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曲 名 | 在生命的中心,我們死了 |
外 文 曲 名 | Media Vita In Morte Sumus |
作曲/編曲家 | Kodály Zoltán |
原 文 歌 詞 |
Ah! Homo perpende fragilis |
中 文 歌 詞 |
脆弱的人啊,你該衡量, |
樂 曲 解 說 | 高大宜(Kodály Zoltán,1882-1967) 為匈牙利國民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900年,獲得獎學金進入布達佩斯大學,除了學習哲學、匈牙利文及德文之外,也在音樂院中上課。四年後畢業,獲得作曲與教學的學位。 大學畢業後,高大宜開始注意到民族音樂的問題,進一步研究匈牙利民謠,1906年開始,與巴爾托克到各地區採集民謠,並共同發表《匈牙利民歌集》。 除作曲外,音樂教育則是高大宜極大的成就,他認為音樂教育是每個人應享的權利,在1940-1950年間,在匈牙利興起的「高大宜教學法」,雖然不是他個人的發明。但為肯定高大宜在音樂教育所做的貢獻,布達佩斯大學、牛津大學、多倫多大學等學校,均頒發給他榮譽博士學位。 本詩為描寫死亡之古詩,詩中提到人的生命如蘆葦般易傷,且飄盪游移,終究歸於塵土。且當人在地上的日字益發荒淫無道之時,神就像賊一樣,暗中將愛祂的人取去。 人從一出生開始,就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之下,詩人因此感到人生的無望,體認到除祂別無拯救,所以轉向神,那生命之源頭來禱告。神雖因人是罪(sin)的後裔而要在盛怒下審判全人類,卻也是聖潔公正,慈愛憐憫的那一位。本詩末句,詩人體認到人終究一死,但祈求神不要讓我們痛苦地死去。 |
貢獻者 | 台北室內合唱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