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曲 名 | 甜美的五月 |
外 文 曲 名 | O Süßer Mai |
作曲/編曲家 | Johannes Brahms |
原 文 歌 詞 | O süßer Mai, der Strom ist frei,
ich steh verschlossen ,
mein Aug verdrossen;
Ich seh nicht deine grüne Tracht,
nicht deine buntgeblümte Pracht,
Nicht dein Himmel blau,
zur Erd, zur Erd ich schau.
O süßer Mai,
mich lasse frei,
wie den Gesang an den dunkeln Hecken entlang,
an den dunkeln Hecken entlang.
|
中 文 歌 詞 | 甜美的五月,
河流自由地奔流,
我沈默的佇立著,
眼神中充滿著憂愁;
我看不到春天的綠色長袍,
也不見美麗花朵裝飾的景色,
更看不到蔚藍的天空,
當我凝視著大地之時。
甜美的五月,
請讓我自由自在,
像那陰暗灌木叢中,
低聲歌唱的鳥兒一般。
|
樂 曲 解 說 | 布拉姆斯是德國浪漫樂派晚期中,保守古典主義精神的作曲家之ㄧ;其作品在傳統的曲式外觀下,有著開闊寬廣的音域,豐富的變化和弦,融合了古典主義的制約與浪漫主義的多彩。
O Süßer Mai是德國浪漫主義作家阿爾尼姆(L. Achim von Arnim,1781-1831)的詩作;作者藉由對自然景象的描述,抒發個人內心複雜的思緒與願望,呈現出德國浪漫主義文學中,追求個人心靈與大自然相契合的精神。 本曲是布拉姆斯晚年(1883)所創作的無伴奏合唱作品(Op. 93 a, No. 3)。全曲採用一段體的歌謠曲式,可分為三個樂段。第一樂段中,女高音以級進與三度跳進的下行嘆息音型,層層模進堆疊出對大自然的讚嘆與內心深處的鬱卒;第二樂段是第一樂段的變奏,以截短的八分音符與裝飾性旋律,突顯出歌詞中所顯現的不安與焦躁;第三樂段中,各聲部透過不同時值節奏的組合交疊,表現出綿延不絕的聲響效果,並以曲調逐漸上行的手法,紛紛唱出對自由的想望。
|
貢獻者 | 蔚藍之聲合唱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