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合唱知識家> 知識文摘

2003年ACDA年會參訪紀遊

作者: Albert  發表日期: 2003-02-21

 

前言

在人類社會乃至於群居性的生物之中,資訊的流通與交換是促進個體、組織乃至於群體叢集進步相當重要的原動力。尤其到了人類的現代世紀,我們依舊可以觀察到各式各樣的網路蒐集管道與社群組織在蓬勃地發展著。故且不論目的與效益是否真的朝向正向發展,但由此看來知識與資訊的接觸、流通、整理與交換對於求知若渴的現代人是益發重要的。

由以上的觀點來觀察國際的合唱音樂脈動,便不會驚訝於網路上可輕易搜尋到種類與數量如此多樣的比賽與音樂節甚或年會在各地舉辦;有些活動的人員團體參與度及歷史發展還具有相當的規模。參加過這樣的活動,對於眼界的開啟是具有一定程度啟發的作用。

為了能夠進一步瞭解其他地域的合唱生態,以及對於目前合唱發展潮流與資訊的掌握,台灣合唱音樂中心每年都會參與世界各地重要的合唱活動。因此在今年的2月12日到15日,我們也不例外地參與了今年(2003)在美國紐約舉辦的美國合唱指揮協會(American Choral Directors Association; ACDA)全國總年會。希望能夠藉由這個活動的觀察帶回一些心得,為國內的合唱文化推動帶來一些新的思考。

年會活動

本次年會的活動地點是位在紐約曼哈頓市區中央偏南相坯鄰的Hilton與Sheraton飯店。時間是從2003年的2月12日到15日,共計4天。活動內容可分類為講座、音樂會、賣場展覽三大類別,另外還有新歌讀譜會、ACDA下轄的各式委員會議(Committee)以及學生指揮比賽等活動。根據非正式的統計,本次年會光是非演出的參與者就達五千人之譜。為了能夠讓如此龐大的人潮流通順暢,大會將所有的參與者分為3組,讓每一組參與的各類活動錯開。因此在同一個時間之內,各種類型不同的活動便於各自合宜的場合進行。每一個活動種類還有不一樣的內容,如同一個時間的講座還開了幾個不同的議題,而演出也有好幾個演出團體,參與者都可以針對自己的需求自由選擇參加的場次。

筆者就4天參與的心得大略分類,做一個概略介紹:

課程(instrest sessions)

課程的講座全都在兩棟飯店大樓的會議廳舉辦,所有的活動內容都是針對參與者的需求;在大會的秩序冊中,這個部分稱之為instrest sessions。這些課程的主講者背景不一,有來自美國各地各種學有專精的教授及老師;或是學識經驗豐富的合唱指揮或是音樂工作者,針對不同範圍及程度的合唱團指揮訂定講座主題進行介紹、研討。

由於講座進行時間只安排了兩天,為了讓數量豐富的講座主題能順利進行,主辦單位將其區分為4個時段,一天兩個時段,每一個時段一個小時。同時段中都會有4-5個主題在不同的會議廳進行。這些講座的主題相當寬廣,從兒童到成人,從同聲到混聲,再由早期音樂到晚近的現代音樂都有涉獵。除此之外還有如某些地區(不止於美國境內)、少數民族的合唱發展;或是具有心理諮詢色彩的視聽測驗(Audition)或演出前的壓力釋放;或是具實用性質的演出前效率採排等。

除了主題多樣性之外,每一個講座主講者的講授形式也大有不同,有些是幾個大頭頭坐在前面採座談方式;也有單人主講搭配Power Point 的方式;甚至還有會議室內就直接架設站臺、反響板、鋼琴,讓合唱團上台做示範演出,再由專人針對主題邊演出邊做解說。雖然這些主題豐富多元,但也不是場場皆受歡迎。由於每個場次都是自由選擇參與,因此不難察覺每場講座受歡迎程度不一。有些大受歡迎,會議室內水洩不通,座位不夠還有人坐在地上聽課;有些人數相當稀落,但即便如此,主講者與聽講者還是會有相當不錯的互動。不論如何,每一個主題的提出都是代表著該主題的範圍被重視與關注,其實每一個主題也都有一至二位的委員在主持。美利堅地大物博的人文風貌,由此可見一斑。

展場(Exhibits)

進到展場的感覺宛如到台北世貿看展一般。整個會場以合唱為主題的氣氛可說相當濃厚而且攤位數量亦是龐大,展場面積一共有3個層樓,相關的產業羅列其中,令人讚嘆美國合唱文化市場的蓬勃發展。包含有聲影像、文字、譜務的出版,旅遊公司,合唱團,音樂節,比賽,推展協會,數位教學工具軟體,教育單位,譜務保管,服裝,演唱設備如站台、樂器、甚至錄音工作室一應俱全。

和講座一樣,每個攤位受歡迎程度也是不同,影音產品及譜務出版的攤位最受大家歡迎(看來大家都喜歡唱新歌與聽新歌)。而具服務業色彩的旅遊公司攤位也不少,服務人員都相當親切和善,不像台灣展場內的攤位業務那麼咄咄逼人,這難道也是因為國情背景不同而造成的差異嗎?

音樂會(Concert sessions)

音樂會演出也是本年會相當重要的內容之一。由於主要的活動場地(兩棟大樓)並不適宜做演出,因此大會在會場的鄰近地區挑選了合適的音樂廳(如卡內基廳與林肯中心的Avery Fisher Hall)與教堂(如St. Patrick Cathedral 與位於Columbia大學旁的的Riverside Church)讓合唱團表演。與講座相較而言,每天都有數場的音樂會數量是更加驚人的。參與演出的有各種類型來自不同地區的團體,除了美國本土之外,還有遠從其他大洲來的如瑞典、中國、甚至愛沙尼亞(Estonia)等國家的合唱團。演出團體的成員背景亦相當多元,中小學大學合唱團、各種成人團不一而足。另外,也有為了閉幕演出而籌組的Honor Choir。據說能夠獲得邀請上台的團體與團員都是經過挑選,因此能夠上台演出是相當榮耀的。

活動期間每天的上午下午晚上都各有一場音樂會,每場演出都有2小時,每個團體會根據不同的屬性特色被安排在不同的場地,就如St. Patrick Cathedral內的演出就是一場如彌撒宗教儀式的形式。根據筆者觀察,似乎越高檔的場地(如林肯中心)越容易欣賞到水準程度高的團體,但這也只是一個大概原則,基本上每一個場地的演出水平是好壞互見的。

所有的演出中,最為高檔且特殊的應屬於紐約愛樂與西敏音樂院合唱團聯手合作的白遼士安魂曲。今年是白遼士200週年誕辰,演奏此曲,格外具有意義。

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出
參加這樣規模龐大的活動,最讓人興奮的是可以聽到各式各樣不同種類的演出,表演場次的數量之豐富,令人嘆為觀止。筆者就其中幾場印象深刻的演出做一個概略的描述,與讀者做一個分享。

北京兒童合唱團
ACDA年會舉辦的演出雖然不少,但是本國團體比例占大多數,所以外國合唱團體在表演舞台上就顯得格外搶眼。其中之一就是來自中國的北京兒童合唱團。在秩序冊上指揮掛名是楊鴻年,但實際上負責演出的是他的兒子,技巧不錯。演出的小朋友在台上一字排開看起來相當沈穩,演唱的曲目編排頗具巧思,由易而難,但小朋友們唱來四平八穩,即使是編曲較難的歌曲也在指揮的掌控下收放自如,炫技成分相當重,因此舞台效果的呈現自然討喜。除了唱歌之外,那位年輕的指揮還在演出的後半段在台上說了一些話,向美國友人作自我介紹,很高興來到美國,並歡迎大家到中國參訪演出之類的友好致詞,並請了楊鴻年大師上台指了一首歌讓台上台下一起唱。在當時的氣氛看來,"中美之間的友誼"是相當熱絡且融洽的。

據說中國的合唱團只要到國外演出,都會做類似的"政令宣導"。這樣的作法以我們的眼光看來其實是有一些公關行銷的概念存在的。政治的部分不談,看看合唱團表現,北京兒童合唱團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於"精準"二字,樂句、音色、音準、動作….等全在指揮的掌控之中,無一不準。舞台演出元素相當簡單,但是每一個動作的加入都恰到好處,頗能掌握歌曲的精髓以及台下觀眾期待意料之外的心理。但是和同活動的其他同類型團體,或是筆者過去在國內聽過的兒童團相較,那一份小朋友唱歌的純真與可愛是感受不到的。雖說不同社會、文化造就人民不同個性觀念,但表現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所涵養出來的氣質應不僅止於此。也或許是筆者對於中國文化的瞭解還不夠深刻而有所誤解,希望以後能有機會多接觸內地的人事物。

紐約愛樂
這個紐約愛樂應該就是去年年中來台演出的紐約愛樂,全美五大交響樂團之一(紐約、費城、芝加哥、波士頓、克里夫蘭)。去年因為購票不及和剛剛開始工作之故,因此無法在台灣欣賞其演出,沒想到卻在ACDA年會裡卻是開幕音樂會一賭樂團風采,真是水到渠成的緣分啊。陳雲紅老師表示美國樂團樂句的細緻度與音質的厚度還是不比歐洲的樂團,但是據筆者聆聽,弦樂、木管靈巧、柔軟的音色,加上銅管得宜的力度變化,呈現出來的效果令人難忘。而人數眾多的合唱團音色純正,不會因為編制龐大而和聲混濁,在在都是國內不容易聽到的。當晚演出的曲目是白遼士(Hector Berlioz) 的安魂曲(Requiem),屬浪漫樂派的風格,編制龐大而且各聲部變化多端,讓平常不常欣賞管弦樂的筆者當天著著實實地上了一堂很豐富的音樂課。

Jazz in the City
有人說爵士樂是美國的古典音樂,這話說的一點都不錯,事實上這樣的樂風在美國本土有式微的傾向,因為不若50、60年代一般,有許多大師級的演奏家輩出做推廣,而現在的音樂工作者又百花齊放,各式樂風都有人獨擅勝場,因此就發展而言,美國的爵士樂是停滯的。

但是就生活文化而言,爵士樂是美國人文化的一部份,攤開陳置在街頭的免費音樂報(就好像我們的破報一般),大量的爵士樂演出羅列其中;音樂劇的演出,也不難察覺爵士樂的樂風隱含其中,甚至是在地鐵站中,你會很容易看見街頭藝人在演奏爵士樂…,聽美國人唱爵士樂的旋律,那種自然,彷彿沒有經過任何的學習與模仿一般。

ACDA的爵士演出是合唱團加樂團的形式,演出的現場位於Time Square附近的一家飯店的會議室(Ballroom)。上台演唱的團體有兩個,都是大學團,每位歌者手持一支有線麥克風(每團約8-10人),演唱的風格類似老牌的Jazz Choir 如New York Voices 或是The Manhattan Transfer 的風格,熱鬧的節奏,華麗無比的solo炫技,還有豐富的和聲,將近兩個鍾頭的演出並沒有冷場的機會。場地的音響不算高檔,但是整個音域調校的平衡度很均衡,不會有刺耳的高音或是震耳欲聾的鼓粒聲。以往在家聽唱片,對於這樣的音樂並不會特別感動,但是看過現場後才發現,Live的魅力在於親身體驗視覺與聽覺交織而成的氛圍。不知道回台灣後還能不能再看到這麼精采的演出?

St. Patrick Cathedral的宗教彌撒
St. Patrick Cathedral是一棟十分古老的建築,是由19世紀的愛爾蘭移民所建立,在紐約城裡是一座相當巍峨具特色的古蹟,座落在現代感十足且精品叢集的第五大道(5th Ave.)上,絲毫不會顯得落伍與突兀,這也許是老美在做都市規劃與建築設計時特別注意到與周邊環境搭配的環節吧。

本場演出的主題是"Vespers of Light",本以為是一場純粹的演出,沒想到竟然是一場宗教儀式的進行,教堂內粗估有兩千多個座位,當天有一半多的人在裡面。演出的形式有台上與台下的輪流禱告吟唱,形式相當的特別。歌曲難度不算太高,但是特殊的地方在於教堂內相當奇妙的殘響效果,以及台下大家一起唱歌的奇妙感覺,在管風琴的伴奏的烘托下,即便沒有宗教信仰也會感念上帝的偉大,心情不自覺得也跟著虔誠起來。

光頭佬Bob Chilcott的指揮
還記得前一陣子的"合唱!合唱!"電子報裡,陳雲紅老師介紹過的光頭指揮Bob chilcott(詳見"英國合唱指揮新秀Bob chilcott")嗎?本次的年會亦請到他來指揮其中的一個Honor Choir 做閉幕演出。看Chilcott 的指揮有一種很特殊的感受,那就是絲毫沒有在 "做指揮" 的感覺。一般我們在合奏性質的演奏團體中,站在台前的指揮是在傳達散發 "音樂是從我出發" 的訊息,但Chilcott不然,他的舞台氣質帶有強烈的引導意味,希望與他同台的歌者能夠與他一同做音樂演出,儘管他的拍點動作很大,但是散發出來的音樂是相當迷人的。表演只到一半就搏得台下全場起立鼓掌致敬。只是臨時組成的Honor Choir就有如此魅力,不禁更令人期待他所帶的專屬的團會有甚麼樣精采的表現。

個人心得兼結語
總歸四天的活動,看到了很多,也感受了許多以往在國內沒有的經驗,雖然說這不是規模最龐大的內容最豐富的國際合唱活動,但是那樣的場面還是相當令人印象深刻的,有一點點小小的心得,敘述如下:

雖然一般人都認為美國文化不若歐洲精緻,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有相當程度的藝文活動比重。普羅大眾對於藝文活動的支持只能以 "稀鬆平常" 來形容,欣賞演出不是去捧人場,而是生活的一部份,而各種價位的演出也大量的被舉辦,單位從學校到教堂與專業的展演場地,如此氛圍焉能不產生素養深厚的人文環境?

此外,台下欣賞演出,也一定會去支持台上的表演者,無論好壞一定給予熱烈的掌聲,全場演出完畢必定起立致意,台灣的觀眾雖然也熱情,但也僅止於 "精采的演出"。雖然筆者不了解這樣的意含所來為何,但對於美國人民寬闊的胸襟與無比的支持是深感佩服的。

而初到ACDA的展場,會有 "到世貿會展" 的錯覺,一堆各式各樣展場攤位令人眼花撩亂,從教育體系到商業範疇應有盡有。這樣的現象背後值得探討的地方在於外國文化體系有幾個相關產業的相互支持發展,讓彼此的成長能夠更加蓬勃。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快速流通的資訊與原創文化的滋長,其中若干還以商業化的面貌在進行著(如音樂節以旅遊公司的形式在經營),而大家最需要的曲譜也有不斷的新作由出版商推出上市,版權的問題與供需之間的平衡應該不是太大的問題。

紐約一行除了四天的ACDA的年會活動外,還去看過不少地方;如逛比萬客隆還要大的mall,去觀賞在台灣十分有名的劇場打擊樂演出Stomp(http://www.stomponline.com/),去逛大都會博物館(http://www.metmuseum.org/),還坐了很多趟舊舊的紐約地鐵,參觀了不少古老的教堂以及到中央公園結冰的湖面上去散步…..等,許許多多的感受是迥異於台北的。感謝一路上促成每一段歷程的的每一個人,包括合唱中心的兩位老師、初到紐約接待我們的黃大哥一家人、同行的家瑋,以及在好幾次在地鐵主動為我們指路的熱心乘客。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非常難以忘懷的經驗。

紐約的迷人,需要自己親身去驗證,希望以後還能有這樣的機會。

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