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義工行列> 義工故事

義工故事

一個事業 兩個志業為自己的生活態度~陳鳳文
2010-07-07
陳鳳文常笑稱自己目前過著「一個事業,兩個志業」的生活型態。其中「一個事業」是一九八0年於台灣成立的曦爵CJCHT 國際有限公司,是由陳鳳文與前夫共同創辦,一九八五及一九八七年分別進入香港和中國市場,目前在台灣、紐約、香港、上海、福建莆田、浙江溫州及深圳都有據點。
「CJCHT 」這五個英文字其實代表了五個涵義,C代表陳鳳文,J代表一位對她的事業起關鍵性作用的美國老先生,CHT 則分別代表中國、香港及台灣。二000年及二00八年,曦爵兩度獲得全球最大的零售商Wal-Mart 全球年度最佳鞋類供應商榮譽,二00五年也成為義大利名牌Fendi 在亞洲的第一家供應商。
 
公益與藝文贊助
她說「我深刻體會到,當上天在安排一個事情時,並不是你自己能計劃得到的。」就如同愛唱歌以及篤信天主教的陳鳳文,怎麼也想不到在中年以後,會投注那麼多的心力和時間在台灣的音樂教育上,也想不到自己只是單純地想幫忙神父熟悉中國的公益領域,成為中國麻瘋病協會的義工。
陳鳳文(2007年~2009年)擔任「台北市新合唱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贊助「台北市新合唱文化藝術基金會」,也就是「台灣合唱音樂中心」,希望透過音樂的傳播,讓社會更美好。
當2009年春天,台灣合唱音樂中心在西門町紅樓舉辦的「春唱」音樂會,由台灣本地的A Cappella 團隊聯合演出,開場之後,等候入場的隊伍已經排到外頭的大馬路上,還有許多青少年排隊等補位,而等補位的隊伍竟由紅樓一直延伸到捷運站裡面,讓陳鳳文看了很感動,她最常提醒年輕人這句話「遠方的夢想,從事業到志業」,對人生的規劃不要太過於功利。「每件事你都要去想,之後會是什麼,想好了,再來決定你現在該做些什麼?比方說,如果你還年輕,你現在就要準備六十歲時要做的事情。愈早開始,愈容易早日達成目標。」
「前一陣子我突然想起,自己現在想做的事情,不就是剛畢業時自己曾經發出的念頭嗎?還記得那是在基隆暖暖天主堂門口,當時我正在跟教友聊天,就講到我希望自己到了晚年,可以把一半的時間奉獻給教會,一半的時間奉獻給音樂。多少年來,我並沒有把這個念頭刻意當成每天必修的功課,但我相信它是種在人的意念裡,這個意念會引導你選擇你想要的方向,例如時間的運用、對象的選擇等等。」
同時陳鳳文也鼓勵下屬的工廠幹部與公司員工,逢年過節和她一起到麻瘋村去探望這些病人。因為一個溫暖的關懷和擁抱,陳鳳文也邀請身邊的員工和朋友們,一起認養麻瘋村的學童,使每個孩子都有上學的機會。有些偏遠地區沒有學校,他們就和中國麻瘋協會一起蓋學校,邀請老師到山上去教書,讓痲瘋病人,能夠有健康的下一代,有接受教育的機會,不會變成文盲。對於麻瘋病患的關懷,除了捐錢,她也捐鞋、捐義肢,並且請醫師到麻瘋病的村落為病患安裝。她希望大家不要把她視為「有錢人」,而是「有心人」。
她說「人不一定要找很大、很遠的事情來做,有時候身邊的事情你若使得上力,那就是最適合你做的事情。以我贊助合唱團為例,我也不知道能贊助多久,當時我就是知道了這個事情,覺得不能不管,事情就這麼自然地發生了,我認為那是我該做的就去做,至於結果如何,倒不必太過於在乎。」
她常買書放在公司也因在母親的帶領下認識了基督,成為天主教徒。虔誠的她說道德蘭修女在《德蘭修女:來作我的光-加爾各答聖人的私人書札》這書中呈現,即使她已被封為聖人,但她也有很茫然、很沮喪、很無助、很矛盾,甚至不受外界接納的時刻,我很有興趣讀一讀。沒有一件事情一開始就會是很順利的,一定得經過淬鍊才會展現它的價值,但是要經過什麼樣的淬鍊,這並不是自己可以選擇的,而是自然發生。」
這一輩子有兩件事情讓她覺得最幸福,一是母親帶她認識了基督,二是上天賜予她欣賞音樂的能力。「付出比接受來得更幸福」,不論是事業或志業,陳鳳文不但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更透過分享與影響,讓更多的人得到幸福。
(陳鳳文女士同時也是TCMC贊助者)
 
陳鳳文檔案
逢甲大學財稅系、高雄女中畢、上海交通大學高階企業管理碩士、2007~2009年台灣合唱中心董事長、現職曦爵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維也納大師班亞洲區首席顧問
 
摘錄自天下遠見“幸福力”(因篇幅有限與資料更新無法全文刊登 詳文請見http://www.tcmc.org.tw/pages/clare.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