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合唱知識家> 朱元雷人聲專區

台灣鄉土歌謠縱橫談

台灣鄉土歌謠縱橫談                                                                                

台灣是一個中國、西洋、日本及原住民等多元文化兼容並蓄的寶島,這些養分經過幾百年的沉浸、咀嚼及發展,已長出自己獨特的面貌,而這正是海島台灣多元合唱的結晶。

關於台灣的音樂,已有許多專書探討,這裡僅用簡短篇幅與各位分享其格式面貌。

以時間縱軸來看,按照呂鈺秀所著《台灣音樂史》的畫分,台灣音樂可分為史前及原住民時期,荷、西時期(1624~1612年)、明鄭與清朝時期(1662~1895年),日據時期(1895~1945年)、二次大戰(或光復)後(1945~1987年),以及解嚴後時期。

若以台灣最大族類影響來看,根據陳郁秀在《台灣音樂閱覽》前言所述,則分為原住民音樂、漢族音樂及西式新音樂三大種類。但若只以台灣居民的語言來分,則又可分為原住民語(南島語系),河洛語(漢語系河洛語支系),客家語(漢語系客家支系)及國語(漢語系北京官話支系)四種。這其中原住民音樂獨樹一幟,而國語、客語及所謂的台語(即閩南語、福佬語系、河洛語系等)均屬於漢族的語系,因此在音樂上當然有許多共同處。本篇著重在探討廣義的台灣民謠,也就是國語以外的語言所唱的歌謠。並採用張清郎教授的建議,文中皆用閩南語代替台語稱之。

來自傳統的音樂
漢族的傳統音樂種類繁多,呂炳川、呂錘寬、許常惠三位學者都下過功夫研究,他們各自的分類法雖然不同,但大約差不多。按呂錘寬的分類法來看,有民歌、南管系、北管系、雜樂、其他戲曲音樂及儀式(包含宗教)音樂等幾類。傳統音樂之外,非傳統音樂多半指近代人的創作了。

目前國內合唱團演唱的傳統曲目,各類都有,但是可能大家不知道來源,總不能一言以蔽之,以「民謠」兩字稱之,因此也需在此略作說明。民間有許多用念的口謠,稱之為念謠。民謠應是指流傳下來、有旋律而不知作曲者的歌謠,也稱之為民歌,這與我們熟悉的民歌時期的民歌意義不同。有許多民謠風的創作,只能說是創作歌謠了。其實,傳統歌與謠也並非分得那麼清楚,許多是用一個固定曲調,配上很多段應景歌詞,形式上則是說說又唱唱。

【閩南語】
由於台灣的閩南語人口占百75%,因此大眾很容易以偏概全地將台灣民謠等同於用閩南語演唱的歌謠。

研究台灣說唱音樂的竹碧華將閩南語歌謠整理為江湖調、七字調、都馬調及雜念仔四類。這些歌謠種類有的被歌仔戲拿去用,形成台灣以唱腔為主的劇種,也有許多編曲家將其編為歌謠或合唱曲。有名的〈安童買菜〉就屬雜念仔,1968年經劉福助改編後,變得家喻戶曉,詞中所述物價──瘦肉一斤六塊四也是當時的物價。念謠變成合唱的更多,如〈一隻鳥仔〉、〈六月田水〉、〈天黑黑〉、〈白鷺鷥〉、〈一的炒米香〉等等,前兩首旋律僅用6(la)1(do) 3(mi)三個音組成,與客家山歌有異曲同工之妙。

來自嘉南平原的〈桃花過渡〉則是源自陣頭車鼓戲,與〈草暝弄雞公〉同屬老男少女調情歌曲。〈牛犁歌〉也來自農暇之餘的歌舞小戲。〈百家春〉則來自北管子弟班排場曲調。許多曲牌可以配上各式歌詞,如宜蘭的〈丟丟銅仔〉;彰化的〈彰化調〉、〈留傘調〉與〈農村酒歌〉旋律相近,而〈乞食調〉就是〈卜卦調〉;台東的〈台東調〉來自〈平埔調〉,後來又被填成〈耕農歌〉、〈三聲無奈〉、〈青蚵嫂〉,其實都是相同的旋律。

許多傳統曲調如來自恆春的〈思想起〉雖然不算是傳統曲牌,但說唱藝人陳達卻也可以即興的配上各種應景歌詞以搏取客人的賞賜。〈思想起〉、〈留傘調〉、〈安童買菜〉與〈丟丟銅仔〉也都被歌仔戲取用。台北地區也有一首〈台北調〉,可惜大家好像不常聽到。

【客家語】
客家歌謠以山歌為主。客家人從中原南遷,在明清時期自大陸移民台灣後,大多以耕種、採茶維生,山嶺之間不論是呼朋引伴、相互鼓勵、談情甚或是警惕(陌生人經過),常引頸高歌,漸漸演化成一種形式自由、不拘題材的山歌。

客家語在台灣約有四種腔調,即四縣、海陸、饒平與詔安。但唱山歌的傳統多用「四縣腔」,也與可能是客家土生土長的三腳採茶戲相同。以曲調來看,可分為老山歌、山歌仔、平板調及其他曲調、歌詞較固定的歌謠,又稱為小調。

老山歌是很自由的形式,音階是用接近小三和絃的6(la)1(do) 3(mi)三聲音階組成,並常有四、五度的大跳音程特色,感覺高亢嘹亮,加上大多是七字四句,2 1 1 2 1 的襯字特色(即頭兩個字後加一個襯字,再來一個字後再加襯字以此類推)讓人一聽就知道是客家山歌。平板調因加入了2(Re)5(Sol)形成五聲音階後,大跳較少,曲調比較平順而稱之為平板,演唱多為獨唱和男女對唱。高雄縣美濃地區則特有一種「大門聲」的曲牌,每位歌者用自己慣用的曲調模式,沒有固定的旋律,是最古老的唱法。

每年正月二十在新竹竹東會有客家山歌大賽,有四、五百人報名,要比賽三整天,可見得客家山歌的吸引力及在客家族群中的普遍程度。歌仔戲中當然也少不了〈採茶調〉及〈山歌仔〉之類的旋律。我們常聽到的客家旋律有〈採茶歌〉、〈落水天〉等,但光是採茶歌就有好幾種版本旋律,各不相同卻都很好聽。如:


不少傳統客家歌謠被編為合唱曲,但不論是台語的八音或是客語的七音,個人認為比練拉丁文還要難。
 

【原住民語】
根據羅美斯歌唱風格區塊地圖(《台灣音樂史》呂鈺秀著)的區分,台灣原住民音樂源自於原美拉尼西亞(Proto Melanesia)及熱帶採集者(Tropical Gardener),和漢語系所屬的古文明(Old High Culture)區塊顯然不同。又因族群不同而有所差異,如:布農族重集體主義,合唱較發達;鄒族也重合唱,其平行五度獨樹一格,卻是為了向神明乞求;泰雅族重個人主義,獨唱較多。

千萬別小看原住民的音樂,布農族的〈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but-but)〉也稱「八部和音」,就受到了國際學者的重視,這首歌是由一人起音後,再由其他人以八度、五度或四度音的和音自由進入。如此反覆但以微分音程漸漸向上,最後在高音處停在五度上,可以短至2分鐘或長至12分鐘,唱得愈和諧,就代表愈會豐收,因此不能隨便唱。此曲受到國際重視的原因有三:1.只有旋律沒有歌詞,打破了音樂來自語言的說法。2.對音樂中無半音五聲音階來自樂器的模仿提出證據(他們用的弓琴也是如此)3.對於音樂是由單音音樂進入複音音樂的說法提出質疑。他們唱的算是即興的複音音樂。

合唱曲比較常被唱的是邵族的〈快樂的聚會〉,阿美族的〈馬蘭姑娘〉、舞蹈曲〈豐年祭〉、〈賞月舞〉和國際知名的〈飲酒歡樂歌〉等等,當然現在已有許多編曲了。

非傳統的創作歌謠

【閩南語】
所有談到台灣創作歌謠或流行歌曲的書籍,大都會談到1932年為一部電影打歌的〈桃花泣血記〉,因為這是第一首台灣在地的創作又受到歡迎的歌,甚至因此,唱片公司才開始製作台灣歌曲。但不知為何,這首王雲峰寫的曲,現在好像不容易聽到。之後,由鄧雨賢改編自平埔族〈拿阿美〉的旋律、周添旺填詞的〈月夜愁〉,鄧雨賢創作的〈雨夜花〉,他與李臨秋合作的〈望春風〉、〈四季紅〉,周添旺創作的〈河邊春夢〉,都席捲台灣,開創了閩南語流行歌曲的市場。

由於日據時代的皇民化運動,加上國民黨遷台後的戒嚴時期嚴格推行國語,使閩南語流行歌曲多偏日本風,有的則產生於日本曲填詞或直接翻唱等方式,雖偏悲情卻有其時代意義。不過仍有像蘇桐的〈青春嶺〉,陳秋霖的〈滿山春色〉、〈白牡丹〉,許丙丁填詞的〈六月茉莉〉及張秋東松的〈燒肉粽〉。

戰後呂泉生的〈搖嬰仔歌〉(於日本投降的1945年創作)、〈杯底毋通飼金魚〉、〈阮那打開心內的門窗〉等等許多可愛的歌曲問世。近代由徐錦凱創作詞曲的〈牽阮的手〉則因適合族群融合而經常被演唱。1990年代的〈向前行〉、〈愛拼才會贏〉可歸屬於勵志歌曲,是中小企業的最愛,KTV的點播率也極高﹔〈車站〉雖仍悲情卻也大賣。最近伍佰與China Blue的創作則是閩南語與西風的結合,值得觀察。
 

【客家語】
以客語演唱的交工樂隊雖是社會運動團體,但也帶給客家音樂一些新的嘗試,目前雖團已解散,但漣漪已起。金曲獎得主劉劭晞的客家搖滾,不管是否能為大眾喜歡,他到底是以客家語來創作的,只是我們可能不將這些歌當作歌謠來看待,除非,它能經過時間的考驗。
 

【原住民語】
莊春榮牧師曾將原住民各族的歡呼聲集結而改編成一首合唱曲〈山海歡唱〉,許多編曲者也都用傳統的旋律加以改編成稍具架構的合唱曲。若以創作來說,陳建年的〈故鄉普優瑪〉、高子洋的〈我們都是一家人〉,甚至救國團團康中的〈偶然〉,也是原住民朋友的創作,不過音律有些已經偏向流行,甚至不是以原住民語來演唱,這似乎又遠離了原住民音樂該有的特色區塊了。

台灣歌謠何處去?
傳統有傳統的價值,現代有現代的意義。傳統與現代之間永遠有著拉距戰。傳統注重的是精神,現代則有不同的語法,只要能夠詮釋出傳統的精神,即是最好的結合。台灣歌謠何處去?我們似乎不需要太擔心,只要在當下用心做好自己的角色,留下的腳步自有歷史去批注。


延伸閱讀
《台灣音樂史》呂鈺秀著
《台灣歌謠臉譜》鄭恆隆、郭麗娟著
《台灣民謠》簡上仁著
《台灣音樂閱覽》陳毓秀編
《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曾慧佳
《對福佬語系民歌的思考》徐麗紗(國立台中師範學院音樂教育系教授)
《台灣客家音樂》鄭榮興著
《原住民地區合唱團教材》宋茂生編
《台灣原住民歌謠與舞蹈》田哲益著
庶民的歌謠 http://life.fhl.net/Literature/plebeian/index.htm
台灣民謠 台大電機 BBS http://bbs.ee.ntu.edu.tw/boards/Taiwanese/14/1/index.html
原住民及福佬歌謠 http://anan1.webnow.biz/taiwans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