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練習節奏型音樂 Rhythmic Music -2

 continue...

III. Dynamics

l   節奏型的音樂一樣有樂句,在處理樂句時一樣要有動態!

l   漸強漸弱是最基本的動態表情。

l   除了一句要有漸強漸弱以外,一個音也可以漸強漸弱,可以參考 messa di voce 這個專業術語,是起於文藝復興時期到巴洛克常用的歌唱方法,其實為了適當的聲音表情,現代人也常用(我就常用)。

l   長音一定要有動態,否則就很呆板,通常就是漸強漸弱。

l   一般四句的歌就是:起承轉合,最常用的是 p – mp – mf – p

l   聲音的強弱動態再搭配音色的亮暗,基本上就足以詮釋一首歌,若再加上速度或節奏或groove的變化,那技術上就趨近完美了,這些技術只是詮釋音樂的方法,音樂,最主要還是要用“”來唱出的!

 

3. 何謂 Groove ?

I. 什麼是 Groove or groovy or grooving ?

l   在物理特性上,Groove 是指一個凹槽或溝槽。

l   在音樂上,Groove 是指一種節奏的律動感,會讓身體跟著擺動,通常節奏組合(Rhythm Section) 是形成groove的核心。

l   節奏組合通常是:鼓、倍低音、鋼琴或吉他。對人聲樂團而言通常就是 VP + Bass,但和聲部也可能加入。

l   Groove 是音樂團體中每一個人都要一起成就的,每位手都要在同一個 groove裏一起律動!

l   前面有提過,要有 groove 就是要在拍子上做出不同的重音或長短,以 swing 作例子就是除了要把連續八分音符(通常是這樣)唱成三連音以外,第三顆音還要稍強,第一顆音到第三顆音之間的連續性還要一點漸強的動態,還要有 lay back 的感覺…… 等等。所以還是用聽的來學比較快,盡量模仿大師的唱法。

II. 大拍(macro beats)與小拍(micro beats)

l   在音樂中,整體的律動或說脈動(pulse)是 macro beats

l   而每個小的樂句中節奏的起伏就要靠 micro beats的變化來達成。

l   大拍小拍都是形成groove的元素,Ballad通常是2-beat groovehiphop就是16-beat groove.

l   爵士裡的 half-time double-time 就是改變 groove的大拍。

III. 16分音符的重要性

l   4/4拍的標準小節為例,如果每個拍都拆分成四個十六分音符,那麼一個小節就會有16個位置可以放置音符或休止符。

l   為了具體計算一個小節中16beats的所有可能節奏變化及重音變化,我們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n   音符的長度: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n   休止符的使用:在哪些位置放置休止符也會影響節奏的感覺。

n   強拍和弱拍的分佈:在不同的拍上放置強調或不強調的音符會創造出不同的groove組合。

l   如果考慮所有可能的組合(包括不同的音符長度和休止符),那麼這一小節的節奏理論上的變化數量是非常巨大的。請 DeepSeek AI 幫忙算的結果為7,602,176 種節奏的變化,還不含groove(輕重音的變項)喔!再加上重音變化得到的結果是:

45,949,729,863,572,161 grooves 的天文數字(45萬兆)!!!

 

l   實際上,這個數量是如此之大,但是,這也正是音樂創作中節奏變化豐富多彩的原因之一。音樂家通過實驗和創新,不斷探索新的節奏組合,使得每一首歌曲都有其獨特的節奏特色及Groove

 

IV. Ghost Notes

l   在八分音符 swing 的音樂裡,原來的歌詞是 du   du da 可能會寫成: du dn  du da  通常 dn 就是一個 ghost note,為了增加 swing 的感覺,就是盡量形成連續八分音符比較好做 swing

l   在流行音樂裡常有用到 ghost notes,就是為了增加 groove而多加入的小音符。Bass是一個非常重視 grooving 的聲部,所以就常常會用 ghost note來加強律動感:

l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