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行談合唱

到了北京,在叔叔家住下,叔叔是總政離休的歌劇導演,嬸嬸則參加了兩個合唱團,她原是舞蹈明星呢!當晚,謝謝鍾蕾妮,介紹了中國合唱協會的孫志芬秘書長與我認識,再加嬸嬸參加的一個老戰士合唱團的指揮姚老師及在中國音樂家協會民樂部份工作的表妹,一桌七人,全是音樂藝術的愛好者,拉拉雜雜的談了許多。第二天早上到西單書城看看,下午到中國合唱協會的辦公室參觀了一下,晚上去看聶中明老師排練一個建設銀行的合唱團,他目前是中國合唱協會的理事長及中國廣播合唱團的首席藝術指導。第三天,與叔叔談談歌劇,聽嬸嬸用江北口音唱些小調,有味極了。以下就以北京所見所聞與大家分享。

中國合唱協會(The Chorus Assoiatm of China)以下簡稱CAC好了,在1986(15年前)是在中國音樂家協會底下的一個指揮學會,88年更名為中國合唱學會,1993年中國合唱協會正式成立。他們的文化部藝術局在1992年開始,每兩年主辦一次「中國國際合唱節」1993年開始主辦93'中國童聲合唱節,1995年主辦95'「企業之光」全國職工合唱大賽,1996主辦了「晚霞情」第一次的老年人合唱節,共有60個老人合唱團共三千多人參加演出。1996年12月也開始主辦「中國合唱節」。整理一下,每逢偶數年的七月是「中國國際合唱節」,由文化部與CAC聯合主辦。10月11月,則有老人合唱節,年底有「中國合唱節」奇數年則有「中國童聲合唱節」。去年又辦了一次成功的「職工合唱節」,其中再夾著一堆如「五四運動」八十周年啦,「黃河大合唱」六十周年啦,香港回歸時的活動啦等等。大陸人多,每次合唱節都會有五、六十隊參加,雖然不管吃住,但辦起來也是要人命。

CAC有兩種刊物:「合唱藝術」從1987年創刊至今共出了20期,所以大約一年一至二期,每期約30頁,另有「合唱通訊」是報紙的型式,一大張分四版,2001年5月出到第六期,也是約半年才出一期。前者文章較多,後者以活動為主。CAC沒有網站,連電腦都沒有,一間辦公室堆了15年來的文物,套句北京人的話,夠嗆的了。但在這種環境下能夠做這麼多事,真令人敬佩,她們的精神絕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CAC的組織從2000年4月改組,現在架構如下:

聶中明──理事長
李華德──常務副理事長法人代表
施明新──副理事長
王樹人──副理事長
謝憶生──副理事長
高偉──副理事長
孫志芬──秘書長
馮婉珍──副秘書長
劉雲厚──副秘書長
組聯部──孫志芬兼
宣傳部──馮婉珍兼
國際部──高 偉兼
指揮委員會主任──李華德兼
童聲委員會主任──孟大鵬
理論創作委員會主任──戴于吾

其中特別要提的是老人合唱節,他們於1999年在北京辦的〝第一屆中國老年合唱節─永遠的輝煌〞大型老年合唱晚會中共有61個老年合唱團近4000位團員參加演出。這也要歸功於幾年前在各地舉辦的〝晚霞情〞、〝夕陽紅〞等專為老人所舉辦的合唱活動,帶起了老年人籌組合唱團的風潮。他們的團名除了〝老幹部〞、〝老戰士〞、〝老知青〞等,還有〝童心〞、〝長青〞、〝夕陽紅〞、〝鶴童之聲〞、〝金秋〞等等好聽的名字呢!

高齡化社會的來臨是全世界都需面對的問題,除了要照顧老年人身體上的病痛外,音樂,其實也是一種療法,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質,讓他們除了在生活上不虞匱乏外,讓更多老年人能夠終身學習,老有所〝樂〞。其實他們的學習態度與精神常常是青年人的學習標竿,對社會也有教化作用。

中國合唱協會的孫志芬秘書長很熱心的帶我去看了一個建設銀行合唱團的排練,CAC理事長聶中明正是他們的指揮。這個團體在職工合唱大賽中獲得一等獎﹝就是我們的優等﹞。這是一個長期排練的團體,團員約50多人,不過由於暑假練習人數較少,出席約30多人,難得的是團的領導﹝團長﹞每次排練都到。領導以前也是團員,後來沒有唱了,但每次練唱都到,也激勵了團員的練唱態度。對於一個公司的員工合唱團而言,長官的支持是成功持續的最重要因素。一走進去就聽到Bass渾厚的音色,真讓我羨慕不已,再走到Tenor後面和他們一起唱,音色也都了得,只是抖音稍大,在唱半音時比較不清楚。女聲也不錯,一問之下,建設銀行北京各分處就有8、9千人,又是一個人多好辦事的例子。

聶指揮頭髮已灰白,他對團員偶爾嚴厲,偶爾循循善誘,對音色的要求也是以美聲方法為主,再輔以中國對咬字的〝字正腔圓〞的要求,也常提醒女團員的聲音不要太扁。讓我感受深刻的是他常會用很中國的方式去敘述一個概念,例如我們希望一個樂句要延綿不斷地連下去,也許我會用〝像一條線一樣一直拉出來〞,他卻是用〝像一條龍一樣行走〞。龍,在咱們中國的概念裡是有特殊象徵的,〝像龍一樣行走〞的音樂在我看是很有精神又連續,又見首不見尾的長線條,真是精闢。對於不整齊的地方,他則用〝不要出現雙眼皮〞,咱們中國人的特色之一就是鳳眼,單眼皮是美的。

他們唱的大多還是中國的曲目及俄國的作品,改革開放以來,歐洲的東西好像還不太進得來,這點倒是台灣的優勢。可是,他們要趕上是很快的,只要有好指揮多在國際上跑跑就能帶回來了。當然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觀眾,若是觀眾不能接受這種西洋的東西,合唱團的曲目當然也會受影響。所以我認為他們是需要三頭並進的,指揮、團員、一般大眾都應透過某種管道去認識、欣賞歐洲的合唱音樂。他們若要做,全國一下子就能做起來的!這是兩岸極大的行事差距,若要再談下去,就是有關〝民主〞的討論了。

這次與孫秘書長的聊天中有談到大陸團體在國際場合抗議我們台灣掛國旗的情形。這些行動其實讓咱們有許多反情緒,表面上大陸也許是勝利了,但他傷了台灣民眾的心,這個反情緒是會傳染的,對兩岸的交流有絕對負面的影響;真希望大陸當局能夠體會這一點。讓音樂發揮它自己的力量去整合吧!

叔叔嬸嬸與表妹也算是個音樂家庭了。叔叔韋明是解放軍總政歌劇團的導演,也是一本《歌劇藝術研究》的特邀編委,自己也出了一本書:《中國歌劇藝術散論》。他已70多歲了,雖然已退休,但學習的心仍然不減,前兩年赴紐約看了幾場音樂劇,也寫了幾篇文章探討。可惜這次東跑西跑,也沒太多時間與他長聊。嬸嬸以前是舞蹈演員,退休後參加了〝老戰士合唱團〞,一唱就是17年,最近也參加了他們文化部的老幹部合唱團,也算是個合唱迷了。雖也70了,聲音還挺不錯的,聽她唱了江北腔的〝茉莉花〞,味道十足。民謠本是口傳的,音符之間多有無法言喻的味兒,採風也不易,因每次唱都不太一樣,非得要抓到當地的習慣或語法,才能歸納出個大概。中國音樂家協會最近在編中國民歌全集,每一省都有一大本,其中有些已失傳的小調兒還是從嬸嬸那兒採去的。這又提到了表妹,她就是在中國音樂家協會工作的,原來是琵琶好手,常在全中國辦一些民樂﹝我們稱國樂﹞的比賽或音樂節活動。她原來也參與民歌全集的編纂工作,後來才又轉調到別的單位去了。她對民樂的瞭解深刻,提到一些大陸的老音樂家時也是頗激動的。目前她的工作是在籌辦全國性的演出及研討會,所以,各位看倌若有需要大陸這些contact可以直接來找我,我很樂意幫忙的!

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