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合唱知識家> 知識文摘

合唱歷史觀

作者: 如歌者  發表日期: 2002-03-08

 

沒有任何一種業餘的藝術可以做到像合唱那樣的享受創造性靈的美……

在所有的音樂形式中,合唱是業餘者最易參與的。在音樂領域中,音樂經驗是作曲家與演奏者之間溝通的一種特殊經驗,演奏者作曲家的眼睛來看這個宇宙。而其中,合唱是最具教育,它有一種「學習經驗」的特性。合唱者除了可以瞭解他與大團體的關係之外,並對自己有更深的認識,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每一個個體必須採取合作的態度,才會達到最高度的和諧。

十八世紀以前的合唱藝術,是由專業演唱者少數幾個人在教堂中、宮廷中或學校中演唱的。Chorus或choir這個字,來自希臘~xopos,意義是:和獨唱不同,與人合作的演唱者。

以下將從教堂、學校及社會團體三方面對合唱的影響為出發點,來介紹合唱的發展。

 

教堂

上帝造人,給他一張嘴,可發出聲音來歌頌他的創造者和與其他的人溝通。在希伯來文化中,歌唱與祈禱是一樣重要的事。大衛王時代,開始有僧侶或下人被指定為廟堂獻唱,這些被指定的歌者,後來成為職業的(拿薪水),並且變成世襲制。當時的廟堂活動往往需要兩千人的參加,這些早期的合唱表演,包括輪唱式和應答式,演唱的方法簡單而直接:由領唱先唱,眾人重覆或應答之。這種風格,一直延續了整個世紀。

對希伯來文化而言,合唱音樂是用在宗教或慶典時:但對希臘文化來說,他們注重更多的節奏、時值、結構、語氣等問題,且與詩歌結合。希臘的合唱音樂也和年度的宗教節慶有關,合唱團會採用一些樂器(雙簧管的前身),並有個人或團體的競賽。在這些活動中,有的是宗教性的音樂,有的則是較重人性的音樂。合唱團在古希臘的社會佔有重要的席位,而合唱團的組織也是法律所明訂的,在當時,器樂曲是被禁止的,所以宗教合唱音樂在一百五十多年的西方文化中,一直扮演著相同而重要的角色。當這種崇拜式的音樂從簡單趨於複雜時,一種需要就產生了~~訓練更好的歌者,於是有了schola cantorum(唱詩班、歌唱學校)的出現。

中世紀的合唱音樂有一重要的特性,它是非音樂,它是禮拜式中的一部份,是用來侍奉上帝的,代表著一種恒久。

中世紀的輪唱、應答風,對後來的複音音樂有極大的影響。一直到十五世紀初期,作曲家產生了新的合唱作曲形式~複音曲式,古老禮拜式合唱與新的複音合唱這兩種風格乃並行發展,合唱終於進入了室內樂的風格。這種新的合唱語法(Choral idiom)與葛麗果聖歌(Gregorian)仍非常相近,可見早期的複音合唱曲是出於禮拜式曲的。而領導世俗音樂的有:法國的香頌(Chanson)義大利的牧歌(Madrigal)。

教堂對合唱藝術的影響,在十六世紀達到了高潮。文藝復興時期的作曲家們,找到了他們完全的複音表現方式,Palestrina的純美音樂,通過了教堂僧俗階級的考驗,對當時彌撒(Mass)的美有不少文字上的敘述。

當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歐洲合唱的興趣,漸漸被歌劇及器樂所取代時,合唱在德國已變得非常普遍,且常在新教教會(Protestant)的崇拜式中表現合唱藝術。在這種環境下,合唱已發展為四個重要的形式:神劇(Oratorial)、受難曲(Passion)、清唱劇(Cantata)及經文歌(Motet)。直到十九世紀初期,合唱藝術都是在教堂中扮演著服侍上帝的角色,而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時,則轉移至學校及業餘合唱團體了。

 

學校

在早期的歷史上,學校與教堂的關係非常密切,合唱藝術的發展在十七世紀前是受兩者相互影響的。希伯來與希臘文化中都因教堂的需要而訓練唱歌的人,而古希臘對音樂教育更是非常重視,那是用來訓練生活閒暇時一種不同的品味,每一個人在三十歲之前都會受到這種教育。

漸漸的,教堂內的崇拜音樂增加了困難度,十四世紀佛蘭樂派的「華彩風格」(florid style),音符快速的流動且用對位的方式,使歌唱學校應需要而產生。在中世紀的歐洲,羅馬帝國對歌唱學校的設立有極大貢獻,甚至在修道院中亦加入了音樂的課程:十、十一世紀左右,聖歌(Chant)就像文法、倫理、算術、修辭、幾何、天文一樣的被重視。修道院式微之後,雖然大主教學校取代了它在合唱歷史上發展的地位,但此時聖歌已是正規的必修課程了。

十三世紀的歐洲出現了新的學習中心,稱為大學(University),這在合唱的發展上又多了一個單元,此時期的合唱音樂仍不脫宗教的需要及應用。在英國,牛津及劍橋(Oxford & Cambridge)有合唱團的組織:在德國,新教教堂的聖歌隊刺激了非正式的大學合唱組織,也就是現代大學男生同聲合唱團(Glee Club)的前身。

在十二、十三世紀有兩位重要人物:雷奧寧(Leonin)及裴羅汀(Perotin)是二聲部平行複音(Organum duplum and tripum)及反行(discantus)的頂尖作曲者及調式對位的創始人。因他們也在當時的大學中任教,對文藝復興時期的合唱作品有極大的貢獻。

馬丁路德(一四八三~一五四六)為了組織他新的禮拜儀式,將歌唱及音樂放入教學課程的一部份,他希望小孩子們都會唱聖歌及懂得音樂理論。在德國,這些人形成了極好的合唱團體,他們在教堂、婚禮、葬禮及城市中演唱,稱做歌手(Kantorei)是十六、十七世紀複音音樂的一大推力,也是合唱藝術發展中重要的一環。為了新教的需要,這種歌唱學校充斥著英領殖民地時代的美國,不但激勵了當時教堂的聖歌隊,且成為後來學校內公開演唱會的先驅。隨著程度的增高,到十九世紀中葉,學校的合唱團混合著一些社會人士,大都唱一些大曲子如韓德爾、貝多芬、海頓或莫札特等極負盛名的曲目。

一九O六年,西北大學第一個以無伴奏合唱(A Cappella)為名的合唱團產生了。到一九三O年中,這種形態的合唱團專唱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而且已經在大學及高中流行起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一些職業的合唱團如羅勃蕭及羅傑華格納開始到處旅行演唱,唱的曲目有伴奏或無伴奏曲都很平均。

 

社會團體

雖然非專業的歌者已漸漸加入了教堂集會的詩班或是學校內的合唱團體,但直到十八世紀末,合唱團的組織還沒有以純合唱音樂發表為目的,此時的合唱作品多是為宗教崇拜或是娛樂宮廷人士而作。後來有些學生每週一次的聚集在某家咖啡屋演唱,成了合唱音樂會發展的原動力。由於音樂愈來愈與宗教分離,且十九世紀的劇院已使得歐美的業餘合唱團有發表的機會。

早期業餘合唱團的組成是純社會性的。當時貴族的音樂會後是社交舞會或餘興節目,一些有才華的人士就上台表演,當然也有合唱團,有的貴族因為特別喜歡這種消遺而支持社會性合唱團的成立。一些作品因為譯成不同語言的版本,如創世紀(Creation)及四季(The Seasons),而促成了貴族與中產階級社會之間的溝通,也成為業餘合唱團體的發展原動力之一。

此時的業餘合唱團體不能有高水準的演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的繁茂只是社會的目的,而非音樂的。這種發展直至歐洲職業管弦樂協會成立之後,才有了轉捩點:協會的成立提昇了管弦樂的表演素質,人們也開始要求合唱團能有相對的水準以資配合。

一八二九年三月十一日,柏林的Singakademic在Felix Mendelssohn指揮下演唱巴哈的St. Matthew Passion而奠定了社會合唱團在音樂及藝術上的地位。受到浪漫時期的影響,在強調如畫般美麗感覺的幻想曲及文學作品的刺激下產生了一些好的合唱作品,且被社會合唱團體喜愛並演唱著。一八OO年之後合唱的活動終於由教堂進入了社會,且佔著重要的一環:而二十世紀也開始有職業合唱團的成立了。

社會合唱團的發展使得作曲家們有了更廣闊的創作園地,但是最重要的影響還是在對演唱者個人。它「對個人的影響是產生了更好的生活面,沒有任何一種業餘的藝術可以做到像合唱那樣的享受創造性靈的美。任何人參加了合唱團體,只要他下了功夫且在好的指導下演唱了一個作品,當他獲得藝術家們的讚賞時,就好像一個畫家創作了一件傑作一樣滿足。而如果一個人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在這個團體的話,他所獲得令他懷念珍愛的記憶,就像博物館一樣的豐富。

~本文節錄自 "The Choral Experiene", Ray Robinson

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