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合唱知識家> 知識文摘

2003年第八屆金嗓獎觀後感(1)─僅止於台北的合唱全球化?

作者: Albert  發表日期: 2003-03-14

 

人類進步的動力之一來自於競爭,因為競爭,各種的可能才得以實現。但競爭是否同樣造就水準的提昇?則可能需要在過程之中再做觀察。2003年第八屆中山盃金嗓獎在37個參賽隊伍的精采表現下圓滿結束,對於許多人而言,這也許是一個活動的過去,但是其中呈現出來的種種現象,卻值得我們再三深思。筆者就當天觀察到的若干心得,稍做整理,與參加過和未參加過的朋友做一分享,並歡迎大家上網討論。

1. 各種音樂理念的發表
台北是一個各方面資訊流通快速且豐富的大都市,這樣的論述並不在於網際網路或是電信建設等硬體設施的完備,而是各種軟體內容多元豐富地被呈現在相對應的硬體平台上,供需要的大眾接觸採集。這樣的現象代表著各類型相關產業也同樣在北台灣蓬勃發展著,因此我們可以觀察到更多樣的表演藝術,無論是本土藝人的用心呈現,或是外國一流團隊的高水準演出,到處羅列於各地的大小文化場所。全球化的現象,台北市具有相當鮮明的特徵。

因此在金嗓獎裡,我們可以觀察到幾個近幾年來幾個參賽團體維持了相當特殊的表演風格,透過這些演出的風格我們可以觀察到若干有趣的現象:一是參賽的隊伍背景,尤其是來自台北的隊伍,成員或領軍的指揮老師或多或少都有在接觸外國的合唱表演文化,因為接觸的面向不同而呈現出特質不同的演唱形式。有的曲風新穎具現代感,有的和聲豐富但非傳統和諧,也有些且歌且舞動作豐富而具創意,除此之外,在隊伍的編制排列上也略見巧思,可見演唱隊伍對於空間音響的影響也逐漸被受到重視。不管如何,台北合唱人在新資訊的吸收及內化的努力是直得肯定的。

其次為隊伍的選曲已趨近於較新(或是平時較不常聽到的)的和聲與編曲,當然這並非絕對,而這些曲子通常效果較為討喜,相對難度也會較高,因此選唱的隊伍也較有得獎的可能。

而值得一提的是舞台呈現已漸漸開始多元化,服裝、道具、舞台動作、鋼琴以外的器樂伴奏,都被加入了演出的構成元素。而令人驚喜的在於 "每一個在舞台上的動作都是表演" 的概念已漸漸融入在幾個隊伍的演出中。雖然離劇場的演出水平上尚有一段距離,但合唱團的表演概念多元化還是一個頗令人期待開拓的領域。

2. 南北失衡的隱憂
有好的聲音是不是等同於好的演出及比賽成績?從本屆金嗓獎比賽的結果來看,前述的項目關聯性並不必然。37個參賽隊伍中,學生與社會團都不乏優秀的音質音色,挑選的曲子也有深度,但是演唱的各項表現並不全面,當然成績同樣亦不盡如意。筆者從學生時代看過多少場合唱比賽,鎩羽而歸的隊伍莫不一團烏雲壟罩,但傷心失望之餘,每一個想在下一次拿到更好成績的團體知不知道該如何讓自己進步,甚至是一個合唱團體中,團員、聲部、指揮乃至於整個團在演唱中的角色扮演應該如何拿捏,聲音美學的認識等觀念理解是否齊全,是相當令人好奇的。倘若這些聲音不錯的中南部團體有台北合唱團豐富的演出、觀摩與同樣豐富的資訊挹注等條件,相信大家的表現會更好,也許台灣的合唱風氣也會因此更加蓬勃發展。

3. 伴奏的重要性
雖然無伴奏歌曲被演唱的比例有越來越多的趨勢,鋼琴伴奏對於合唱團還是很重要的,一個好的伴奏可以是指揮排練合唱團的最佳幫手;在演出時,其良好的音樂性也常常會為整個演出帶來加分作用,但以往我們常常會忽略伴奏的在台上的位置。在筆者的聆聽經驗中,對合唱伴奏印象較為深刻的有去年10月底來台演出的Cantemus少女團以及在美國acda閉幕音樂會和光頭指揮Bob chilcott搭當演出的的伴奏。通常這些具音樂性的伴奏不會搶了整個合唱團及指揮的風采,但你很難不去注意她/他的存在。而在今年的比賽中,有幾位伴奏的演出也同樣令人驚艷,而更令人驚訝的是男性在整個比例上亦不在少數,也許我們也可以建議比賽單位研究針對伴奏是否也可以有獎項設立,對於伴奏的角色認同或許會有一些鼓勵作用。

4. 有自信的團應勇於挑戰更高層次的藝術表現
擅長參加比賽的指揮在挑選曲目的時候會針對合唱團的特性來作整體考量,因此我們會發現有些合唱團在選曲上相當耐人尋味地挑選效果討喜的曲目。當這些效果被適當地表現出來時,拿高分的機會也會相對增加。然而很可惜的是,許多好聲音的團體在選曲上並沒有注意 "隱惡揚善" 的原則。如何挑選適合參加比賽的曲目,這可是一門大學問!因此每一個合唱指揮在挑選曲目時應該可以更有自信地讓所帶的合唱團展現自己的特色,針對這些know how知識的推廣,希望能有更多學有專精的老師來一起投入。

5. 比賽單位的疏漏
根據過去的經驗,每一次有人反映問題給主辦單位都不會得到很滿意的處理或回覆,但是我們仍然提出建言,希望這個活動能越辦越好。

首先是秩序冊,編排的好壞見仁見智,但更基本的照片與團名編排不符,卻相當嚴重,這顯見承辦人員資料管理的粗糙。至於比賽進行時,內場的秩序控制也有一些問題,人數不少的志工在維持秩序,但是此起彼落的手機鈴聲,以及不斷進出的人潮卻對台上的演出者造成干擾,而主持人也只對此在台上提醒觀眾一、兩次而已。主辦單位對現場狀況的掌握協調亦有待加強。

另外,在頒獎的設計上,針對各參賽團體的參加獎亦分三個賽程頒發,讓人有一種便宜行事之感,是因為確定大家都不會參予到成績公佈那一刻所以提早頒發,還是認為程序錯開可以分段製造活動高潮。不管如何,對於每一個比賽參予團體的尊重應該要更加考慮周延才是。

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