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合唱知識家> 我要上傳歌詞翻譯/解說

五木の子守唄

五木の子守唄
中 文 曲 名五木的搖籃曲
外 文 曲 名五木の子守唄
作曲/編曲家松下耕
原 文 歌 詞

おどま  盆ぎり  盆ぎり
盆から先きや  おらんと
盆が早よりや  早よ戾る
おどま  かんじん かんじん
あん人達ア よか衆
よか衆  よか帶  よか着物

おどんが うつちんちゆうて
誰が泣いた  くりゆうきや
うらの松山  せみが泣く
せみじや
ござんせん  妹でござる
妹泣くなよ  氣にかかる

 

 

 

 

 


 

中 文 歌 詞

我們只要工作到契約簽定的盂蘭盆節,
之後就不用待在這裡了!
節日快點來吧!  我好想早點回家啊!
我們只是身分低微的佃農童奴,
而主人們可是權貴的地主世族,
有錢地主可以穿戴華麗的和服、貴重的腰帶配件。

如果我在這裡死了,
有誰會為我悲傷哭泣呢?
大概只有松山深處的蟬聲鳴泣吧!
但現在正鳴哭的不是蟬,
而是和我相同命運的妹妹,
妹妹啊別再哭了!  我會擔憂牽掛的!

樂 曲 解 說

日本民謠中的搖籃歌分為兩種,一種是為了讓小孩入睡而哄唱的「安眠搖籃歌」,一種是被家人送去有錢人家做褓姆的年幼女童,感嘆自身悲慘命運的「褓姆搖籃歌」,而這首傳唱於熊本縣球磨郡五木村的搖籃曲則是屬於後者。

很久以前,源氏為了監視在「源平戰爭」中戰敗的平家一族的動向,而將自家的武士送到五木村就近監視,後來這些武士的後代就成為當地的33家世襲地主。五木村因位於深山處而生活嚴苦,除了這些世襲地主外,其餘村民幾乎都是向地主租借山頭或田地來耕種過活的貧窮佃農,為了減輕家裡負擔,佃農家的小孩一到7、8歲就會被送到地主家裡做工,而這首搖籃曲,就是童工們在工作的嚴苛與思鄉的心情下所哼唱出來的哀傷曲調。

 1950年,作曲家古觀裕所編曲的「五木搖籃曲」透過NHK的晚安節目在全國各地播出,使得這首歌一躍而成為日本民謠中具代表性的搖籃曲之一,不過依據現有文獻的記載,「五木搖籃曲」的歌詞就已超過了70多種版本,而曲調經由各地流傳與改編,也已經與五木村當地傳唱的原曲不盡相同。

貢獻者TC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