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合唱知識家> 知識文摘

2003年第八屆金嗓獎觀後感(2)---有同伴最快樂

作者: 蔡佑君  發表日期: 2003-03-21

 

金嗓獎是一個不分組別的合唱比賽,因此混聲、同聲團體是同場較勁,在這幾年的比賽中,我們發現由各個地方社區所組成的婦女合唱團佔參賽團體中蠻大的一個部分,其次就是學生合唱團或是以校友為基礎的學校團體,男聲團體則是較少數的部分。以下是筆者當天觀看比賽之後的一些心得,希望能夠藉由提出一些想法的機會請愛好及關心合唱的朋友們共同切磋指教。

‧選曲
不管是指定曲或是自選曲,在選擇上都以「適合團體」為第一要件。高聲部對於最高音的駕馭,除了音準是不是能到以外,音色的要求也是重點,編曲家的原作當然重要,但是怎麼樣讓同樣的編曲合適演唱的團體,唱出曲調更適合的味道?評審們在這一點上也提出建議請團體可「以原編曲移調」來處理,便是希望能夠達到這一個效果,亦正是透過這一點來告訴所有的合唱團員、合唱指揮們:要有追求更美好音樂的勇氣!譜是固定的,但是演唱的人是活的,如果不能夠透過原譜找出讓歌曲更好聽的方式,那麼再好的作品,便會因為限制而表現不出美好的價值,不是可惜了?當然,每一個演出團體來是要以原譜編曲的調性為基礎目標,盡力將音高、音色往這個目標努力,也許在未達到目標前可以以移調為方式,但是日積月累的努力必然能夠達到目標。這也是另一種追求更美好音樂的勇氣!

自選曲的選擇相對的比指定曲困難許多。指定曲是有範圍限制的,而自選曲沒有,因此在挑選曲目上便需要更加的認真仔細,如何挑選適合團員程度及音色表現的曲子,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有些參賽的合唱團各聲部的音色落差較大,在選擇曲子的時候,就要考慮到如何能夠讓好的聲音多表現,適當的掩飾較為不好表現的部分。還有一點是盡量不要挑選超過合唱團程度能夠掌握的歌曲,聲音的進步是必須循序漸進的,選擇適合程度的歌曲,能夠讓團員表現起來更加有信心;比現有程度偏難一點的曲子也可以,讓團員有進步的方向,當然,需要練習的時間就必須更長。另外,已經擁有較高程度技巧的合唱團,當然要以更艱難的曲目為目標努力,別只是選擇了較為簡單的曲目浪費已經訓練過的成績。

‧聲音訓練
聲音訓練是合唱團的基本功,合唱團給人什麼樣的印象或評價,絕大部分來自於唱出的聲音。在過去的經驗中,校內以及畢業後延伸成為校友合唱團的團體聲音訓練一向比較紮實,因為由學校開始至校友團成立,均邀請專業的合唱指揮做循序漸進的訓練,並且有較長的累積時間(這一點以北部學校合唱團尤其明顯),因此聲音的程度較好。而一般社會團體,除非以專業舞台為目標,大部分的合唱團在聲音訓練上的時間有限,指揮對詮釋的要求多於對聲音的要求,因此會容易有訓練不足的聲音出現。

但是今年的比賽中,有一些社會、社區團體的表現,實在是令人意料之外的出色,在聲音的訓練上,可以聽得出是努力後的成績,在音質的表現、聲部的融合上,都會讓人迅速豎起耳朵,願意用更多心思去聽聽他們的詮釋。尤其是婦女合唱團,一向因為天生音質未被好好開發,會讓人對於其高聲部的高音表現感到緊張,也不易聽到低聲部厚實的音色,歌曲的深度及廣度連帶的受到牽連影響。但是今年有幾個來自中部的婦女合唱團,真的讓人印象深刻,也許練習還未臻完美,但是聽得出在聲音上所下的苦心,也許今年沒有名次獎勵,但是這些合唱團都非常值得期待,在經過更長的時間找到適合的練習方法後,必定能夠有更好的表現。

‧詮釋
歌曲詮釋是與聲音訓練有同等地位的部分。樂曲的強、弱,線條的長、短,音量的大、小,音質的厚、薄,除了聲音為根基之外,決定了樂曲表現的內涵。有些合唱團員會認為,詮釋是指揮的工作,這是不盡然的。指揮當然是要做到了解歌曲譜面上音樂及詞意的內容,但是終究還是要與團員相互共鳴,才能夠完整的表達歌曲的意境,並不是只以指揮怎麼感覺詮釋為唯一標準,而是在忠實的表達譜面記號的過程中,指揮與團員對於歌曲相互激盪所產生出來的。這也是合唱音樂最吸引人的一點,必定要相互合作,互相共鳴,才能產生「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效果。

一些大家都熟悉的歌曲,在詮釋上來說通常很難有什麼新的變革,但是依據不同的編曲手法所呈現的曲趣,其實仍舊有很大的發揮空間,三拍子與四拍子所帶來的歌曲風格必然不同,不同拍子的長短變化、切分音的使用,也會讓熟悉的歌曲有不同的感覺,能夠自然清楚的將這些表現出來,自然曲子的趣味性便出現,再加上對歌詞內容的掌握,語言的咬字韻律使用方法正確,一首歌曲由不同的合唱團來表現,就會有完全不同的風味。而這些,都並不只有指揮一個人需要做功課,而是每一個唱出音符與歌詞的合唱團員們必須一起努力才行的。

‧指揮
金嗓獎的比賽中,合唱團的指揮程度等級的落差其實蠻大。我們可以發現有目前在合唱界中已佔有一席之地的專業指揮,也有學校團體的學生指揮,這樣專業與業餘同好的差別,對於音樂的要求及注意的方向必然有所不同!這些不同從對合唱團聲音的訓練、氣息的使用、咬字、到對音樂線條的要求,可以聽出來,另一個,就是指揮的肢體跟手型。

音樂開始於指揮也結束於指揮。從指揮抬起手來,便開啟了音樂的序幕。最基本的速度控制,呼吸、強弱、聲部的平衡,到更入門的音樂線條、表情轉換,一直到合唱團在面對不同場地限制時要如何調整歌曲的強弱、速度,都是指揮在做整合提示。在金嗓獎的比賽中,有些非專業的指揮表現,越來越好,連帶著合唱團的表現,也會顯得更有自信與穩定。不過,在合唱指揮的訓練與培養上,也的確需要更多的幫助。如果能夠在資訊流通的北部以外,中南部的合唱指揮們也能透過更多相關的管道,讓對合唱指揮有興趣及有能力的人,得到專業的培訓與幫助,讓這些指揮在受過更好的訓練後回到合唱團裡,幫助合唱團員訓練聲音、還有基礎樂理部分,不只單純的唱歌,並且能夠對合唱教育做紮根的動作,我們相信,台灣的合唱團必然能夠越來越成熟穩定。

‧鋼琴伴奏
如果說指揮是合唱團的靈魂人物,那麼伴奏就該是個不可或缺的配角。在今年的比賽當中,有幾位伴奏的表現,的確恰如其分的表現出紅花綠葉的效果。在很多合唱團中,伴奏往往只被當成校正音準的角色,這對「伴奏」而言,實在是太過於大才小用。如果伴奏本身也只把自己放在音準校正的位置,那麼實在是個不負責任的伴奏。若是指揮也連帶了忽略的伴奏的存在,那個這個團的損失就非常大了!

伴奏除了給合唱團員一個音高的基準之外,其實還扮演了多重的角色,樂曲的前奏,常常是由指揮起拍,讓琴音來拉開序幕,這時候的旋律,便決定了接下來歌曲的味道,並且讓團員在速度快慢、愉悅或悲傷,都可以有一個前導的依據,在樂曲進行當中,伴奏也常常有烘托歌曲與人聲的功能,總而言之,一個恰如其分的伴奏,不會搶去合唱團與指揮的風采,卻又會讓人注意到伴奏的存在。對音樂的詮釋必然有加分的效果。

其實,一個好伴奏的定義還不只是能夠彈出有加分效果的樂曲,對於許多指揮而言,一個好的伴奏,必須是能夠在練唱的過程中,協助指揮給予團員音準的幫助。乍聽之下似乎不難,但是在實際練習的過程中,這還真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要隨時留心團員的程度及需要,也要跟上指揮帶團的腳步,在越短的時間給出正確的音高或是馬上彈出對味的琴聲,在練唱的效率上真的有極佳的幫助!

所以,請團員們不要只是把伴奏當成音高校準的工具,也請指揮們多給予伴奏表現的空間,更希望所有的合唱團伴奏們能夠對自己有更高的期許,在技巧的精進外,亦能夠在團員與指揮之間做一道絕佳的橋樑。聆聽過許多合唱音樂會的我,在國內還真的非常難得能發現這樣的伴奏存在,但在一些國外合唱團偶爾會發現「恰如其分」的伴奏。這次的比賽有幾位伴奏也可以聽得出有這樣的潛力,希望未來台灣合唱界的伴奏們,也能夠擁有動人的風采。

以下兩點算是音樂以外的題外話:

‧肢體表演
一些合唱音樂的表演者在近幾年來努力的要打破合唱團只能夠「直挺挺」站著表演的窠臼,希望能夠藉由更豐富的伴奏樂器、肢體語言、舞台走位來為歌曲增添風貌,然而,要讓合唱團「動」起來,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除了害羞之外,沒有經過編排及訓練的動作,不一定會讓歌曲有加分的效果,若是過於疏忽,有可能連歌曲的基本都被打亂了。

我在參與一些團體表演的音樂與肢體整合過程中得到過不少的經驗:大部分的合唱團員都很害羞,但是舞台的表演不只不能害羞,還得要盡量放開。要怎麼樣讓「從來不動」的合唱團員轉化到能夠「自然的動」?要有多方面的配合。比如說:設計的動作不能太複雜、要能合於歌曲的拍子及味道,這樣隨著音樂動起來的時候,就會自然容易一些,然後要更進一步的讓動作達到精準。手的高度?腳要怎麼移動?方向在哪裡?有些動作人一多就不適合放上台,但是也有些動作必定要人多做了才好看,怎麼拿捏之間的分寸?就是用眼睛仔細的確認,更重要的,需要學習及經驗做累積。

‧服裝造型
對每一個表演者而言,上台的服裝造型的確是表演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服裝造型可以代表團體的精神,也可以讓台下的觀眾對合唱團有一些畫面上的認識。大家越來越意識到「服裝造型也是上台的一部份」之後,就不大容易看到合唱團員只有白衣黑裙的單純打扮,男團員的服裝不大容易有太多樣的變化,西裝與唐裝是目前最容易看到的兩類,而女團員的服裝可就是花樣繁多,甚或還有全套的耳環項鍊搭配,這會讓人感覺到團體對於上台表演的用心,的確是值得為用心而鼓勵。但是我還想提一些不同的想法供大家參考。

合唱團員的服裝,第一要務必然是要讓團員能夠在台上舒服又自然的唱歌,甚至是要能夠在需要活動的時候也能夠不受服裝阻礙,因此過於緊繃、合身的服裝,反而會增加團員的負擔,太高跟的鞋子會讓腳比較不容易放鬆,甚至讓下半身緊繃而無法用力,因此鞋子的舒適度也的確非常重要。

另外一個意見則是以觀眾的立場來說,漂亮的服裝的確會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但是過於華麗的服裝,則會搶去音樂的風采。剪裁單純的素色服飾,搭配珍珠類不反光寶石的配件,會讓整體看起來優雅又大方,而太多亮晶晶的配件,在舞台燈光的反射下,真的會讓觀眾「目眩神迷」。其他像是裙子的長度必須蓋過腳尖,不穿露腳指的涼鞋上台,則是舞台的基本禮貌了。

在這一次所有的參賽隊伍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社區合唱團」,這是一個由原住民婦女組成的合唱團,從她們上台的服裝便可以看出極為強烈的原住民色彩,頭上是純潔的百合,傳統的服裝上綴有許多的小鈴鐺,走動的時候有陣陣清脆鈴鐺的聲音,在一出場及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開口唱歌後更是讓人印象深刻,是原住民才擁有的嗓音,尤其當她們詮釋山海歡唱的時候,那樣的嗓音真是貼切極了!在比賽中得到優等的成績,的確是實至名歸的。

這一次觀看了金嗓獎比賽之後,最大的感動在於發現了有許多合唱團體在各處為合唱音樂而努力,不管是在學生、畢業校友、公司團體、社區芳鄰,還有許多媽媽們,都可以在短短的比賽過程當中看到大家的用心跟對合唱音樂的熱愛,還有在台下大家互相鼓勵的互動過程,也是合唱團特有的溫暖文化。當一個合唱團員,最快樂的事情便是:只要有同伴一起,以自己的身體為樂器,就能享受合聲音樂之美。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單位出來舉辦合唱相關比賽,並希望能夠有更多來自各地的合唱團體出來參與比賽,透過比賽精進合唱的技巧,並且讓團與團能夠有更多互相觀摩交流的機會,向更深更廣的面向來推廣合唱活動。

 

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