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曲 名 | 頌讚上主 |
外 文 曲 名 | Cantate Domino |
作曲/編曲家 | Hans Leo Hassler |
原 文 歌 詞 |
Cantate Domino canticum novum,
cantata Domino omnis terra.
Cantata Domino, et benedicite nomini eius,
Annuntiate de die in diem salutare eius.
Annuntiate inter gentes gloriam eius,
in omnibus populis mirabilla eius.
|
中 文 歌 詞 |
以新曲頌讚上主,
遍地歌頌上主。
向上主歌唱頌讚祂的名,
天天傳報祂拯救的佳音。
向列國宣揚祂的榮耀,
所有祂的奇事。 |
樂 曲 解 說 |
〈頌讚上主〉的作曲者,德國作曲家哈斯勒(Hans Leo Hassler,1564-1612),活躍於文藝復興晚期到巴洛克早期,同時也是一名管風琴演奏家。本曲歌詞出自聖經詩篇第96篇,呼喚信徒歡欣頌讚上主的名。
哈斯勒的作品,反映出德國在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呼聲中的社會氣氛。1550年以降,德國開始大量引進尼德蘭與義大利的作曲家,與此同時,馬丁路德也發起宗教改革,連帶使天主教會的儀式進行方式受到改變的壓力。反映在教會音樂上,便是從橫向、多聲部的對位風格,逐漸走向垂直的和聲式風格。在這樣的趨勢中,哈斯勒除了研究拉絮斯(Lassus)的聲部模仿技巧,也曾前往威尼斯拜訪加布里埃利(Gabrieli)叔姪,研究管風琴與「複合唱」技術,也就是在同一曲目中,使用多個合唱團交替演唱的作曲方法。
〈頌讚上主〉即帶有前述的兼容並蓄。它一方面體現文藝復興中期以後,注重大調和弦的寫作手法,預示巴洛克風潮的來臨;另一方面,也可看出哈斯勒承襲帕勒斯第納(Palestrina)模仿對位技術的痕跡。慷慨激昂的和弦、以及樸質的模仿對位,兩者緊密交織,突顯出歡欣頌讚時的凝聚力。
|
貢獻者 | 台北室內合唱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