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萬里路,聽萬首歌─談國際音樂旅遊

行萬里路,聽萬首歌─談國際音樂旅遊

國際性的音樂旅遊不但讓合唱團員磨練他們的表演技術,更是學習新的政治、社會和文化環境的時候。

"旅遊的力量可以開放我的眼睛和心靈,尤其是在一個團體裡﹐而且當他們必須遇到其他的個體、團體,和整個世界。"這是一位最近參與英國北威爾斯 Llangollan國際合唱大賽的一個台灣的大學合唱團員發自內心的感想。 國際的音樂旅遊可以接觸新的和不同政治上的﹐社會上的以及地理和文化的環境。 而且,這些學生吸收了這些知識環境而且應用他們的經驗到自己的表演節目和表現上。 這篇文章包括國際的音樂旅遊的有益的探索,一些支援這些的研究討論,和組織一個國外的音樂旅遊對音樂老師們的建議。

對學生教育上的利益
蘇格拉底相信教育的過程是比到拿到文憑來得更重要。 為這目的,國際的旅遊-一種經驗類型的學問-是藉由提供附加的表演經驗,加強他們的獨立性,增加他們對不同社會和文化的理解,和增加他們的自信的教育。 依照Michael Laubscher ﹐賓州州立大學教育規劃的學者所做的研究,當一位學生拜訪一個外國的國家時會自然地引起在本國與外國文化之間的比較,同時,會加強學生的個別認同。 此外﹐Laubscher 確信在旅遊上發生意想不到的狀況會給予學生下決定的力量和稍後反映可以解決類似的問題的經驗。

Virginia Witucke,在北伊利諾州大學的圖書館員和先前的教師,說明這些經驗幫助學生發展價值,承諾,社會的敏感度和學習動機。

依照 G. Jernstedt,在達特茅斯學院的心理學的副教授認為,由於新材料的挑戰會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比消極的讓學生背誦和記憶學過的東西要強多了。

Conrad 和 Diane Hedin,在明尼蘇達州的大學教師在他們的研究文章中顯示國際的旅遊帶給參加者的心理的﹐社會的﹐和智力的發展上的一種肯定的衝擊事實。 研究也指出這些在教室外面的教學所得到的經驗會比在一間教室中所學的更能提昇他們對老師的尊敬,增加他們的同事對他們的賞識。
依照 Jed Williamson 的經驗,在新罕布夏州的大學教育的教授,分享經歷和學問使學生有被激勵的感覺。 鼓吹國際旅遊經驗利益的美國的哲學家和教育家約翰杜威 Dewey 的最有說服力的一句話就是:"一盎司的經驗比一噸的理論還好,就是因為有了經驗,理論方面才有其重要性和意義。"

音樂家的成長必須經由在新的舞台表演中和新的聽眾們接觸,接受挑戰。然而,對於許多年輕的音樂家或學生,國際的旅行機會是不容易的或是無法負擔的。父母、老師和社區因此應該給他們的孩子機會,尋求方法提供他們有價值的經驗而又仍然是可負擔得起的。

使學校中喜歡音樂的學生熟悉音樂和表演練習,美國音樂學校或國家的協會組織和他們的課程標準中已採用一種標準:在一個音樂主修學士的學位計畫中,一定要熟悉其他的文化而不只是西方歐洲的音樂需求。 重點之一就是在要"理解各種不同的音樂文化和歷史。" 國家的音樂教育標準也有 "音樂要有不同的曲目" 的項目要求。

對社區社會上的利益
學校和社區經過這些旅遊可以產生的巨大利益。國際友誼可以做為將來的交換-音樂的和非音樂的-其中學生、指導者、團體、管理人、音樂事業和社區,這些機會均可來自一些國際的旅遊的機會。 交換能把重心集中在學習、研究、表演,或只是旅行。但更可以是事業、生意上的前導,先去了解各國的人、事、物,經過交談、了解、交朋友。在國際的商展上大家都是談生意,若都是合唱團員,關係就不一樣了。-可能性是永無止境的。外國的主辦人,也是藉由觀察增益對他們客人的文化洞察,不只有欣賞音樂,甚至衣服、表達、幽默、禮節、怪癖、肢體語言、和品味。當他們對一個國家的社區產生興趣,主辦團體是有可能組織一個互惠的旅遊訪問甚至結盟,這,又牽扯到國民外交的問題上了。

對音樂教育者的利益
依照奧勒岡州的大學 Dennis Pataniczek 和Carol Johansen 的說法,這些經驗的學習也為老師產生較多的研究機會。一位台灣的大學合唱團指揮就是因為參加了一個國際合唱研討會時觀摩到瑞典的一個合唱團的表演型式,回國以後便致力於更多樣化且提昇藝術水準的舞台表現。這種例子不勝枚舉。當然,出國考察似乎是各行各業必然的行為,可是以合唱而言,歐洲是起源地,去一趟歐洲取經似乎是無法避免的。任何一個小鎮都可能讓我們驚喜的尋覓到合唱歷史的蛛絲馬跡。一個不出名的小團體也都可能讓我們體會和聲之美,因為那已是它們血液裏的東西,他們的耳朵裏早在孩提時代就習於教堂人聲的融合,唱合唱要和,那是當然的事。台灣的合唱指揮應該多帶領合唱團去參加國際合唱的節慶或比賽,不但指揮本人將學習得許多經驗及知識,合唱團員們也會被激勵而更加努力以赴,對於團體的向心力及音樂上的成長都是絕對正面的。

主辦國的選擇:
〝要去那裡?〞這是一個最被關心的問題。台灣的團體出國到美、加、歐洲,還是澳洲、東南亞,除了唱歌、交流、學習之外,不外乎還是要觀光一番,其實這也都是學習的一部份,〝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古有名訓。

通常來說,美加地區的合唱節比較本土,也就是說 看到別的國家團隊的數目不會太多,文化上的差異也較小,這當然也和我們的西化(或說美國化)程度有關,大部份去參加的團隊也都是美國本土的隊伍,且大多是學生隊,就像前面的文章所說,這本是他們教育的一環。

要去歐洲旅費較貴,但合唱節多到無法數清,大大小小,全年都有,大到有60個國家,400個團體、20000個團員,小到只接受6到8個團體的合唱節,但辦得溫馨感人的也都有。筆者現在所說的都是國際性的合唱節或比賽,許多只提供他們本國或地域性的團體的合唱節不算在內。

南美洲的合唱風氣挺盛,巴西、委內瑞拉、阿根廷都有規模不小的合唱節,以色列每年也有幾個重要的合唱節,南非共和國最近幾年在國際場合上也都不缺席,自己也辦合唱節。亞洲則在日本、韓國、新加坡、大陸,澳洲都有不錯的合唱節,台灣其實也有愛樂文教基金會和綠淨音樂工作坊辦國際性的合唱節,但對我們而言不算出國,也就不是這篇文章所提的重點啦!

國際合唱節的分類:
‧純觀摩類:就是完全沒有任何競賽項目,大家唱自己的歌、或大家一起唱某些先選好的歌,當然也都會有一些城鄉的活動。有的會要求穿民族傳統的服裝,甚至希望有舞蹈配合的。這類的合唱節通常很溫馨,當地人都會很友善,加上Home Stay 的住宿方式的話就更能與當地人融成一片,離開時一定有人會哭。

‧純比賽類:其實比賽(Competition 或Contest)和節日(Festival)從英文上很容易判別,只是有的Festival中也含有比賽就是了。

比賽通常會分組,有的多到25組,少到只有一、兩組的也有。有的也會有一個最受歡迎獎,是由參與的聽眾票選出來的。獎金不會太高(以台灣的水準來看),有的也只有金、銀、銅牌,沒有獎金的。國際性的比賽,裁判也通常是來自各國。有的有指定曲,有的是指定範圍(如某時期的作品)這也是要注意的。

雖然是純比賽,其實也可以抱著觀摩的心態去參加,通常參加比賽的隊伍程度較好,可能會看到比較多的好團,如果目標是志在參與觀摩,心態調適過來就可以了。

‧觀摩比賽混合類:可想而知,也有觀摩性質的演出,通常是到較偏遠的地區,讓主辦國的文化推展到鄉間,或是在市區的廣場聯合大合唱,或是在星期天到教堂獻唱,或也有遊行活動……等等,不勝枚舉。當然,重頭戲還是比賽。這類活動團員們有較多交誼的機會,雖是對手,也成朋友,個人覺得教育意義較大。

不同性質的分類:
另外要搞清楚的是有些合唱節是專門為某種性質的團體而辦的,如兒童、青年(通常25歲以內)純女性、純男性、純宗教(甚至只能唱某類聖歌),或只唱早期音樂或是Jazz Festival或有人數限制(如20人以內),大陸也辦了兩屆的老人合唱節,這些都是限制也是特色。

另外就是,有些合唱節是開放給個人的,不是團體的。

個人可以參加的類別:
以上是以團體參加的類型,當然個人也都可以去觀賞整個活動順便旅遊,另外還有許多可以個人名義去參與的合唱節,歐洲、美國都有不少這樣的活動,就像一個合唱音樂會,參加的團員來自各國,當然以英語為主要語言,一起練習一個大部頭的曲目,請一個有名的指揮來練習,演唱時可能是交響樂團伴奏。這樣的音樂節,以國人的問題只有兩個,1.視譜唱詞要快些,2.要能以英語與人溝通。當然如果英文真的不夠好,結伴而行也是辦法。歐洲最有組織的就是Europe Cantat,美國則各大學也常辦Summer Session,還有學分可拿。

義大利有一個羅馬節(Rome Festival)要唱幾齣歌劇,不論是樂團團員,合唱團員還是獨唱的要角甚至連義工都向國際徵選,有意思吧!不過要在羅馬待上個14天。

另外個人可以去參加的就是「研討會/座談會」的類型,可以學、看、聽、買。

研討會的類型:
有的叫研討會(Work Shop)有討論、演講或實習,有的叫座談會(Symposium)是一群專家對同一主題的研究、發表或討論,有的叫圓桌會(Round Table)只給少數人參加的,研討會與座談會通常會開放給所有參與者,圓桌會通常是提供指揮之間的交流。

國際合唱聯盟組織(IFCM,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Choral Music)每三年就會辦一次國際性的座談會(Symposium),也邀請國際間的合唱團表演,筆者曾參加1999年在荷蘭鹿特丹辦的第五屆大會。2002年8月3日將在美國Minneapolis舉辦第六屆,座談的題目也很廣泛,從古典到現代到爵士,從文化到經營的題目也都有。

美國指揮家協會(ACDA, America Choral Director Association)每三年也辦一次全國大會,但參加的人卻有許多國際人士,其中有許多場的研討會,合唱音樂會也很多,另外就是有一個合唱商品的大賣場,什麼都有!

這兩個大型的國際合唱盛會將來中心會專題報導,請留意網站 http://www.tcmc.org.tw

參考資料: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NOVEMBER 2001
 

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