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合唱知識家> 知識文摘

合唱團的軟實力 • 之十四 輸在起跑線

作者: 霜竹  發表日期: 2013-06-01

曾經看過一套美國的合唱教學用書《Essential Musicianship》(基本音樂素養),內容是美國的“Essential Elements for choir”(合唱團的基本要素),涵括了從基礎到高級的合唱訓練培養內容,每一課都分別從學習目標與概述、發聲、樂理、視唱,最後落實到唱一首歌等,循序漸進地讓學子進入到合唱的領域。我的印象裏這套書有3大本,每本20課,適用於6年級到12年級。

該教學用書背後的課程綱要(National Standard for Art Education),相當於美國合唱教育的標準或目標,內容浩繁細緻。這裡僅列舉其中的幾點供參考:

一是應該讓學生通過正確運用母音的口型和音節重音等,建立包括拉丁文、法文、德文、希伯來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以及英文等的發音; 
 
有了正確語文發音的基礎,進而讓學生學習各個國家的合唱作品;
然後,應讓學生唱各種風格的曲子,如各國民謠、靈歌、搖籃曲、爵士、POP、福音詩歌……等等,當然也包括傳統的合唱作品;
最後,則是應讓學生唱文藝復興、巴洛克、古典、浪漫、二十世紀等不同時期的作品。
因此,這幾大冊中的選曲,包含了不同時期、不同國家、不同語言、不同風格的合唱作品。
 
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的合唱基礎教育,先不談國際觀的問題,面對我們自己的語言,我們有沒有讓孩子把國語、台語、客家語、原住民語言,以標準化、規範化的吐字方式教給孩子,然後和發聲相結合。相反地,我們的孩子十有八九甚至更熟悉流行歌手個人風格式的吐字唱腔。吐字、發音不規範、不整齊,如何能唱出完整而漂亮的和聲?小的時候沒能打下基礎,建立正確的發音吐字觀念與技巧,到了社會的合唱團,必須回頭從基礎開始訓練。試問,有幾個成年人進入到社會合唱團還願意接受這種基礎訓練的?就算他們願意學習,可是卻過了學習發音的黃金期,事倍功半。
受到大環境的影響,我們的國、高中教育中,對於合唱的基本訓練是比較薄弱的。因此,屬於社團性質的大學、社會合唱團,在難以接收到訓練有素的新血之餘,也只得回到基本面,從培養團員的基本素質開始做,否則實在難以唱出可觀的水準。
 
前述同一出版社另有一系列的《Essential Repetoire》(合唱基本曲目),是為四個不同層級的合唱團編的。其內容不僅只是歌譜。學生版的每首作品前有樂曲基本資料、文化背景敘述、相關音樂術語、注意事項、可能的問題等等。教師版則提供給合唱老師每首作品的學習目標、歷史與風格分析、發聲注意事項、排練方針、 技巧提示、評量、其它建議等等。
 
就合唱而言,我們的情況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輸在起跑線!為今之計,我們能否編寫一套比較全面、細緻、實用、同時符合國人需要的合唱基本教材,讓合唱指導老師隨時可以開始為團員們的合唱素養與基本能力打基礎。
 
只要去做,就有希望!(文/霜竹)
 
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