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把我們聚在一起
從青青合唱團看華人合唱團在美經驗
接連好幾期的專欄介紹了退伍美軍合唱團、女性主義合唱團、大學無伴奏重唱團,在這些團體當中,不知讀者是否看出一個共同點?對了,就是「合唱」。
其實,唱歌不正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天賦嗎?而合唱,更是群居的人類社會,再自然不過的元素。聽到收音機裡的音樂,不論是鄧麗君或周杰倫,都會有不同世代的聽眾忍不住在旁邊哼唱兩句。日常生活裡,從小學每天升旗唱國歌,中學軍歌比賽,甚或是電視上的五燈獎、滿街上的KTV,無一不提醒著我們,歌唱,是一件多麼大眾而生活化的活動。也因此,合唱具有一種「普羅」的魔力,能夠在各種社團、族群中搭起友誼的橋梁,不論在退伍軍人、大學女生、女同志、家庭主婦……等等,都能藉由合唱團聯絡情感,增加社區的凝聚力。
這次想要與大家聊在美國的華人合唱團。俗話說「四海之內皆兄弟」,號稱民族大熔爐的美國,和台灣一樣,都屬於「移民社會」,早期華人移民,像音樂劇「鋪軌」裡為美國人建造鐵路、淘金的華人勞工; 加上晚進的新移民,如台灣與大陸的留學生、電腦工程師等;再加上南洋華僑,在這片新大陸安身立命,構成美國社會不可忽視的一個族群。
咦?你說,合唱團不過就是唱唱歌,有閒有錢人的娛樂活動嗎?不不不,可別小看了了合唱團的功用喔,今天要為各位介紹一個運作得極佳的例子,即位在舊金山灣區的青青合唱團。
二十年超人氣團體
當我向在美的台灣人探聽合唱團時,第一個得到的名字便是「青青」。這個在舊金山史丹福(Stanford)大學練唱的團體,成立二十多年,到目前仍擁有驚人的團員數量(70位)、頻繁而多元的聯誼活動、永遠爆滿的演出,以及不墜的人氣。說起來,可能會讓許多在台北光是徵求團員就很辛苦的合唱團羨慕不已,「青青」究竟有什麼魔力,怎麼能把團員的心「兜」在一起,為音樂而努力呢?
「青青」最初雖由台灣學生發起,但對於海外華人一概歡迎,對各種文化背景、階級、甚至音樂經驗,完全沒有設限,造就了「青青」團員多元而包容的特性。在他們網站精心製作的合唱團簡介錄影裡,看到有家庭主婦笑著說,在這邊學到怎麼帶小孩;也看到中、高齡的媽媽與女兒一同在「青青」歌唱;有年輕的團員嬉鬧著打排球、也有年長的團員在台上指揮,有許多矽谷工程師、留學生,也有在美國長大的留學生,或大陸、東南亞的華人同胞。演唱的歌曲包含中文、台語與英語。
也許正因為大家「同是異鄉人」,因而更添一份濃濃的人情味吧!
無心插柳促成族群內婚姻
「青青」團長笑著說,其實「青青」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功能,就是促成了許多佳偶。灣區華人的年輕男女,在「青青」因為興趣相投而結連理的頻率很高,近四年來,就有四、五對「團對」在「青青」完成終身大事。這種由合唱團促成的婚姻,其實在台灣合唱團中也不少,但對於大都傾向於與華人結婚的美國華人來說,無疑提供了一個相當良好的社交場合來成就「族群內」的婚姻。雖說「無心插柳」,但從「青青」,我們可以窺見華人合唱團在美國,亦提供了年輕華人子弟一個認識與互動的空間,甚或是婚姻機會的增加。
青青合唱團獨特的地理位置,為他們帶來相當特殊的團員組成。團長Susan指出,因位於舊金山灣區,鄰近聞名的科技重鎮矽谷,許多合唱團員是矽谷工程師,或是在史丹福念書的留學生。這麼一來,第一,團裡不愁沒有「男聲」,因為工程師以男性為大宗;二來,這些工程師在合唱團裡貢獻專才,看「青青」網站專業的設計與豐富的語音資料,便知道此言不假;最後,這些高科技專才除了在「青青」抒解身心,更能夠與同業交換工作心得、新資訊與情報,互相分享職場上的訊息,這種因為藝文同好團體而延伸的好處,恐怕是許多合唱團成立當初所無法想見的吧!
當我們「玩」在一起
不知道大家是否曾看過一個廣告,推銷一個專門提供單身男女的休閒旅行俱樂部,只要加入就可以參加各式各樣的旅遊、派對活動。那時我就想:合唱團不也是這樣嗎?一個活躍的合唱團,其實就是休閒娛樂大綜合嘛!「青青」也是這般,從舞會、聚餐、郊遊、烤肉、露營、滑雪、音樂營,甚至球賽,什麼都辦,什麼都玩。這種「玩樂」看來好像有點頹靡,但其實是人們建立友誼與信任的最佳時刻,提供緊張的上班族一個放鬆身心的好機會,讓人從「上班機器」重新變回一個「活生生的人」,無怪乎「青青」的人氣指數不斷上升。
與華人社會接軌
「青青」作為一個合唱團,除了對團員個人有著休閒娛樂、資訊交流及社會支持的功用外,「合唱團」的團體身分,也讓「青青」得以與舊金山的大華人社群接軌。例如組隊參加每年七、八月的華人運動會,或是在教師節時應邀參加台灣辦事處所舉辦的祭孔典禮,在舊金山市政廳代表演唱〈天下為公〉以及〈美國國歌〉等等,充分展現了合唱團在華人大社群中,努力接軌與交流的良好經驗。
其實,我們在「青青」的故事裡,看到一個合唱團透過歌聲與音樂,將個人的小小力量集合起來,成為華人社群的一部分,並且貢獻心力,努力傳承中國、台灣與美國等混合起來的豐富、多元文化,雖然在政治上,「青青」無法跨越那敏感的話題,因此他們絕不在團裡碰觸政治議題,但在文化與生活上,他們卻已經成為一個生命共同體,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的理想國度,在「青青」這個大家庭裡,我們似乎看見了一個華人的避風港,一個業餘合唱團的美好烏托邦。(本文感謝青青合唱團團長林素貞女士接受電話訪問,張文玲女士及林永志先生的熱心協助。)
青青合唱團官方網站:(十分詳盡,有中文英文)
http://www.chingching.org/
相關的兒童合唱團:晶晶(僅英文)
www.crystalchoi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