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曲 名 | 戈壁蜃潮 |
外 文 曲 名 | Zeregleent Gobi |
作曲/編曲家 | Se Enkhbayar |
原 文 歌 詞 | Buman beerees dallaad baikh yim, zeregeleend ee,
Buural tüükh min tod’rood baikh yim, nudend’ minee,
Botog’ tor’m’n builaad baikh yim, zeregeleend ee,
Bodol negel’ uyaraad baikh yim, yuu-niikh bilee.
Tolgod mangkhan megshüüleed baikh yim, zeregeleend ee,
Tuulsan eleesen tamlaad baikh yim, zürhiig minee,
Toore zag’nei zalbiraad baikh yim, zeregeleend ee,
Tooste horvoo dünsigeed baikh yim, yagaad bilee.
Tuulaad baiyuu daa, duulaad barnuu daa,
Nartad uchiraltaikhan Gobi, minu zee,
Nadad uhaaraltaikhan zeregelee, minu zee.
Tengriin khayaag teleed baikh yim, zeregelee nee,
Tertee khoj’miig kheleed baikh yim, setgel minee,
Tengerleg’ zayag yöröögööd baikh yim, zeregelee nee,
Tegsh’hen jargakhiig shivneed baikh yim, nad’daa bilee.
|
中 文 歌 詞 | 千里之外的蜃景正在呼喚我,
像是提醒著我們古老的歷史。
小駱駝在沙漠中哭泣,找尋已死去的母親。
昔景在我腦海中湧現。
沙丘和綠茵出現在蜃景中
逝去的過往折磨著我。
在這裡,稀疏的樹木問的卻是—
為什麼這個塵世如此哀傷?
我會唱到最後嗎?還有任何希望?
可以佈滿這些沙漠嗎?烈日之下的戈壁大漠。
是我的命運,蜃景喚醒了我。
蜃景闊延至遠方的地平線,
告訴我尚未來臨的未來。
蜃景為值得的人祈求美好未來,
並悄聲告訴我,一個更美好的時代。
|
樂 曲 解 說 | 這首歌呈現的是幻景的意象,這樣的意象來自作曲家在遊牧生活中成長的經驗。我們經常認為「遊牧」是人類最原始的生活型態之一,然而這種生業方式的形成,深刻地鑲嵌在農業與現代世界體系的形成過程中。恩克巴雅爾透過蒙古傳統象徵「海市蜃樓」描寫的是,戈壁沙漠裡遠方的綠洲蜃景如同旅人心中的冥思,幻景消失後,獨留旅人與荒涼的沙漠。這是游牧族群對過去與現在的反省,因而提供我們對於人和社會、自然之間關係的反思空間。這種奇特的地景,固然體現溫帶游牧族群的一種特殊的時空觀,但也反映出游牧者和周邊群體之間的長期特殊互動模式。
歌曲由一位獨唱和混聲合唱團無伴奏演唱,以人聲堆疊的方式描繪沙漠景象,曲中激昂道出遠方蜃景的呼喚,並在曲末淡出,創造荒漠飛砂的蒼茫感。
|
貢獻者 | 台北室內合唱團 |