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後期-在捷克聽到不一樣的聲音

發表日期: 2021-03-15

 

19世紀後期-在捷克聽到不一樣的聲音
 
楊納傑克(Leoš Janáček 1854-1928)捷克作曲家、音樂理論家與民俗音樂學者。他的音樂很不一樣,對他充滿好奇…. 
 
他的叛逆
楊納傑克於1879到1880年在萊比錫孟德爾頌音樂戲劇學院學習時,因為對於老師的不滿,在短短四個月後便離開了該校。1880年在維也納學習,因為風格不被認同,也離開了。
 
他的獨特--
1888 年,楊納傑克回到家鄉胡克華第,在莫拉維亞邊陲的村莊,觀察民間的語言與聲響,採集他們的的民歌與歌詞。因為這些民歌遠離中歐的文化影響,節奏自由,旋律不規則。對楊納傑克而言,民歌的研究,語言真正特殊處並非是字本身,而是言談所產生的抑揚頓挫。這些音調韻律表現人的情緒變化及心理狀態,它有時候比文字的用詞更具影響。楊納傑克以此發展出一套語調理論(Theorie der Sprechmelodie)成為他的音樂理論基本。在記譜上,他以「語言的抑揚頓挫」的不規則旋律與節奏,模仿語言所蘊含的內在狀態,進而創作出他所期待的情緒。因此,楊納傑克的作品都脫離古典傳統創作語法,有極大的爆發力及戲劇效果,將複雜的情緒傳達給聽眾。楊納傑克雖然出生於浪漫時期的最後一波浪潮,也因為他的大器晚成,極具代表性的作品多出自他的人生後期,他從同時代歐洲音樂主流分化出來,而成為二十世紀的音樂風格創新者與重要的音樂家之一。
 
他的語法,讓我的“19世紀”耳朵直豎!
創作靈感來除了受摩拉維亞與斯拉夫的民俗音樂元素影響,楊納傑克在和聲及樂曲形式方面受到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的影響,作品運用全音音階,也利用音程的堆疊及重複推進,較無法以傳統的規則來分析,因此,他的創作音響也走出當代美學思維。他也會自由地運用不同的曲調、拍號及速度的轉換,使樂句在頃刻間呈現出不同且不可預期的面貌。這種突兀的衝突感,無論在歌劇或器樂音樂上都更能加深音樂的戲劇張力。
 
村上春樹把楊納傑克的《小交響曲》(Sinfonietta)寫在長篇小說《1Q84》(小說的第一幕):「女主角青豆坐在計程車裡,高速公路上是長長的車龍,收音機正播放《小交響曲》;青豆深深靠在後座,輕輕閉上眼睛聽著音樂,思潮隨之起伏。」
 
讓楊納傑克的《小交響曲》自由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