562),他在聖馬可大教堂服務。威尼斯樂派的鼎盛時期是Andrea Gabrieli(1510-1586)這位作曲家的作品在台灣較多人出版,因此也較容易買到。Gabrieli有叔姪兩人,姪子在聲部的處理、音樂的線條方面都非常的自由。

另有一偉大作曲家,Tomas Luis de Victoria(1549-1611),後歸類為西班牙樂派。Victoria可說是承襲Palestrina最好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全都是聖樂,不像其他當代的作曲家也作俗樂、十六世紀的牧歌、鄉村歌曲或當地民謠改編成的合唱曲。他的Ave Maria台灣很多合唱團都唱過。

如何唱好文藝復興時期歌曲

文藝復興時期的特色音色是清亮自然的:sop不能有抖音;alto的部分都能用tenor高八度來唱;tenor也相當輕柔,通常是一個持續的音在進行;bass也不厚重,聲音的音區要往上移,頭腔共鳴多些而胸腔少些,輕輕和即可。人員編制都在四到十六人左右,不像現在有百人合唱團。大多是四聲部的歌曲,另外也有八聲部、十六聲部甚至有多達三十個聲部的曲子。因為人少,觀眾的焦點會更集中在每一個人的聲音上,所以演唱者必須很有表情、音樂性音色必需相近,不像大的合唱團音色的問題可以用人數來彌補。本時期合唱歌曲大都沒有指揮,都靠著相互的默契。在音樂表現方面,樂譜上通常沒有fp的記號,現在所看到的都是後人加上去的。和聲方面通常在結束的時候都會走到一個和弦上,直的和聲會在一起,所以和聲的音色與準確度需要特別注意。另外就是每一個對位聲部的線條都要明確地被聽到。「風格」需要多聽,很難用言語來描述一個風格;一般而言,歐洲隊伍唱的文藝復興風格比美國隊要正確些。

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