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合唱的開拓者~ Veljo Tormis

發表日期: 2021-11-15
愛沙尼亞合唱的開拓者~ Veljo Tormis
托密斯(Veljo Tormis, 1930-2017),愛沙尼亞現代作曲家,畢生採集愛沙尼亞民謠,以愛沙尼亞語韻的精簡節奏與民謠的多元主題,創作各種風格的作品。Tormis的合唱作品大部分是無伴奏,數量近於500多首,他不僅對Arvo Pärt有很大的影響,對於愛沙尼亞與北歐的合唱創作發展更有極大的貢獻。
 
Tormis合唱作品都很精彩,樂曲不是太困難,但很有個性與活力,我都很喜歡!可是因為他的作品多是以民謠為創作的根基,所以對於非愛沙尼亞民族而言,語文就是一個挑戰,另外,最大的差異就文化與民族性的問題,我覺得這方面是一個大挑戰!
 
我曾經與台北室內合唱團於2010年《極光》音樂會演唱Tormis的男聲合唱,我特別喜歡《牧童塔姆薩雷聽到的自然之聲》(Hääled Tammsaare Karjapõlvest) 的創作思維。
 
《牧童塔姆薩雷聽到的自然之聲》(Hääled Tammsaare Karjapõlvest):
此曲是Tormis於1977年創作給男聲、錄音機、以及打擊樂器的小型清唱劇。歌曲融入愛沙尼亞民謠,以民謠主題「哭泣的橡樹」為發展,唱出人與橡樹對話的故事,運用預錄的「錄音機」 聲部以及打擊樂的聲響,猶如在曠野中,於天地與無限時空的吶喊。 
 
Tormis的《鐵器上的詛咒》(Curse Upon Iron) 也非常經典!此作品以簡單的主題與節奏為基礎,發展到強烈的戲劇性。可惜此作品較難有很好的詮釋,因為這關係到太多民族內涵與其精神性的特質。
 
《鐵器上的詛咒》(Curse Upon Iron):在薩滿鼓強而有力的節奏持續牽引下,以古老的吟唱旋律與薩滿的咒語連結天地萬物,以古老的盧恩文訴說薩滿人如何賦予鐵器生命,最終因爲自己的心念,被自己所創造的鐵器所噬殺。對於此作品,Tormis説:「所有人類所創造的物品,無論是有生命或是沒生命的,都會因為我們的心念而有善良與邪惡的一面,當邪惡呈現的時候,就是我們不再以尊重的態度去使用與對待,我們也終將被這一切所反噬。」
 
很喜歡愛沙尼亞愛樂室內合唱團(Estonia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演唱的Tormis合唱作品。此合唱團的音色可以如清澈之水般深刻,或是聲部的堆疊如山脈的層次,也可以即刻展現極具戲劇性的張力。這除了團員的專業技巧與素養,創團藝術總監/指揮Tõnu Kaljuste的二十年帶領更是功不可沒。另外,就是愛沙尼亞的民族特質與自然環境也是極大的影響!
 
記得曾經在芬蘭參加合唱工作坊,講師就是Tõnu Kaljuste,對他印象深刻有二,之一是他長得好高好帥,之二是在他所謂理所當然的合唱基本訓練卻是台灣一直都沒有的訓練,難怪他們的現代音樂這麼好!
 
另外,對於愛沙尼亞的深刻印象是有一年夏天,帶合唱團到北歐,夜宿愛沙尼亞,那時候的愛沙尼亞在夜晚10點才開始日落,我興奮地跑到旅館外觀看,從10點看到近12點才天黑,此長達兩小時的層層色彩緩慢變化,讓我捨不得回旅館,我也在此美的層次中,轉換出內心無比的豐富與深刻,這是永遠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