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合唱知識家> 知識文摘

合唱團的軟實力‧之十二--合唱也需要有感

作者: 霜竹  發表日期: 2012-11-20

合唱團的軟實力‧之十二--合唱也需要有感

 
十七世紀以後,作曲家開始在樂譜上標注輔助記號,如速度記號、力度記號、表情記號等等,也就是後來統稱的音樂術語。和作曲家神交,除了通過音符、樂句,這些記號術語,也是讓我們能夠感覺作曲家創作本意的暗示。對於演唱者來說,這些暗示固然重要,它們和音樂本身構成了一首曲子的框架或梗概,但是離歌曲的完整表達還有一段距離。就好比房屋的毛坯房與精裝屋,差別很大。一棟公寓每間毛坯房固然大致一樣,但經過不同的主人裝潢後,呈現出的風格品味則大不相同。
 
唱歌的難度不下于裝潢房子,它既要保持原作品的風格,同時也要流露演唱者自身的演繹。歌唱家遇到一首曲子,要設法瞭解作曲家、以及作曲家所處的時代背景、作曲的動機......等等,也要瞭解這首曲子的歌詞、樂思、結構設計......等等,然後把這些理解融入到音符樂句裏,運用自己的樂器演示出來。一位優秀的歌唱家讓我們聽到的,不只是好的嗓音,更是一種詮釋、一種文化。合唱團當然也是唱歌,只不過是人比較多而已,上述的這些工作,多由指揮一肩挑起,他運用各種方式,讓團員吸收消化,以使整個演出不至流於空洞無味,就好比毛坯房需要裝潢一樣。明“耳”人一聽便知,誰是詮釋內容的指揮,誰是只會打拍子的指揮。
 
聽合唱音樂會,看到有的服裝穿得很漂亮,有的曲目選得很精彩,有的唱得非常賣力,有的聲音技巧的確不錯,然而絕大部分引不起內心的觸動。細聽之下,發現歌者對於歌詞一知半解,或只抓個大意;而對於歌詞與旋律的關係也少有處理,因此總感覺是在唱旋律而不是在唱歌,不管歌詞是什麽文字,多是模模糊糊、不清不楚;偶爾冒出幾個讓人聽明白的字,卻又湊不成句子。現在很多團爲了讓人知道他們在唱什麽,貼心地在旁邊投影出字幕,有意思的是,多數時候看了字幕也還是聽不明白在唱什麽。
 
會讀歌詞不代表懂得歌詞,更不代表掌握了歌詞的韻味與意境。在合唱裏面,從對歌詞的認識與消化,到吐字的明晰統一,到歌詞與音樂關係的拿捏,是一首曲子能否感動聽者的關鍵。而這一系列的工作,如果沒有團員自己在前段打下基礎,僅靠指揮的要求,就算把吐字統一了,還是唱不出歌詞的韻味與意境。至於樂譜上的表情術語,諸如animato-有精神的、dolce-柔和的、maestoso-莊嚴的......,甚至表情術語之外的一些特殊音型、休止符......等等,也只有在當團員們完全消化歌詞了之後,才能發揮出它們的意義。
 
音樂是表達感情的,每一首歌的感情則植根于歌詞,如果每位團員把歌詞徹底弄清楚了,再來談音樂,或許唱的人會比較有得,而聽的人也比較有感。(文/霜竹)
 
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