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曲 名 | 在巴比倫河畔 |
外 文 曲 名 | Super flumina |
作曲/編曲家 |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
原 文 歌 詞 |
Super flumina Babylonis,illic sedimus, et flevimus,dum recordaremur tui, Sion.
In salicibus in medio ejus, suspendimus organa nostra. |
中 文 歌 詞 |
我們曾在巴比倫的河邊坐下,一追想錫安就哭了。
我們把琴掛在那裡的柳樹上。 |
樂 曲 解 說 | 帕勒斯特利納(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6/6~1594)的作品數量眾多,包含104首彌撒曲、300多首經文歌、68首奉獻曲、35首聖母讚主曲以及其他的宗教性歌曲,俗樂曲只有83首牧歌。 帕勒斯特利納的經文歌創作依循福萊樂派的傳統,音樂風格上,因受到反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因此整體風格趨近保守,如樂曲的聲部配置以四聲部為主,較少使用半音主義,不協和音程的運用大都有準備,所以使樂曲呈現清澈寧靜的特質。 帕勒斯特利納宗教音樂中的自我約束與和平寧靜,反映出超越世俗音樂的特色。帕勒斯特利納死後,因為「教會音樂的解救者」的身份名揚千古,即使現己知是個謬誤,但其彌撒曲風格的完美創作技法,成為理論家福克斯(Johann Joseph Fux)最具影響力的著作《帕勒斯山的階梯》(Gradus ad Parnassum)中,學習對位法的典範。 |
貢獻者 | 台北室內合唱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