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合唱知識家> 知識文摘

馬利的新年報告

作者: 劉馬利  發表日期: 2004-02-19

 

大家平安! 新年快樂! 真的是要到過年才會去思考很多事。回想去年6月底回到台灣,我竟然聽了近70場的音樂會,當然合唱的音樂會佔了其中的大部份(共計51場合唱音樂會,其他都是器樂的或是獨唱的音樂會及國際鋼琴大賽);而我自己有參與演出的音樂會竟高達17場。看著滿滿都是記載著合唱活動的PDA記事本,我想我可以把自己這7個多月在台灣的生活用「合唱」兩個字來完全涵蓋。

也許是深怕自己有一天沒辦法再唱了,所以我積極參與國內的各個合唱演出,因為「及時行樂」真的很重要,我實在無法想像哪天我沒有了合唱,該如何過生活! 所以我的合唱啟蒙老師之一的蘇慶俊老師把我列為「在台灣熱愛合唱的人口前5名」,似乎只要是為了合唱,再苦、再累,我都願意做。因此老美叫我choral monster (因為我最高紀錄同時唱7個合唱團,全Cleveland的合唱指揮及合唱人都認識我這個台灣alto),而在台灣我是「老牌唱棍」。

而合唱音樂會的魅力對我更是無法抗拒。我前後聽了有除了來自美國的香堤克莉(那是朝聖用的!)及英國的Flying Pickets;還有國內一些半職業的業餘團,如世紀、福爾摩莎、室內、台北市教師、台北縣教師、青韻、金穗、瑞福吉、樂興之時女聲團及愛樂青年團等;職業的業餘團,如實驗合唱團及愛樂室內合唱團;大學合唱團,如淡大、世新、台大、文化華岡、師大及振聲等;還有台北縣市的中小學合唱比賽及重唱大賽等等;還有重唱的音樂會,如T42、Semiscone及等等。

雖然我不便對我所聽過的表演多做批評,但是我很高興的是感覺台灣的半職業的業餘團都有很大的突破,也開始流行「復古風」及「本土化」,讓我聽到久遠的懷念老歌及抗戰愛國歌曲,以及將原本口耳相傳的客家及台灣民謠給藝術化了,每個團的表現已經具有自己的獨特風格。不過比較可惜的是大學合唱團似乎有式微的情況,不過好像這樣的現象從10年前就已經產生了;以前的大學團的團員,幾乎都可以自稱「主修合唱,副修XX」,而現階段的大學合唱團康樂性質比較多,雖然我們的物質環境及生活條件比以前好很多,卻有著「合唱不流行了!」的失落感。不過很多大學團有令人覺得煥然一新的就是—結合了合唱+舞台動作+劇場佈景,使得原本正經八百的合唱節目,因著饒富趣味的舞台動作及佈景,變得生動活潑,所以舞台戲劇指導工作與合唱開始有了親密的接觸。(這會不會是受九年一貫中的統整課程中的「藝術與人文」結合了音樂+美術及表演藝術的影響?)在此也深覺拜阿卡貝拉協會、合唱中心及T42等有心人士之賜,大力的推動這項藝術。

而我還是「執迷不悟」的繼續著我的「跨團事業」,似乎從我高中時期就已經跟合唱難捨難分,這是「我的夢」,在合唱中,我不斷的「在浮動、漂流、昇降在嘆息、在哭泣、在呻吟…」。或許有人不懂我為什麼要回到愛樂,甚至於金穗,明明都已經是音樂研究所畢業的老師級人物,還去陪一群小朋友玩什麼考驗記憶力的遊戲 (因為金穗上一場音樂會全部背譜,整死我這個老年人了!) 不過我想我知道我在做什麼,或許累積我個人的合唱曲目達兩萬首才是我所謂的「人生目標」吧! 就當是吃了「合唱的滿漢全席」,不過我如何能用我有限的生命,去細細品味無窮盡的合唱作品中的每一個音符及其所賦予的意義呢?
 

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