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曲 名 | 兄弟啊 |
外 文 曲 名 | Frè o |
作曲/編曲家 | 海地傳統民謠/ Sten Källman |
原 文 歌 詞 | Frè O di nou,
di maladia pa gaya.
Na jwe na rele.
Ou malad mwen di yo.
Na jwe Papa Dambala eh!
Mape mande Dambala Wedo gade nou.
Nou tout chante Ayida Wedo men pitit ou yo!
|
中 文 歌 詞 | 兄弟啊,你跟我們說
你說你的病不會好了
我們口中出聲、身體奏樂
把你生病的消息散播出去
我們奏樂告訴神靈族長
請神靈族長看顧我們
我們都在歌聲中,請彩虹神靈他們照顧你的小孩
|
樂 曲 解 說 | 法國大革命主張所有人生而自由平等。法屬海地的奴隸相信這不只適用於白人,也適用於黑人,據此在1804年革命驅逐殖民政府,建立了海地共和國。今日的海地人口,來自緣於不同地區的群體幾世代以來的通婚和混居:奴工來源的幾個西非民族、中美原住民泰諾人、以及部分法國人等等,而海地社會文化也在這些影響因素中交織而成,其中最有名也最受西方誤解的巫毒信仰,就體現基督宗教和西非信仰的交纏。
巫毒信仰中最顯眼的歌唱和舞蹈,其實是呼喚精靈的方法,參與者希望藉此創造親族和精靈之間的集體交融。事實上,這些鄉村貧民也是基督徒,他們信仰上帝,而精靈的意象相當類似於聖徒,表達的是人類的若干情感和特質,只是他們必須透過歌唱、舞蹈、擊鼓才能敬拜。在這些儀式中,社群成為溫暖安定的地方,個人的真我、高貴的人性,在社群中自由的釋放出來。這些情感上的自由交融,難道不是在各種不同時空中的人類,都在歌唱中不斷追求的嗎?
在〈Frè O〉中表達的情感,是悲痛的張力。有人要過世了;他的親屬聚集起來,呼喚巫毒精靈,在這裡具象成結為夫妻的蟒蛇和彩虹,暗示著宇宙的生產力。面對迫近的死亡,人際情感連結消散的危機,海地人利用這個來自於西非的遠古意象,重新整頓我們與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連結,把死亡轉化為生命,把變動轉為永恆,把與親人分離的悲痛,轉化為社群集體交融和家族的再生。這種儀式主題具有強烈的西非特性,但呼喚的是屬於全人類的的個人和集體經驗:在死亡和分離面前,人是多麼的渺小和轉瞬即逝,但每一次我們都藉由相互扶持,而得以走過和超越。
|
貢獻者 | 台北室內合唱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