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合唱知識家> 知識文摘

發現鍾耀光--華麗的探索之旅

作者: 高子棋  發表日期: 2006-09-01

發現鍾耀光--華麗的探索之旅 

 
一開啟鍾耀光的個人網頁,耳中瞬間傳入爵士鼓協奏曲〈機靈的新來客〉的強烈節奏片段,眼前閃過如賽車馳騁效果般的幾個文字:「unbound(無約束的)creativity」、「bridging east and west」、「wide range of styles」、「riveting(極具吸引力的)experience」,這光耀的新奇感,恰與筆者訪問作曲家本人的印象不謀而合:不設限、饒富趣味、創作力無窮。發現鍾耀光,就是這麼一段華麗的探索之旅。
 
跳脫藩籬,合唱無限可能
雖然作品數量驚人,不過鍾耀光的合唱曲並不多,較具代表 的有2002年國慶音樂會改編給女聲合唱與弦樂團的〈落水天〉,這是一首捨棄傳統四拍,而選用較符合美感的五拍子樂曲;另一首無伴奏混聲的〈客家本色〉則用男聲來模仿鼓聲,當時演唱的實驗合唱團團員們都非常喜歡這首曲子。
 
「之所以不常寫合唱曲,是因為台灣的合唱團能力還不夠成熟,唱現代音樂可能會有些吃力,而且五年前在台藝大開了一個『現代音樂』的課程,發覺主修聲樂的學生較有音準的瓶頸,例如唱荀白克(Schonberg)的作品,音準就抓得很辛苦。再加上持續有其他類型曲目的邀約,就一直沒什麼機會寫合唱曲了。」因此對於今年12月應台北室內合唱團之邀,將在新舞台發表的〈後現代的詩篇〉,鍾耀光也特別期待:「歌詞內容取材自聖經,旋律會就人聲美好之處發揚光大,和聲方面稍稍類似歐洲現代作曲家的風格,和美國作曲家如柯普蘭(Copland)等的和聲感不太相同。」
 
對於合唱界的現代作曲家,鍾耀光推崇剛過世的李格悌(Gy rgy Ligeti),他的作品常有小二度的音束效果,如果可以體會其中的美感,合唱團就有了不同的眼界,能嘗試的和聲也就更多樣化,而不囿於莫札特(Mozart)、貝多芬(Beethoven)等古典和聲音響。「這種適應現代音樂的耳朵應該從小培養,歐洲國家從小朋友的鋼琴教本就開始加入現代元素,因此長大後學習現代樂的速度也比我們國人快很多,做好扎根的工作,之後的美感鑑賞力才容易建立。」
 
談及合唱團的演唱方式,作曲家仍秉持著「不設限」的大原則:「合唱團員要放得開,不需一心想著『美聲唱法』或『民謠唱法』,只要在注意音準的前提下,盡情地跳脫框框,發揮合唱表演形式的無限可能!」
 
新視野,新音樂
「作曲家未來的創作趨勢應該只有兩種,其一是親近群眾的音樂,舉凡爵士樂、民謠、音樂劇、黑人音樂都是選項,作出的音樂要使普羅大眾能接受與喜愛;其二則是前衛音樂,感覺像23世紀的音樂,一般聽眾所不能理解的。介於這兩種之間的音樂,恐怕會沒有市場與價值。」
 
至於何謂「前衛音樂」?以鍾耀光2004年的作品,打擊樂六重奏〈吸積盤〉為例,這是一首受黑洞的吸積盤啟發而寫的樂曲,作曲家首次藉由電腦輔助,以正弦(sin)曲線變形的手法把各節奏 機加以扭曲,同時把這些 機根據正弦數學公式加以有機重組與衍生。全曲的基本架構是以作曲家自創的易經作曲系統(ICCS)來建立,乾 機是延續的音響,坤 機是規則的點狀節奏;整曲共有64段,象徵陰陽相交時的64個階段,六位打擊手象徵卦象中的六爻,樂器變換是由64卦的卦形變換來支配,而曲末六位打擊手的演奏隊形則是模擬黑洞旋轉的型態而設計。
 
除了數學公式之外,鍾耀光還在研究另一套電腦輔助作曲的技巧:頻譜音樂(spectral music)。這是一種經由電腦分析,以樂音的基音與泛音為思考中心的作曲手法,這個概念的發想,據說是因為頻譜音樂創始者、法國作曲家Gerard Grisey能夠在不藉助儀器的情況下,聽出一個音直到它第11個泛音,使得Grisey在為樂器譜曲時,構築聲音的出發點與傳統作曲的想像完全不同,聲音本質的特 與彼此間的關聯才是他作曲時考量的重點,而不侷限於樂譜上可見的音符。
 
「頻譜音樂雖然會出現微分音之類的泛音,但由於是自然產生的,符合宇宙運行,聽起來還是覺得很舒服。」未來鍾耀光期盼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能創作出這類的新音樂。
 
寬廣的心,寬廣的未來
「音樂應該是地球村、無國界的。」幾次國際經驗讓鍾耀光相當珍惜。希臘的一位女吉他手,聽了網頁裡的〈琵琶協奏曲〉後驚豔不已,進而委託他創作了〈吉他協奏曲〉,在希臘、墨西哥等地巡迴發表,頗受佳評。雖然與吉他手一直未曾謀面,兩人卻經由音樂讓彼此相知相惜;另一次與幼獅管樂團至美國巡迴演出,開計程車的黑人司機也對其音樂大表喜愛,這就是鍾耀光一直想做的:把好的作品推廣出去,讓台灣對全世界發聲。
 
跨界音樂與劇場音樂是現今的流行趨勢,鍾耀光明年會和簡文彬、NSO、國光劇校合作一齣介於歌劇與 劇間的製作,有點類似2002年的〈八月雪〉;另外還在構思一部結合桌球、現代舞與音樂的劇作,希望能找到懂得桌球的編舞者,同時作曲家本人也會親自上場打球呢!
 
在求新求變之際,作曲家強調:「音樂始終來自於人 。用電腦輔助作曲的好處之一,就是它不失真,可以完整呈現當下的心靈活 ,而彈出來的東西也要先通過我的心與耳朵,覺得它好聽,才能定稿成為作品。」
 
正因擁有這樣開放又真誠的心靈,鍾耀光才能邀約不斷、多元發展,並帶給我們如此豐富的視、聽覺享受,他為家中的黑色土狗「黑皮」(happy)所寫的爵士小品〈機靈的新來客〉,目前已成為筆者最鍾愛的曲子,聆聽時不只心情愉悅,同時感覺整個人都被藍天白雲舒暢地圍繞,誰能小覷音樂的力量?
 
鍾耀光小檔案
1956年生於香港,就讀於費城演藝學院及紐約市立大學,主修打擊樂,師從 Nicholas D'Amico、Morris Lang,並隨Leigh Howard Stevens、Keiko Abe學習木琴。1980年至1986年任香港管絃樂團打擊樂副首席。
 
 從小自學作曲,1986年以〈兵車行〉榮獲美國打擊樂協會作曲比賽冠軍。後考入紐約市立大學研究所,攻讀打擊樂演奏與作曲博士課程,作曲師從Robert Starer與David Olan。1987年榮獲美國路易維爾交響樂團50週年紀念獎。1991年獲打擊樂演奏博士學位,博士論文《亨策「冰國五景」之理論與演奏分析》榮獲紐約市立大學巴瑞普年度最佳論文獎,1995年獲作曲博士學位。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學系作曲與打擊樂專任教授。
 
 2000年3月,大型國樂團作品〈永恆之城〉在香港奪得「香港中樂團21世紀國際作曲比賽」原創組冠軍。其1986年得獎作品〈兵車行〉已成打擊樂的經典曲目,被布拉格打擊樂團等50多個世界知名打擊樂團演奏。管樂團作品〈節慶〉被收錄在1995年與1997年世界管樂節紀念CD中,並在1997年世界管樂節中大放異彩,演出後立即與維也納著名出版社 Musikverlag Johann Kliment簽約出版,現今己成管樂團的經典曲目。二首具創意與充滿活力的小品〈大地之舞〉與〈草蟆弄雞公〉由馬友友擔任大提琴獨奏,收錄在台灣SONY唱片公司發行的《超魅力馬友友》專輯中。而2004年新作〈吉他協奏曲〉將由義大利著名出版社 B rben Edizioni musicali發行全球。
 
 近期重要作品發表包括2006年4月跨界歌仔戲創作,為唐美雲歌仔戲團創作的〈新梨園天神〉;2003年9月於台北國家戲劇院世界首演音樂劇〈梁祝〉;同年9月於台北國家音樂廳,由吳蠻與實驗國樂團世界首演琵琶協奏曲〈楊家將〉;2002年3月24日實驗國樂團在台北國家音樂廳世界首演大型國樂作品〈國畫世界〉;2002年1月31日由西班牙Orquesta Sinf nica del Principado de Asturias管絃樂團,在亞洲音樂節中世界首演〈定音鼓協奏曲〉;最近發行的CD包括實驗國樂團的《絲綢之路》、朱宗慶打擊樂團20週年紀念DVD中的〈第五號鼓樂〉、大風音樂劇場〈梁祝〉音樂劇首演紀念完整版。
 
 個人網頁:www.cykusic.com
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